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教育是呼秀珍老师人生长河的主旋律,为陕西教育健康工作50年是她朴实的梦想。如今,已耕耘48载的她道路有多远,脚步就有多宽,梦想依然在她的胸中光亮如新。5月29日上午,“呼秀珍雷锋式家庭”先进事迹报告团在西安作全省首场报告。报告会前,陕西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景俊海代表省委、省政府会见了报告团全体成员,要求在全省党员干部群众中广泛开展向呼秀珍雷锋式家庭学习活动,更加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统一到“实现陕西梦、助推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来,在全省凝聚起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强大动力。本刊特推出呼秀珍老师的专访文章,以飨读者。

“当代教师缺少对职业的认同感、自豪感、幸福感,没有真正体会到教育本身是一种奉献而不是索取,是公益而不是功利。教师要先自重,才能得到尊重。” 69岁的呼秀珍老师至少见证了两代教师的成长,对新时期教师的成长深有感触。

她目前仍坚守在教学一线,担任陕西省咸阳市道北中学高一和初一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工作,并且是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室的指导教师。除带课之外,她还承担了学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对青年教师细心指点,不厌其烦,听一课,评一课。每月一次的专题讲座从未间断;从2002年开始的“道北中学家长学校”授课工作坚持了十一年,更是深受家长喜欢,这也让她接受家长和学生的咨询成为常态。这种老当益壮的忘我精神,在陕西乃至全国的教育界都不曾多见。她说:我爱教育事业,爱是刻骨铭心,爱是一串串……和孩子们在一起,每天看到他们朝气蓬勃的脸,我就满心欢喜。我这一生最爱听的话是“老师好!”而我说的最多的话是“好孩子!”

一生爱走“教育路”

教师的职业无比高尚,但是许多教师不明白这种高尚。呼秀珍老师生活很规律,每天从学校到家,从家到学校,这是她一生走的最多的路。“她把工作并不当成职业,而是事业来看待,当成生命来珍爱。”这是咸阳李丽老师对呼老师的客观评价。呼老师都这么大年纪了,还每天早上7点多到校,下午6点多下班,自觉遵守签到制度。这是同事对她的评价。

呼老师认为,新的教师到了教育岗位,首先要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设计,订立目标,将设计和目标内化成最大的精神动力。“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许多没成家的年轻教师,为什么早晨不能早一点到校,组织和引导已经到校的学生开始读书学习,从而逐步养成早上一到学校就读书的良好习惯呢?”爱课堂,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就是师德。上一堂好课容易,但上一辈子好课很难。针对现在的一些年轻教师的浮躁心态,她举例说,有些教师在上完公开课后,你问他:上得怎么样?他会说:挺好的呀!但却从来不比较。因为“好”是一把软尺子。就算你们有了这样那样的荣誉称号,但那仅仅代表的是你的最高上课水平,并不能代表你的平均上课水平。好的课堂,应当是精彩,不重复,有新意,有成效。呼秀珍意蕴深长地说,有不少中年或年龄稍大的教师,在获得高级、特级职称及省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后,就好像再没有奋斗的目标了,还有的自我感觉良好,不思进取,不再学习,没有起到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所以她在一次青年教师的培训会上提醒大家不要被这种工作状态误导,不要受到一些颓废思想的影响,不要为了眼前的一些利益和诱惑而迷失了自我,因为你们的路还很长!

现在的学校、家庭教育中有许多问题,有时候并不是孩子有问题,而是我们的家庭有问题,教育有问题。呼秀珍认为教师要允许孩子犯错误,要宽容。成长中的孩子,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毛病是正常的,要求他们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

一生最爱是“学生”

爱学生,一个都不放弃。呼老师认为爱学生要爱得长远,要为他的一生发展负责。她提出了对四类学生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好学生,要从严要求,不能溺爱。对中等生要不断鼓励,步步推进。她解释说,“推”与“不推”完全不一样,对学生来说太重要了!“推进”不只是谈一次话,作一次家访就能解决问题。“我经常说,教师和家长就是加油站,学生就是高速路上行驶的汽车,我们任何人不能代替他驾驶,但我们可以为他们加油,在需要加油的时候,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为他们加油!推一把他们就有可能迈进优秀学生的行列。”对于学困生要以诚相待,要宽容和有耐心。“许多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对犯错的学生有一句口头禅: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我想说,对一些特别淘气的学生来说,再三再四都不够,哪怕一直‘再’下去,都不能减少对他们的爱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将一个不好的习惯或者说毛病纠正过来。”把特殊的爱给特殊的学生,在送给他们爱的同时,教师也在走向成功。由于社会的原因,现在有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那就是单亲、离异家庭、留守学生。呼秀珍老师希望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处处体谅这些学生的处境,悉心关怀爱护他们。“其实学生的学习动机很单纯,只要教师给他们足够的同情和关爱,他们喜欢老师,自然就会好好学习。”

