在信息化时代,“一人一号”的“终身学籍号制度”,能够防止许多弊病,能够让一些常见性问题,比如防止高考移民等问题,甚至可以解决学校利用“虚假学生”骗取公用经费等问题。然而,“终身学籍号制度”最为关键的不是“一人一号”,而是要保障学生的“权益”。

其实,从“终身学籍号制度”的设计来看,多是立足于管理者的利益视角。在“一人一号”中,要全面记录学生的成长,除了学籍基础信息外,综合素质发展报告、体质健康测试、预防接种信息、在校期间奖励、享受资助信息等也是学籍档案主要内容。同时,针对转学、休学等变动均有处理办法。这些与学生相关的最重要的信息,几乎都给予记载,应该说,如果拿到学生的学籍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该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问题是,里面记载的内容如何保证不歪曲事实?在笔者看来,这需要有几项配套措施:

其一,需要让学生能够看到自己信息的制度保障。究竟学校教师对自己如何评价,载入学籍中是否客观?既然成为“档案”,学生没有理由不清楚自己学籍中的材料。其二,需要给学生一个申诉的保障制度。如果学生发现学籍中记载的内容不符合事实,学生可以维权,以便能够得到修改。其三,要防止学籍号信息被泄露。现在公民信息被泄露的现象很多,许多人为此受到无端的骚扰,如何保障学生的信息不被泄露,这不仅需要技术的保障,更需要责任的保障。其四,对于虚假载入信息的教师和学校,如果被查实,理应受到法律的惩罚。其五,要防止有学生拥有两个以上的学籍号的措施。其六,学生有了学籍号,如果跟随父母到外地就读,其读书的权益能否得到保障?如果这个“终身学籍号”不是入学的通行证,像外来民工子弟随父母到城市就读,仍然要和其他条件挂钩,那这个“终身学籍号”还有多少功效?

有人建议,统一终身学籍号,应该直接用身份证号。这个建议不错,但退一步说,即便是用了身份证,也不能保障学生的权益。在我看来,“终身学籍号制度”的核心词是“保障学生权益”,能够保障学生权益的制度才值得期待。(王军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