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对历史的重视是一种本能,因为人对“我从哪里来”总是怀有强烈的好奇心;人对历史教育的重视是一种自觉,因为人总是要面对现实、面向未来。然而,有历史不一定有历史教育,因为历史常常“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被限制了历史的发言权;有历史教育也不一定就能正确地面向未来,因为历史教育总要被赋予众多的“服务”功能,以至于其对人生成长的“服务”常常处于从属的地位。我们认为,历史教育必须传承真善美!

一、历史教育的历史态度:求真

历史是过去的客观存在,人们只能根据相关史料和文物对历史作一管之窥,尊重历史是历史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治史的首要原则。历史的态度就是立足历史来理解历史,不主观臆断,不以今注史,不以偏概全。在今天这个特别崇尚创新的时代,历史学科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一些浮躁、肤浅的风气,时下风行的“正说历史”和“戏说历史”对于人们正确理解历史而言,都是不妥当的。

历史的态度就是理性的态度,不以偏狭为深刻。在一些历史课堂和讲座中,诸如“袁世凯很有政治才能,他在军事和政治斗争中都表现不俗”,“从现实发展来看,凡是近代被列强辟为通商口岸的城市,现在都相对发达。因此,不能把强迫开口通商算作不平等条款”,“希特勒有很高的绘画天赋,可惜未得到肯定和鼓励,才导致他的畸形人生”。如果这是学生的质疑,作为教师却不能一味地对学生的“勇气”肯定后就鸣金收兵,而是要探讨、说理和引导。鼓励质疑不是终点而恰恰是历史教育的起点。在这种问题上,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文献学家张舜徽先生的说法我们应该遵循:“我以为假使没有坚强的证据,或为自己知识范围所限,与其妄加推测,不如存而不论,这才是客观的态度。”

历史的态度就是客观的态度,不以主观为主导。历史学是基于客观历史的人们主观研究的产物,没有客观态度的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必然会远离客观的历史,最终会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深渊。历史教育的灵魂来自它的独立思考,历史教育的精神来自它的积极情感,但这一切都离不开它们的载体——历史的本身,客观历史的真实。《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也强调:“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历史教学必须杜绝主观臆断!

二、历史教育的人文追求:从善

历史教育的人文性首先表现为历史的可解释性。对历史怀有敬畏之心和尊重之情并不是说将历史奉若神明,不顾现实的发展,固守“尚古”而沦为保守派,尊重历史是为了更好的“以史为鉴”。毛泽东曾经指出,对历史问题不要过分惧怕,既要慎重谨慎,又不要畏畏缩缩,杞人忧天。并讲述杞人忧天的故事来强调正确认识历史是理所当然的,不要因为尊重历史而束缚了思想。新文化运动中的知名史学家陈衡哲也曾说过,“历史不是叫我们哭的,也不是叫我们笑的,乃是要求我们明白他的”。这既是指对历史的尊重态度,也是指如何正确认识历史。只有深入历史之中,才能真正懂得历史;只有懂得历史才能感受历史的魅力。

历史教育的人文性还表现为历史对人格和人性的完善。历史几乎包括了人的思想、行为等各个方面。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是人类力量的体现,但更体现着人的生命观、价值观、自然观。是人类物质与精神追求的统一,是人类实践中自由创造力量和智慧的体现,是合目的性(善)与合规律性(真)的统一,是追求社会发展规律的“真”和追求社会道德功利的“善”的辩证统一。只有当人类在实践中掌握了客观规律(真),并运用于实践,才能实现人类的功利目的(善),即只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人们的需要、目的、利益,才是历史发展的和谐,才是人类真正的追求。

三、历史教育的社会梦想:唯美

意大利著名史学家克罗齐曾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从历史教育的角度看,这就意味着要深刻关注现实。司马迁之所以能够成就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巨著《史记》,就在于他首先是极具思想性的社会人,对现实有着深切的体察和忧虑。修昔底德之所以能写出不朽名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也正在于他立志要“擎起历史的火炬,引导人类在摸索中的脚步”,决心通过正确总结历史,来创造正确预见未来的重要途径。

历史是一个过程,现实社会是历史的延续,文化作为历史的存在方式,塑造了群体的社会心理,体现了被社会群体所共同遵循或认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而历史知识的思辨性又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过去的体验,由此可以延伸人们对社会、文化和环境变化的思考,提高对传统文化的鉴别能力。德国前总统罗曼·赫尔佐克说得好:“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对其历史的彻底了解,它就不可能永远存在下去。”历史教育的启发性和现实性能够为人们提供宽阔的视野,提高人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理解力,培养人们对现代文化的透视力,诠释现实社会的文化风俗、道德观念和美好梦想的本质。

总之,历史教育必须传承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