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翻译行为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交流行为之一。人们对其认识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从古埃及、古罗马一直到中世纪,西方翻译家们对于翻译行为进行着不懈地探索。这些翻译思想充分反映了西方早期译者对于翻译行为的认识,但由于其局限性,并未形成科学的翻译理论。

【关键词】翻译 直译 意译 翻译理论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翻译的概念

翻译活动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交际行为。自古以来,世界上存在不同的语言,为了克服不同语言人群之间的交际障碍,翻译活动(包括口译和笔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政治生活、经济往来当中,还是军事扩张或私人旅行,亦或是哲学、科技、文学和宗教的传播过程中,翻译行为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可是究竟什么是“翻译”呢?从下面几本重要的词典对于“翻译”概念的解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人们对于“翻译”活动的理解有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德国1957年出版的《布洛克豪斯词典》第十六版对于“翻译”的解释是:“把一种语言的口语或书面内容转化成为另一种语言”[1]。1973年出版的《大英百科全书》的解释是:“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来表达另一种语言内容的行为或过程”。随着人们对于“翻译”这一行为的认识不断加深,不同的词典对于“翻译”概念也有了更全面的解释。例如1974年出版的《布洛克豪斯词典》第十七卷如此解释“翻译”:“把一种语言的口语或书面语内容(源语)转化为另一种语言(通过笔译者或口译者)。如果学术界通过统一的术语为翻译工作作好前期准备工作的话,例如对于所指事物或想象,归纳出明确无误的词汇,那么翻译过程中出现错误的风险就越小。自由翻译或创造性翻译试图把原文意义用另一种语言重新创造。”[2]。1979年出版的德国《迈尔斯百科全书词典》则对于笔译行为和口译行为作出了区别:“‘笔译’是用另一种语言复述一个文本。它是跨越语言界限的书面交际形式,与口译行为的即时和口头传播行为相反。”[3]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词典对于“翻译”也有了自己的解释,例如2005年微软公司的“英卡塔百科全书”(Encarta)的解释是:“翻译:把一种语言的信息转化为另一种语言。总体上看,翻译既指过程,又指结果。”在最新版的《迈尔斯百科全书词典》中我们可以找到如下解释:“1.计算机语言学:借助于计算机把一种自然语言(源语)相对较大的口语或书面语内容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目的语)。通常区分为全自动机器翻译和由机器或电脑辅助的翻译。2.语文学:通过用另一种语言复述的方法书面介绍一篇文章的形式,并要考虑到特定的等值需要。翻译行为可以划分为跨语言翻译(从一种语言翻译为另一种语言),跨符号翻译(把一种符号系统转化为另一种符号系统,如把文字转化为图形),语言内翻译(把一种语言层级转化为另一种语言层级,如把古高地德语转化为新高地德语,把方言转化为标准语)。[4]

在德国翻译史上,翻译这一行为曾被赋予了各种各样的名称,如“转移”、“复述”、“仿写”、“交流形式”等等。从这不难看出,人们对于翻译者们几百年来所作的工作从未有统一的认识。笔译和口译在不同的语言中有不同的名称。即使在同一种语言当中,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翻译行为的概念在历史上也有很大的差异。例如德语中的“Dolmetschen”一词,现在泛指所有的口头翻译行为。但从历史上看,它的意义却几经变化。“Dolmetschen”一词最早起源于公元前2世纪小亚细亚的米坦尼语的“talami”一词,后来该词演化为北土耳其语中的“tilmac”,意为“促使不同语言双方交流的中介人”。13世纪时,该词经过匈牙利的马扎尔语进入古高地德语,成为“tolmetsche”一词[5]。1530年,德国宗教改革发起者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写出了著名的《论翻译书》,在该书中“Dolmetschen”却只是指笔译行为。1813年,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F. Schleiermacher)把翻译者的工作区分为两种:一种是为商业需要进行的机械性翻译,一种是“科学艺术领域里真正的翻译”[6]。

