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爱就像蒲公英,虽然很轻很小很普通,但只要借助一点轻风,便可起飞去播种爱的希望,希望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我们扎根的地方留下爱的果实。”——这是蒲公英公益支教组织每个成员的心声与愿望。

蒲公英公益支教组织是由中山大学青年志愿者服务协会于2007年12月组织成立的支教队伍。经过多年的努力,这支队伍已吸纳了全国各个大学的支教爱好者多次去往各偏远山区支教。他们的行动在农村学生中传递着快乐,传递着希望。

安康学院美术学专业学生郭洪燕于2012年加入其中,并在甘肃省天水市明山小学支教,她的经历让大家看到了人间真情,看到了梦想与希望。

支教一直都是郭洪燕的梦想,也许正是因为这个梦想太过执著,太过持久,才让她与支教有了深深的渊源。她说,自己坚持考大学,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都是源于“梦想”这个词语的无穷力量。终于有一天,她了解了“蒲公英公益支教”—— 一个大学生自发组织的公益组织,并认识了其中的队员。她立刻决定加入其中,为山那边渴望的幼小心灵奔走,于是她来到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山丹乡明山村成了一名志愿者。郭洪燕用“近乡情更怯”来形容那天火车行驶到天水市时自己内心的激动和兴奋,显然,她已经把支教的地方当成自己的家乡,决心为小学生们送去自己所有的关爱。十几个小时的车程,巍峨的高山也许阻挡了小学生去看看外面世界的脚步,却没有阻挡住支教志愿者去为他们送去希望的跋涉。“明山村是离县城最远的村落了,海拔在1500米,孩子们的课程因为上一个志愿者的离开无法正常进行,所以他们早早地等在了村口,”郭洪燕回忆着,“他们帮我拿行李,牵着我的手,都是一双双粗糙的小手,写满了生活的艰辛。”就这样郭洪燕的支教生活开始了。

“中国梦-自己梦”—— 24个孩子24个梦想

郭洪燕认为山区的孩子并不像所有人经常想象的那样,会特别珍惜学习的机会,有一双渴望知识的大眼睛,事实上,由于他们缺乏指引,不知道怎样完成作业,不知道对课业要预习复习,甚至不知道自己应该有梦想。由于缺少老师,他们的课程只能是上一节落一节,五年级的孩子都不会背诵26个英语字母。当郭洪燕问及他们有什么梦想时,孩子们都蒙了,无疑这个词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边远山区的孩子不仅需要知识,更需要有人指引他们走上自己的梦想之路。于是郭洪燕教给孩子们的第一堂课便是要给自己一个梦。24个孩子24个梦想,这便是美好的开始。

郭洪燕在这里担任五年级班主任,教五年级语文,三至六年级英语,每周还会上一节体育或美术、音乐。天暖和的时候她带他们做操,天气不好的话他们就在班里唱歌、画画。那段时间,他们都特别快乐,学生们进步特别大。他们从不知道什么是作业到能很好地完成,从单词生字不会读不会写到很积极地准备听写。尤其让郭洪燕记忆犹新的是班里一位同学,他智商低于普通儿童,以前都不怎么说话,但在郭洪燕的帮助下,他会背诗了。在班里举行的演讲比赛上他最后说了一句:“爸爸妈妈我爱你们。”这一句感动了郭洪燕和所有同学。

孩子们在一点点进步,坏习惯在一点点改正,甚至还会意外地给郭老师惊喜。一次美术课上学生们用牛奶盒做成了一个个手工艺品,有钱包、书签、贺卡、小车、笔筒、收纳盒等,送给亲爱的郭老师,他们亲手做的很多东西其实他们都并未见过,全凭想象。音乐课上郭洪燕教孩子们唱《感恩的心》,字字句句唱的都是内心的话。郭洪燕说,和学生们生活在一起让她觉得简单快乐。他们经常等在她的窗前,喊她一起上学放学。

虽然明山小学校园是破旧的,教室也都是危房,但这一切的一切都抵挡不了他们对生命的热爱,对梦想的追逐。在郭洪燕的引领下,小学生们都有了梦想,但这些梦想的实现,他们却要付出更多。可毕竟他们的内心不再是一片空白,有了自己要努力的方向。支教老师让他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在心里播下一颗梦想的种子。他们却教会了所有人对这世界感恩,不管条件有多差,只要努力就能改变自己。

“心中的永恒”——孩子们的每一张笑脸

幸福是什么?每个孩子都有不一样的答案。在郭洪燕的班里,有个特别的孩子张芳珍,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便离家出走了,父亲的腿因车祸伤残,现在她和奶奶、爸爸生活在一起。每天要翻过两座山才能到学校,天还未亮便开始了上学的路程。郭洪燕利用周末作了一次家访,亲身经历了芳珍的那条曲折、泥泞的上学路。但孩子的坚强、善良、灿烂的笑脸让所有人都觉得她会快乐、健康地成长。

让郭洪燕高兴的是,在香港明宣会和当地教育局的资助下,孩子们搬离了危房教室。搬到了明亮宽敞的教室。冬天不再寒冷。广州平恩慈善会给学校捐赠了40套新桌椅,这真的把孩子们高兴坏了。他们终于可以告别凹凸不平的桌面。海豚公益图书室和蒲公英公益支教组织建立了第一个边远山区图书室,这是一扇打开世界之门的窗户。郭洪燕说:“看到他们欣喜的眼神我知道这会是一个好的开始。”

期末考试,郭洪燕和学生们一样紧张,但结果却令郭洪燕惊喜。一学期来她坚持单词听写,课文背诵,最后孩子们还是有比较大的进步。此时的郭洪燕,和孩子们一样开心、幸福。支教期满了,离开那个温暖的小山村时,郭洪燕有千万个不舍。她办公室的桌子上放满了孩子们亲手制作的小礼物。最后一个夜晚,几个淘气的学生还拿酒为郭老师送行,这一幕,有感动,有无奈,有甜蜜。在暖暖的灯光下每一张笑脸都成为了郭洪燕心里的永恒。

现在虽然离开了那些孩子,但学生们还是会经常打电话来问候他们的郭老师。郭洪燕说:“现在他们便是我最甜蜜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