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毓信认为:问题是数学思维的核心,问题提出对于数学发展有着特殊的重要性。然而回放我们的数学课堂,很多教师只注重了数学问题的解决,却忽视了问题的提出。如何实现从“问题解决”到“问题提出”的转变呢,笔者有一些思考与大家交流分享。

一、教师乐于“蹲下来”

很多孩子不是不会“提问题”,而是不敢“提问题”,原因有二:(一)师道尊严的思想在很多教师心中根深蒂固,课堂上“唯师独尊”的现象很常见,有的教师身体蹲下来,“心”没有蹲下来;(二)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家庭,因此生活环境和语言环境以及个性特征也不尽相同。有的学生胆小、害羞,并且一些学生从小用方言说话,给学习规范化的语言及语言表达造成了障碍。“蹲下来”,我们才能和孩子平等对话;“蹲下来”,才能用孩子的视野看世界;“蹲下来”,才能把自己变成孩子。要想引导孩子从“解决问题”走向“提出问题”,我们就要蹲下来,让自己也变成孩子。“蹲下来跟孩子说话”,蹲下来是形式,孩子是对象,说话是行动。前提是要说话,孩子的视角跟成人是不一样的,孩子的认知也跟成人不一样,所以这种沟通,可能有点繁琐。平时用一句话能够表达清楚的,可能跟孩子就要用几句话。因此,跟孩子沟通不要怕多说话。我们蹲下来了,就给孩子营造了一个宽松、安全的氛围,这样的课堂就真的和谐、民主了,孩子们思维就活了,就能去探索、去发现、去提出问题,为孩子们提出新的问题、学会数学思维奠定了基础。

二、教师舍得“退下来”

回顾我们的课堂,有很多教师为了既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不偏离主题,普遍采取“师问学答”的教学方法。为此很多教师在上课前,尤其是公开课前,仔细钻研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当然还预先写好了答案。课上教师只要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方案,就能一步步将学生“请”入早已设好的“圈套”之中。上课时,学生能完美回答教师的所有问题。这样的课堂表面看上去体现了自主,重难点突出,又有层次性,并且学生能准确、精彩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实际上只是换了一种“灌”的方式——提问。整个课堂依然是一个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接受的教学过程,学生是在教师的驱动下才去思考回答问题的。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确不会问问题,而且没有权利问问题,没有机会问问题,因为他们没有“越雷池一步”的机会。我们的课堂要想从“解决问题”走向“提出问题”,教师首先要舍得从“问坛”上退下来,解开那条拴住学生的绳索,改变“生从师问”的学习模式,还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有空间、有机会去思考问题,这样才能提出新的问题。

三、教师敢于“站出来”

在有的课堂上,教师非常民主,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探究,让学生走上讲台,乃至出现了课堂上学生乱说老师不敢说,小组讨论乱了老师不敢说,答案错了不敢批评,眼睁睁地看着学生偏离知识点,眼睁睁地看着学生吵来吵去、越跑越远也不肯上前拉一把的状况。教师“蹲下来”了,“退下来”了,并不是说教师就变成了“奴隶”,不能说话,不能问问题,只能趴在地上“匍匐前行”。《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作为教师,我们需要“蹲下来”走进学生的心灵,需要“退下来”还给学生空间,但我们也要做好组织者和引导者,就像刘欢所唱的那样“该出手时就出手”。有时学生的经验和知识是零乱的,对一个新知的理解是表面的、不深入的,教师要在学生解决问题后,抓住契机,及时引导和激发,才能让学生的眼界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活跃,从而提出有价值的新问题,实现从“解决问题”到“提出问题”的跨越。

要让我们的学生从“解决问题”到“提出问题”,不是要求我们专门地进行“提问策略”的教学,而是应当将其渗透到日常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养成自问与反思的良好习惯,即由纯粹被动回答教师关于“为什么”的问题转变成经常地向自己提出“为什么”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