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代诗人张继的这首千古绝唱,谁又知道它原是一个古代落榜生屡试不中的心情写照呢?

历史总是在不断重复的,每年的高考分数公布,总会有许多的落榜生患上“高考后遗症”。前几天新闻里说,有个女生因成绩不理想,选择放弃了如花生命。高考承载了考生和家长太多的期待与梦想,自古以来都一样。可是,我们应该认识到,高考仅仅是人生的起点,绝不是人生的终点。这点我们通过寻找落榜生里比比皆是的杰出人才就知道了。他们当中除了李白、杜甫、李贺之外,像贾岛(屡举进士不第)、柳永,写小说的冯梦龙、蒲松龄、吴敬梓等等,都是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人物。

贾岛:接受安慰、与朋友的交心

唐代诗人贾岛,也就是“推敲”典故里的那个人。他年轻时做过和尚,后来还俗,跟韩愈、孟郊等是好友。

贾岛参加多次科考,却屡屡落榜。他的性格比较孤僻自闭,清代文人李怀民从其作品的角度评价他为“清奇僻苦主”。贾岛之所以能够挺过科场失意、生计无着(下第只空囊,如何住帝乡!《下第》)的双重压力,靠的正是与朋友的交心。他在《寄韩潮州愈》诗中云:“此心曾与木兰舟,直至天南潮水头。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又在《病鹘吟》中向朋友直抒胸臆:“不缘毛羽遭零落,焉肯雄心向尔低!”

可见,亲人朋友之间的彼此宽慰,才是缓释压力的不二良方。

张继:自我激励、进行体育锻炼

对于莘莘学子来说,一次的高考落榜不算什么人生挫折,就算是,也应该正确面对,及时站起来。

唐代诗人张继,也曾多次落榜,心情之郁闷,可想而知。有一首著名的唐诗《枫桥夜泊》,就是张继在科举落榜后,与朋友到苏州旅游期间写成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但张继并未就此消沉下去,而是选择了振作,曾自我激励曰:“调与时人背,心将静者论。”静下心来,从头开始。其好友刘长卿在《哭张员外继》一诗的自注里引用了高仲武对张继的评价:“员外累代词伯,(及第前)积习弓裘。”说明张继不但在诗文上发愤用功,还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终于在天宝十二年(753年),张继考中了进士,至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升任洪州(今南昌市)盐铁判官。

唐寅:出门旅行、参加体力劳动

有个落榜生对记者说:“我几乎不敢面对所有的人。”这显然是一个失去自信的孩子,急需信心重建。如何重建?明代的唐伯虎是个例子。

1500年,才华横溢的他赴京参加会试,无意中卷入了科场舞弊案而落榜,“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这句话恰好印证在他的头上,人生打击不可谓不大。唐伯虎调整心态的方法是,约祝枝山等人出去旅游,或者在家种桃树,参加体力劳动。通过调整心态,唐伯虎的自信又找到了,他发现,自己的价值原来体现在绘画方面,不能做官,那就做一个杰出的画家吧。

李时珍:成才的途径不仅是做官

李时珍的故事,许多学生都知道。14岁考中秀才,相当于高中生,其后九年连续参加了三次乡试,都名落孙山。在封建社会的中后期,读书人只有考取了乡试,成为举人,才能参加全国性的礼部统考,并初步获得做官资格。而李时珍认识到,成才的途径不仅仅是做官。他立志从医,走遍大江南北,阅读无数的医书,用了29年时间,完成了博物学著作《本草纲目》的编撰。

李白、李贺都不是“高考”得意者

古代“高考”失意者还有一类,即禁考者。所为禁考是指被剥夺了“高考”考试的资格,任你天下第一,朝廷不带你玩,“起跑线”上没你的位置,奈何?大诗人李白,就是禁考的受害者。据说,被禁考的李白,出身颇有些不清楚,其先祖乃流放西域的罪犯;再者,李白的父亲是商人,且涉嫌不法。按唐朝律令,罪犯和商人的后代,绝对不能参加“高考”,李白也不能幸免。这种禁考令将很多人才拒之门外,唐朝另一位著名诗人李贺,因其父名晋肃,“晋”与“进”同音,于是李贺为避父名讳不举进士,即不能参加“高考”。

历史上此类的例子很多。如《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对高考也相当热衷,可是他偏偏不乐意去钻研八股文。明清小说里有“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的说法,皇帝所看重的八股文模式,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以至于蒲松龄古稀之年还是考不中,被地方教育部门破例补为贡生(举人)。后来,他倾毕生精力写就40万字的《聊斋志异》,赢得后人的尊崇。

还有些落榜生,别看考试成绩不佳,却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甚至成为封建王朝的掘墓人。比如黄巢,屡次失意于考场,那首《不第后赋菊》就是在落榜后写的。同是落榜,张继选择了复考,黄巢却没有那么好脾气,索性揭竿而起,“我花开后百花杀”了。有意思的是,曾经考上进士的优秀生皮日休,居然成为落榜生黄巢手下的幕僚。不知这两位前考生,在演变为新的上下级关系后,有无关于名落孙山或金榜题名的对话,那一定很有趣。

清朝是科举制度依存的最后一个朝代,在这个末世,出了一位比黄巢还有影响的落榜生。倘若考场过关,此人可能会当个小官,按部就班地混日子,近代中国的历史可能会改写。遗憾的是,历史没有可能,这位考生屡试科举不中,便如他的前辈黄巢一样,聚众造反了。他便是洪秀全。倘若以科举来划线,太平天国骨干洪秀全、冯云山、洪仁玕都是落榜生;而他们的对手曾国藩、胡林翼、李鸿章诸人,皆进士出身。这个阵容分明的现象值得关注。从某种意义说,太平天国的创建,与这些落榜生的经历不无关系,至少也是一种蝴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