翻译者的历史角色

迄今保留下来的最古老的翻译文献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古巴比伦的宗教碑文,其镌刻于石碑上的内容均由苏美尔语和阿卡德语撰写。纵观几千年的翻译史,除了科学和行政内容外,宗教著作的翻译占据了翻译内容的绝大多数。翻译的政治意义最早出现于埃及。埃及孟菲斯出土的哈雷哈布总督墓浮雕形象地反映了翻译者在当时的社会地位。[7]浮雕展示了翻译者的两种不同的姿势,一个姿势是译者面向比他高大一倍的总督,后者正在宣读法老的命令;另一个姿势展示译者正把总督的话翻译给跪拜的外来使臣。有趣的是,翻译者同时被描绘成听话者和说话者,这反映了翻译工作的本质属性。另外,译者虽然身处长官和使臣之间,但比例上却比总督小很多,甚至比和他同处一层台阶之上的外来使臣还要小。这反映出当时埃及人对于翻译这一行为的歧视,翻译人员只是微不足道的帮工,他们只是为不同语言者提供交际服务, 并无法登上大雅之堂。更有甚者,翻译工作也可能带来杀身之祸。例如法国思想家和翻译家艾汀·多雷(Etienne Dolet)在翻译《柏拉图对话》时写道“人死后什么都不存在”,这是他对当时宗教“灵魂不朽”的命题提出的质疑。因此,多雷被视为异教徒,而于1546年8月3日三十岁生日时在巴黎被判处死刑,其翻译著作被付之一炬。

直到今天,我们还无法总结出一部完整的翻译史。因为大量的翻译著作和文章都不知其译者姓名。但是,没有翻译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文化和科学知识的传播、政治经济的交流无一不依赖于翻译者的努力。如今,翻译工作已经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5年出版的《穿越历史的译者》中充分肯定了译者在历史上所作的贡献[8]。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翻译

古希腊罗马时期是我们现在可以研究的最早的翻译时期。正是在这个时期,翻译观念正式形成,并且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罗马人在占领希腊后逐渐接受了希腊文化,其最主要的贡献开始于罗马诗人、翻译家里维乌斯·安德罗尼柯(LiviusAndronicus)。安德罗尼柯于公元前250年将荷马史诗《奥德赛》翻译成拉丁文,成为第一部译成拉丁文的文学作品。此后,涅维乌斯,贺拉斯(Horace),西塞罗(Cicero)等翻译了大量的希腊戏剧和文学作品,极大地繁荣了拉丁语文学。希腊文学的内容逐渐成为罗马人的榜样而为罗马人所效仿。但罗马人知道,他们自己创作的作品与希腊文学的样板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因此他们在这时提出了“效果等值”的假设。最好的例证莫过于泰伦斯(Terenz)的序诗[9]。古罗马时期的翻译者与原文始终保持一种竞争的关系,他们增加或减少原文的内容,按照自己或读者的意愿改动原文的词义表达。这样的翻译最终成为一种对于原文随心所欲的改写,因此,同一部古希腊文学作品有不同版本的翻译就不足为怪了。

在古典主义时期,古罗马作家在创作时逐渐摆脱了古希腊作家的样板。反之,在翻译古希腊文学时却尽可能忠实于原文。这使得当时的翻译者进一步反思自己的翻译行为。古典主义时期最重要的翻译家是西塞罗。他在翻译古希腊文学时提出了“竞争性模仿”的概念,即文学翻译不仅要有文采,而且文采必须超过原文。西塞罗认为,翻译并不是“奴隶般”对于原文的模仿,翻译者不应是原文内容的解释者,而应该是对着听众讲话的演讲者。西塞罗要求翻译应该是意义的传达,而非字面的改写。但同时,在词汇层面上,西塞罗十分讲求对于古希腊哲学概念的准确翻译,并在大量的著作中阐释他对于翻译的思考。古典主义时期的翻译家们在当时面临的问题与现代翻译者们的困难相差无几,例如词汇空缺、语义矛盾、不同的语言体系、某些成语和比喻的不可译性、是否有加注的必要、句子韵律的翻译等等。古罗马时期的翻译者们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其中许多方法对于现代翻译仍具有指导性的意义。例如“翻译借词法”是指将希腊语中的词汇翻译成拉丁语,进而形成新的拉丁语词汇;“意义借词法”是指赋予现有的拉丁语词汇以新的意义;遇见难以翻译的希腊语词汇,古罗马的译者们干脆将其直接运用在拉丁语中,这称之为“外来词法”;还有“释义法”,即用几个拉丁语词汇解释一个希腊语词汇。

