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笔者有幸赴重庆市有特色的学校进行学习考察。学习之旅虽短,却给笔者带来了很大的收获。其间,参观了杨家坪小学和江南小学,倾听了这两所学校领导关于学校特色建设的介绍,聆听了重庆市教育评估院有关专家《关于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持续改进的专题报告》。这次考察给笔者带来深刻的启示: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每一所学校都能成为富有个性的学校,都能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品牌。

一、学校特色定位要契合学校的文化传承与当地资源

学校特色的建设非一蹴而就。任何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中积累并形成的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都具有不可替代性,其区别反映在学校文化的各个层面——物质、精神、制度、规划、行为等,每个层面的内涵与外延都会因校而异,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因此,特色学校的建设只有契合学校自身与当地历史文化资源,才能不断传承与放大,才能形成鲜明的学校特色。反之,抛弃学校文化传统,不断变换、人为打造、突击创新所谓的学校特色,最终将导致学校价值观和方向感的失落以及学校历史和文化记忆的遗忘,学校将不可避免地趋向平庸,学校特色也会逐步消解。处于不同地域的重庆市杨家坪小学、江南小学与笔者所在的江苏省赣榆沙河镇第二小学三所学校的成功经验就是一个佐证。

重庆市江南小学和杨家坪小学校情相似,特色发展的思路也很相似。都是由学校传统的特色项目,转化、升华成照亮学校前行的文化之光,从而使学校完成脱胎换骨的变化。杨家坪小学一直重视书法教育,几十年如一日,从书法兴趣班到全校开展书法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优异的办学成果,学校逐步彰显了鲜明的书法教育特色。江南小学的特色发展与杨家坪小学的思路虽然很相似,但不同之处在于该校原有国际象棋、足球、科技等好几个特长项目,且这些项目都是少数精英学生的小圈子“游戏”,所以都不能称之为学校特色。怎么从特色项目学校转变为特色学校?江南小学的智囊们在苦苦思考和周密论证后,选择了以国际象棋为突破口锻造学校特色,其主要理由:一是学校做国际象棋20多年,已经形成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学校特色项目;二是国际象棋是智力体操,适合普惠每一个孩子。江南小学以此定位学校特色,并由此全面展开特色建设,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培养出了章钟、黄茜两位国际象棋特级大师。

江苏省赣榆县沙河镇第二小学地处偏远的农村,老师、学生均来自农村,对民风、民俗、生活用具、农耕用具非常熟悉,这些资源为学校定位特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十几年的“农家文化”的建构中,我们先是在校园内建造了“农家故院”,组建“农家博物馆”,成立了“农娃乐体验社团”等,还开发了校本教材《农家》,将农家文化切实融入到各科的教育教学之中,进一步做大做强了农家文化。目前,我校办学特色在省内外都有一定的影响力。2009年,央视少儿频道栏目对我校特色做了专题报道, 2011年被评为“连云港市农家文化校本课程基地”,我校开发的校本教材《农家》荣获江苏省一等奖。十几年来,一批又一批的省内外领导、专家、学者纷至沓来。

二、学校特色建构要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与资源特质

办学理念是在学校文化传统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办学实践,经过反复积淀、选择、提炼和发展,并被学校全体成员高度认同的一种精神文化。可以说,办学理念是学校特色发展的精神支撑和方向指导,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和核心,也是推动特色学校发展的原动力。也就是说,学校特色的打造只有融入学校的办学理念,根植于独特的地域资源,才能最终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形成学校独特的文化内涵,不断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如何把学校核心文化内涵转化为学校特色,是一个痛苦的升华过程。”杨家坪小学领导说的这句话令我们考察团一行人深有同感。

杨家坪小学在确立办学理念过程中,一方面召开了很多次教师、家长座谈会,一次又一次地分析学校的现状与优势,探讨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路径与策略,另一方面,请来了重庆师范大学、重庆教科院等许多专家,一次又一次地研讨论证,最终锁定了“立字立人”为学校的办学理念。这一理念的确立,通过“立字”来“立人”,既寓意深远,又强调了以人为本,不仅突出了因材施教和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能力专长和个性特点,而且将写字与育人有机地融为一体,最终将写字教学上升到弘扬国学为主题的书法教育高度,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江南小学最终确立的“发现发展,点亮生命”的办学理念和校训“走好每一步”,谢家湾小学“六年影响一生”的办学理念以及“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的校园主题文化,也都经历了杨家坪小学一样的凤凰涅槃。

