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维也纳狂欢节》(OP.26)是德国作曲家罗伯特·舒曼创作的一部著名钢琴套曲,在西方钢琴艺术史中占有重要一席之地。文章试图从创作背景、五乐章音乐分析和丰富的音乐语汇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从而推论出作品的文学性、逻辑性特点,以此说明舒曼钢琴创作体现出的古典传统与浪漫气息的统一。

【关键词】钢琴套曲 《维也纳狂欢节》 音乐语汇 文学性 逻辑性

《维也纳狂欢节》概述

舒曼称《维也纳狂欢节》是“一首伟大的浪漫奏鸣曲”。作为一部典型的回旋曲式组曲性钢琴作品,《维也纳狂欢节》共五乐章,分别是快板、浪漫曲、谐谑曲、间奏曲和终曲。《维也纳狂欢节》(OP.26)是舒曼将个人情怀融入于音乐内在的系列钢琴作品,作品清新动人,青春气息浓厚。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的音乐特征。而这种音乐特征,集中反映在文学性和逻辑性上。

《维也纳狂欢节》音乐分析

第一乐章:主部主题建立在bB大调上,主题一出来,德奥的田园诗气息便迎面扑来。主部主题在全曲音乐形象的确立以及音乐情绪的导向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显然,主部的音乐所表现的正是节日欢腾的气氛和热烈的舞蹈场面。

例1:第一乐章主部主题

第二插部舒曼采用了弱起,并运用跨小节的同音连线正是想把重拍上的音拿掉,使得这一插部与前后的主部欢腾的气氛形成鲜明对比。这一部分跨小节的同音连线带给了作品更多的不安因素,有着谐谑曲的特征。第二、三乐句中,主旋律在左右手先后出现,延迟两个小节出现,一问一答,形成对比。乐句结束后的三跳音柱式和弦,在这以连音为主的插部中尤为明显。

例2:第二插部

在第三插部中,高音声部双旋律形成两个声部层,中声部乐曲的旋律线条,起到支撑和装饰作用,音乐层次分明,富有弹性,演奏掌握清晰度和颗粒性原则。左手在一句结束后伴随的重音,左手的低声部四个音一组,做到乐句有呼有吸,像一个舞者踩着三拍子在舞蹈。

第一乐章的尾声(CODA)是带有插段的动力性结尾,bB大调,和声与织体丰富,旋律线清晰。仿佛天空中平行的三道虹线。大段落尾声,是舒曼对贝多芬的体现。

第二乐章:一个篇幅短小的再现式浪漫曲g小调。通过旋律片段的重复和两次下行旋律话语表现其忧愁的心境。第一部分主和弦五音位置的d2开始乐句的下行,并且三次重复后,旋律继续移高四度模进。和声层次也由三声部转为四声部。二四拍变为三四拍,调性转为C大调,7小节的中部是第一部分的再现。见例3。

例3:第二乐章开始部分

第三乐章:降B大调的带有小型回旋的谐谑曲。大量的附点节奏运用使得乐曲音响精灵充满魅力。中部一个意外出现的降D将旋律转入到A大调(见例4)。短暂的八小节,一个不安定的属七和弦出现后,便回到了降B大调。

例4:第三乐章中部转调

第四乐章:这是情绪热情的一首间奏曲,降e小调的热烈澎湃,似乎作曲家有千言万语在此刻都想表达。诉说的旋律中声部的分解音型织成背景。低音八度有力但也是片段式说明。歌唱性、乐汇的诉说,是舒曼在这个时期特别思考的问题。

例5:第四乐章的声部进行

第五乐章:终曲部分,作曲家以最急板舒曼降B大调,快速的二四拍达到每分钟158拍,素材很精简,体现了德国音乐的简单明了,但在和声功能上具有动力。舒曼的个性鲜明体现在二四拍的三连音创作中,短促有力。

例6:终曲部分

《维也纳狂欢节》作品中的音乐语汇分析

1.旋律语汇

旋律语汇是舒曼文学性体现最为充分的手段。作者以朴实无华的笔触,在五个乐章设计了旋律形。旋律横向多为短旋律的片段顿挫,纵向使用复调手法而形成多线条旋律。他习惯旋律简洁表达。不少旋律是用模进手法写成。例如第三乐章开场,旋律不但是音乐形象鲜明而且在不同音区进行模进,造成清新的对比,并通过重复深化了主题。

旋律发展是通过低音区和高音区的卡农式的交替模进而获得的。主旋律是双音的连接,另一低音旋律的音型与主旋律相同。两旋律形成交织,音乐形象凸显。

2.节奏语汇

节奏是舒曼钢琴创作中对文学性和逻辑性凸显的重要手段。在第一乐章等节奏中,节奏重音与节拍重音形成交错不同步,第四乐章等节奏,都说明了舒曼的情绪波动和音乐形象的冲突营造。节奏的不规则出现是舒曼个性的体现,也是浪漫与现实的艺术冲突对抗。

3.和声语汇

舒曼将他的变化半音经过处理而产生的和声意外运用到极致,变幻莫测,和声语汇异常丰富,和弦的有序连接,产生新颖的音响。大量不协和的七、九和弦的使用,产生不稳定和紧张感。多层次形成交织,和声功能Ⅰ、Ⅳ、Ⅴ正音级为主,也有重属和弦加入,让作品更具推动作用。

4.特殊技法语汇

在第二乐章的结尾小节,舒曼为了使曲调趋于明朗和使终止感更有力度,运用到著名的“皮卡迪三度”进行收尾。“皮卡迪三度”是巴赫时期惯用的用于尾声的小调性和弦临时变为大调性和弦进行收束的技法,因为是小三度变为大三度,故称为“皮卡迪三度”,表现了柔和的云雾撩开后光线照亮之感的音响表现。

5.引用手法

第一乐章中第四插部,舒曼引用了马赛曲主题,激进革命的他,对马赛曲的旋律情有独钟。舒曼用它塑造英雄形象,以三拍子来演奏旋律,用丰满的和声展现了节日人民的载歌载舞的场景,从而将作品推向了乐章中的高潮。当时维也纳当局正在禁演马赛曲,而舒曼借用战斗歌曲表达着自己的不满,含沙射影地讽刺了当局。

结 语

总而言之,舒曼《维也纳狂欢节》音乐语汇丰富,构思巧妙,文学性、逻辑性强,这些都折射出舒曼的古典浪漫气质和思想光芒。对舒曼音乐语汇及文学性、逻辑性的研究,有助于全面深入了解舒曼的钢琴创作及19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时期钢琴语言和音乐创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Joan chissel.苦僧译.BBC音乐导读——舒曼:钢琴音乐[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9.

[2]李斯特.张洪岛,张洪模, 张宁译. 李斯特论柏辽兹与舒曼[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