翻译理论真正的新思想产生于古典主义晚期的基督教时代。此时翻译文本按照其权威性加以区分,例如所谓“神圣文本”(如《圣经》)的翻译必须严格按照原文内容进行翻译,不允许有任何形式的改动,甚至不能改变原文词汇的顺序。这样便出现了所谓的“行间翻译”(Interlineaversion),即在圣经原文的字行之间进行一一对应的逐字翻译。这种翻译方法一直延续到中世纪早期的许多手稿翻译当中。这个时期一个重要的翻译思想出现在圣经学者、翻译家哲罗姆(Hieronymus)写给好友帕玛丘的书信当中。当时哲罗姆由于将主教艾皮法纽斯一篇文字优美的希腊文书信翻译成为拉丁语而备受争议。许多人对于哲罗姆的翻译提出质疑和批评。所以,哲罗姆在致帕玛丘的信中为自己的翻译方法进行了辩护,并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翻译观:“我现在不仅承认,而且还要宣布,在把希腊语翻译成拉丁语时,我没有进行逐字翻译,而是以意译意。但圣经翻译除外,因为圣经中词汇的先后顺序都包含着神秘的意义。”

圣经翻译的这种特殊性当然也影响到世俗文学的翻译。圣经翻译者为了追求准确翻译原文而创造出了一套完整的方法,这样,后世的世俗文学译者也能借助于这些方法进行忠实于原文的翻译。公元3世纪,基督教著名神学家俄利根(Origenes,又译奥利金;185-254)提出了“文字多重意义”学说,即一篇文章的字面表达未必等同于其真实意义。另外,罗马帝国末期的神学家圣奥古斯丁(Augustinus,354-430)提出了第一层面(字面意义)和第二层面(精神意义)的符号理论。公元五世纪,约翰·卡西恩(JohannesCassianus)把圣奥古斯丁的二元符号理论扩展为“四重意义理论”,即一篇文字文本同时具有四重意义:字面意义,比喻意义,道德意义和宗教意义。他以“耶路撒冷”一词的四重意义来解释他的理论:即“耶路撒冷”意味着:1.以色列的一座城市(字面意义);2.基督教会(比喻意义);3.人类精神(道德意义);4.神圣的天堂(宗教意义)。卡西恩的文字四重意义理论对于整个中世纪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马丁·路德与圣经翻译