赣榆县沙河镇第二小学在学校特色建设过程中,本着“让学校成为师生学习生活的乐园”这一基本理念,紧紧围绕学校农家文化特色,形成了立体的、多层次的、相互交融的校园文化体系,有许多亮点值得借鉴。

首先,创建多元校园文化。建造了“三个文化长廊”,配套了“三项实践展示场地”,使校园处处彰显着传统与现代的气息。一是建设了“书法文化长廊”。长廊里展示古今书法名家的经典之作以及一些书法名家的求学故事,长廊的脚下修建了练字坪,让学生随时诵读之,练写之,悟其真谛,受其熏陶。二是构筑了“棋文化长廊”。在长廊里制作了部分较为经典的象棋残局,供孩子们平时研究和讨论,在长廊旁边的小树林里设立了棋桌棋凳,供孩子们在课余时间自由下棋,张扬兴趣,还在长廊旁边的空地上,铺设了一个健身棋盘,用汽车废旧轮胎制成棋子,供“农娃象棋社团”活动时博弈。三是搭建了“童心童乐文化长廊”。把其中的一块区域辟为笑脸园地,将新入学所有孩子的笑脸全部拍摄下来放到长廊里进行六年的展示,毕业后永久珍藏在校史馆里;把其中的另一块区域划为绘画园地,每个班级负责一块,为每个孩子搭建了展示自己风采的平台,孩子们沐浴在自己创造的文化氛围中,享受着幸福成长的快乐。

其次,着力打造“农家”特色文化。在校园内建设了大约960平方米的“农家故院”,院内以“一路二铺五室八房”的精致格局,重现古朴的农家场景。“一路”指农家小院中有一条用360块石磨铺成的百福路;“二铺”是铁匠铺和木匠铺,收藏有以前打铁和制作木器家具的全套设施;“五室”为农具室、储藏室、生活用品室、农艺室等,收集有上千件农具和日常生活用品;“八房”为油坊、豆腐房、磨房、厨房、煎饼房、编织房等,八房内不仅有可供操作的生产制作设施,还有相应的生产流程图。农家故院集中体现了苏北农村近千年农家的发展历程,也是家乡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用无声的语言让学生体会到祖辈生活的辛劳,告诉学生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三、学校特色打造要设计学校的全景氛围与实施策略

校园文化的特色内涵要做到特色与显性环境相结合,特色与学校内涵文化相匹配,营造出浓郁的特色文化氛围。学校的显性环境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从文化层面来衡量,它是学校的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表层,它看得见,摸得着,对学生的成长,对学校形象的塑造影响深远。一方面,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濡染和熏陶;另一方面校园环境还是学校特色品牌的形象,校园中的一草一木都富有独特的含义,散发着特有的文化气息,从而反映着一所学校的品味、情趣、个性和综合办学实力,在学校特色发展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隐性的教育功效。

校园文化的特色内涵要做到特色与课程结合,特色与学生课余活动结合,将特色渗透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参观的这几所学校在营造特色文化氛围方面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杨家坪小学翰墨飘香的校园文化至今还在脑海中萦绕。漫步在学校校园,书法艺术墙、书法艺术长廊、勤勉石、校报、师生作品展览等将书香墨润的校园文化渗透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杨家坪小学真真切切从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建设、教师队伍发展、校本课程设置等方面,都充分融入了“立字立人”的办学思想,整个校园墨香阵阵、诗意浓浓,特色鲜明,意趣悠远。古老的书法艺术,在杨家坪小学的校园里、教室里、师生间,用种种丰富的形式和创意化的手段得以承继,焕发出时代的生机。仁爱、博学的优良品质随着“翰墨飘香,立字立人”的特色理念渗透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成为人人精神气质的一部分。

学校是精神的圣地,是文明的守望者。失去了精神的关照,学校将“黯然失色”。通过此次的考察学习,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继承与发展,应是特色学校创建之道;育人与育德,应是特色学校创建之魂;形式与内涵,应是特色学校创建之策。特色学校创建的精髓,就是要唤醒每一所学校的教育激情,让每一所学校形成独特的教育个性,从而成为令人心向神往的家园、学园和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