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育与民族精神的培育是相互促进的一体两面。“历史教育,作为历史知识世代传承和人类集体记忆延续光大的主要载体,它比其他学科的教育更重视从总体上理解人类社会的客观进程,而另一方面,对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把握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历史教育的理念及其目标和功能的向度。”历史教育是在“传承历史知识”、“延续集体记忆”的过程中“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理解人类社会的客观进程”,即历史教育的重要功能是促进民族精神的养成。

“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历史教育载体的历史课程,无论是从其灵魂和精髓,还是从其基础和要求看,都必须将其教育目标具体化为历史基础知识(陈述性知识)教学、历史学习能力(程序性知识)教学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历史教育目标及其任务的具体化、细化的进程性、操作性特点,在历史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历史教育作为教育活动必然具有的育人功能,尤其是“于人的社会化方面,既包括提升个人在情感、态度、道德方面的修养,也包括提升个人与群体的政治社会化的标准。”历史教育的这种社会化功能,又主要表现为“存续和传播文化的功能”、“反思和借鉴的功能”和“见证和预见的功能”,于社会个体而言,这种功能主要表现为“德育功能”、“智育功能”和“美育功能”。要而言之,历史教育之民族教育精神培育功能是重要而具体的,也是广泛而深刻的。

现代学校的历史教育作为一种通识教育,主要培养学生对古今中外社会自然融会贯通推陈出新的旨趣。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其最早的经典表述,始于唐成于宋元的对通史精神的追求,对学校和社会各层面的历史教育——不仅是书斋中的学者,也包括一批熟悉市井生活的话本小说家和勾栏艺人——产生了重要影响。虽然经学时代的教育视儒家经典为主课,学历史只是为了诠释经学的教条,但其本质还是在“存续和传播”文化传统,这也是民族精神的来源;近代学校的历史教育发展与民族危机的不断深化关系密切,知识界对于历史的无知,平时也许不会引起多大的关注,但政局动荡,朝代鼎革,尤其是民族危亡迫在眉睫,如果没有对民族历史的集体记忆,就等于没有了民族的精神长城。辛亥革命前,各派都关注学堂的历史课,民史君史之争反映朝野历史教育目标的截然对立。政治主张原有分歧的立宪派和革命派却在发动史学革命,以历史教育鼓舞民众这一点上取得了共识。民国初年的历史教育步履维艰,没有好的教师也缺少好的课本,但始终有着不断探索的人,如吕思勉、顾颉刚、何炳松、梁启超、杨贤江、金仲华、吴晗、周予同等。至抗战前夕,历史学家和历史教育工作者纷纷主张以历史教育振兴民族精神,认为历史课就是要歌颂勇将忠臣,要启迪民族意识。新中国成立后,历史教育在借鉴苏联经验、经受政治考验之后,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走上重建和规范之路,在新世纪课程改革中,重新确立起价值理性的人文素质教育地位。这正说明,历史教育发展历程就是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强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