1521年,马丁·路德开始将《圣经》从希腊文和拉丁文翻译成为德语,成为圣经翻译史,乃至德国翻译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马丁·路德翻译《圣经》时,无视以前“《圣经》语序神圣不可侵犯”的教条,摒弃了历史上翻译圣经时采用的逐字逐句的翻译方法,转而大量采用意译法,使得他的翻译文本浅显易懂,受到当时民众的极大欢迎。马丁·路德翻译圣经时提出了自己的翻译理论,即“抓住意义,译文天成”。路德认为重要的是,译者应该对于自己所译内容有种天然的亲近感,对于原文的节奏和旋律有种敏感的语言感觉,这样译文才能达到与原文相同的效果。当然,马丁·路德这种自由翻译圣经的方式在当时也受到了许多人的批评。针对这些批评,马丁·路德在《论翻译书》中以大量的例证驳斥了这些指责。他说:“人们必须求教自己的母亲、胡同里的孩子和集市上的小贩,并且盯着他们的嘴,看他们如何说话,然后再进行翻译。这样,他们才会理解,并且意识到人们同他们讲德语。”马丁·路德用一个词来概括他的翻译原则,即“德语化”。所谓“德语化”的翻译其实就是把拉丁语或希腊语的意义按照德语的表达习惯进行自由的翻译。当然,这种自由的翻译虽然充分考虑到了译入语的习惯,但有时也会导致误译。正如翻译理论中一个著名的悖论所说的那样,“翻译就像女人,如果她漂亮,就不会忠实;如果她忠实,就不会漂亮”。因此,一个过分忠实于原文的译文对于译入语的读者来说很难接受与理解,因为这样的译入语并非他们所熟悉的语言,不符合他们习惯的表达习惯。因此,翻译史上出现了对于翻译标准的争论,这样的争论一直伴随着翻译理论的发展至今。古罗马翻译家哲罗姆在给好友的书信中已经提到了翻译中的两难选择:“翻译外文时若不丧失丝毫内容,确实十分困难。原文中的一个漂亮表达几乎无法在译文中找到合适的表达,因为我的语言中没有相应的表达方式。如果我想准确地表达这个词的意义,就必须绕一个大圈子来描述。”

西方早期的这些翻译理论实际上均是对于具体翻译问题的思考,译者们对于具体的翻译难题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但现代学术意义上的科学的、全面的翻译理论尚未形成。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许多翻译家不断在探求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翻译基本准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英国翻译家亚历山大·泰特勒(Alexander Tytler),他认为,一个翻译者如要成功地翻译一篇文章,必须具备下列几个条件:熟悉源语和译入语;了解所翻译的内容;保证原文作者的文笔风格以及充分理解原文作者的意图。后来,他在其著作《论翻译的原则》中进一步提出了著名的翻译三原则,即:1.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2.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3.译文应与原文同样流畅。[10]

结 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早期的翻译家们虽然不断在实践中总结自己的翻译方法,但是并没有把翻译行为当成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进行研究,也没有对其进行科学的描述。他们对于翻译的争论还是集中在“意译”还是“直译”这个问题之上,虽然这些观点可以用单个的实例得以证实,但缺乏有说服力的理论依据。因此,西方早期的翻译思想虽然涉及到了具体的翻译问题,但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翻译理论。尽管如此,这些翻译思想仍然充满思辨色彩,在很大程度上确定了翻译的宏观原则[11]。这些思想的火花仍然照亮了后人对于翻译理论的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Das Groβe Brockhaus[M].16.Auflage, Wiesbaden Bd. XI,1957:714.

[2]Brockhaus Enzyklop■die[M].17.Auflage, Wiesbaden, Bd.19, 1974::172.

[3] Brockhaus Enzyklop?覿die[M].19.Auflage, Wiesbaden, Bd.22, 1994::542.

[4]Meyers Enzyklop■disches Lexikon[M].Mannheim / Wien / Zürich, Bd. 24, 1979 :76.

[5]F. Kluge, Etymologisches W?觟rterbuch der deutschen Sprache[M].Berlin: Walter de Gruyter,1975:137.

[6]Friedrich Schleiermacher ,,Ueber die verschiedenen Methoden des Uebersetzens“ [M].in St?觟rig 1969: 38.

[7]Ingrid Kurz, ,,Das Dolmestcher-Relief aus dem Grab des Haremhab in Memphis. Ein Beitrag zur Geschichte des Dolmetschens im alten ?魧gypten“ [J].In: Babel 2/ 1986:73-77.

[8]Jean Delisle, Judith Woodsworth,Translators through the history[M].Amsterdam/Philadelphia, 1995: 89-93.

[9]Astrid Seele, R?觟mische ■bersetzer – N?觟te,Freiheiten, Absichten[M]. Darmstadt: Wissenschaftliche Buchgesellschaft.1995:7.

[10]A. F. Tytler, Essay on principles of translarion[M].Ed. J. F. Huntsman. Amsterdam ,1978:16.

[11]卢少兵.西方翻译理论三阶段发展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5):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