在日常教学中,有些教师对犯错误的学生不够宽容,没有耐心。而反倒是学生对老师很包容。呼秀珍老师举例说,一位年轻的英语老师,因为学生的一点小失误,就大发脾气,将全班学生的作业本从讲桌上推撒在地,学生吓得没人敢说话。两个坐在前排的学生把本子捡起来重新放好。就这样,这位教师还是不肯罢休,仍然用英语斥责学生。呼老师后来问学生:你们能听懂老师说什么吗?学生说听不懂。呼老师再问:一句都听不懂吗?学生说:听懂了一个单词——“蠢货”。呼老师再问:那你们怨恨老师吗?学生说:不呀……我们的极个别老师,学生有一点不好的行为就大发雷霆且抓住不放,甚至都没有我们的学生包容,这就是我们自身的问题。当然,教化是一个需要不断付出的过程,这也给教师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不但要有爱心,更要有极大的耐心。

对于学生的关爱,呼秀珍说出了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希望别人超过自己,一是父母,希望儿女超过自己,过得比自己好;二是老师,希望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呼秀珍爱学生,有口皆碑。如郑鹏,考入道北铁中时,刚够录取分数线。是呼秀珍爱的阳光播撒在他心田,经过三年的努力,他有了巨大的进步。那是初一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后,郑鹏为没有达到自己心中的目标前20名而难过,呼秀珍及时家访,谈话鼓励,指导他对考试情况分析总结。这使郑鹏不再灰心,他说:“老师,我爬也要爬到前20名。”呼秀珍抓住这一教育时机,让学习进步的每位家长走上讲台,为自己的孩子戴上大红花照相予以鼓励,郑鹏受到了鼓舞,呼秀珍老师向他承诺,哪怕前进一名,也会为他戴花照相。就是通过这样的鼓励,改变了整个班级的学习风气。2005年,郑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陕西科技大学。现在,已于澳大利亚的悉尼大学研究生毕业,在墨尔本攻读第二专业。像这样的成功教育案例,在呼老师的学生中不乏其人。

一生信奉是奉献

有耕耘必有收获。呼秀珍老师收获的是信任和感动。她用信念和行动绘制着教育的美好明天。呼秀珍老师本该1999年12月退休,但咸阳市委、市政府,铁一局在1999年教师节前后分别作出了向她学习的决定,铁一局让她推迟三年退休。到2002年,她想着自己就要离开最热爱的讲台了,但是学校再一次返聘了她。明年呼秀珍老师就七十岁了,“为陕西教育健康工作五十年”的梦想也即将实现。呼秀珍老师告诉记者,如果学校需要,她还是希望继续她的教育梦想,“春蚕到死丝方尽,师道漫漫献终生”,这是她对教育事业执著奉献的光辉写照。

呼秀珍老师1944年12月出生在陕西延川县,父亲是1934年在陕北参加革命的老共产党员。在父亲的影响下,18岁的她在中学就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表达要求入党的决心。然而,文化大革命给她父亲强加以“叛徒”罪名,迫害致死,全家也被扫地出门。沉重的政治压力和生活重担压在她孱弱的双肩上,但她坚强地挺了过来,先后写了九份入党申请。直到1985年7月入党时,她已经 41岁了。就是怀着对党的坚定信念,不仅入了党,而且写下了她人生的辉煌:她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并授予人民教师奖章,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标兵、全国先进女职工;陕西省劳动模范、道德模范、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优秀共产党员。1999年,中共咸阳市委、市政府及铁一局党委、陕西省教工委及省教委分别作出“向呼秀珍同志学习”的决定。2012年,中共咸阳市委又作出向呼秀珍和她的“雷锋家庭”学习的决定。

一路走来,鲜花、掌声、荣誉在她眼里如同浮云,她看重的是理解和信任。呼秀珍老师说,她就是热爱党,是党培养了她的人格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看到一些腐败和社会上不好的风气,她真的很痛心。结合教育,她认为当代教师缺少的还是奉献精神,不愿付出,而对于荣誉、利益却斤斤计较,活得太现实。也有少数教师吃拿卡要,甚至为学生调换座位都想收点家长的东西。有一次,一位家长钓了两条鱼给呼秀珍老师送去,她坚决不收,她对家长说,我是老师,我收了你的东西,就没法教育你的孩子了。也就是说,我对他的教育就没有力度了。本来,我教育他是公正无私的,堂堂正正的,收了你的东西,我就挺不起腰杆了……说完这些话,呼老师眼里满含热泪。如果要问呼秀珍老师的眼中为什么满含热泪?我想,因为她对教育,对学生爱得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