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历史学家在各种有关中学历史教育学术研讨会的场合,凡被中学历史教师问及“我们在课堂上应该怎么做才好”时,几乎异口同声用“把真相告诉学生就行了”一句话来回答。言下之意,只要学生在课堂上学到史实性知识就可以了。这是历史学家对中学历史教育较为普遍的倾向性看法。这一观点用在历史教育上是颇有疑问的,至少对于历史教育来说,它是不完备的。因为它缺乏一个极其重要的教育目的要素,那就是价值引领。

那么,究竟什么是“价值”呢?我想,抓住核心关联词“应该”或“应当”,来解读,无论说得复杂还是简单,就都不会太过离谱。复杂一些说,“作为一种概念,‘价值’包括有意识的主体视为‘应当’的一切态度、判断、影响与行为偏好”。简单一些说,可以一言以蔽之,“价值观是指什么是人们认为应该的”。

为什么在历史教育中,我要强调价值观很重要,它与史实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呢?至少有如下几个理由。

第一,教育的对象是“人”,学习者作为“人”,其健全成长才是教育的目的,知识等其他一切都只是手段。历史教育并不例外于这个教育的真义。史实若是纯粹的知识,它就只关乎“是”的判断,不以“应该”判断做引领,学习者面对的历史无疑是善恶、美丑、对错、是非混杂不堪的“一堆乱麻”,究竟什么“应该”什么“不应该”,是无从分辨的。如此,果真放弃对历史的价值观照,那就无异于放弃对学习者成长的引领、帮助和促进的责任。

第二,无论是历史教师还是学生,世间一切人要更好地生活,价值观是如影随形的必备要素,何况“人”的教育?“教育的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怀特海语),对生活主题作价值观照,乃是教育的内在诉求,也是生活在理论与实践上“配合”的一种天然需要。谁不期望,在生活上拥有一种可以清晰辨识什么“应该”什么“不应该”的能力呢?

第三,服务现实“人生”,不只是历史教育的核心,其实也是历史学在更高层次上的核心主题,两者都因此而无法抹杀价值观对历史和人生的帮助。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过”,就是指人活着必须反思、判断生活中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不应该”的,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综而观之,历史教育与历史学,必因服务“人生”的一致宗旨,而在“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并重、“是”与“应该”相得益彰这一点上交汇,两者无不既要“是”(事实),也无不又要“应该”(价值)。

中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十几年来,历史教育界的变化不可谓不大,非常可喜的进步是在观课、评课时,很多同仁开始关注“课堂的灵魂”,也就是说有了非常强的教学目标意识。不过,在“灵魂”目标的定位上,人们是有分歧的,况且对课堂灵魂是何物都弄不明白,于是只能各说各的、莫衷一是。

那么,历史课堂的“灵魂”究竟何在呢?不在别的,恰在于价值引领,恰在于通过对价值的争鸣、协商和共享。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习知识、学习做事、学习做人和学习共同生活”理念,其实也是课程改革的宗旨。新课程倡导互动探究合作学习,不正是要以历史事实为前提协商价值?倘若不是,那学习就局限在史料和史实等知识性的东西了。如此“死”学,那么历史教育还有什么活力可言?

历史价值是随历史事实而伴生的,历史价值与历史本身一样,惊人地多元、多样、多态。因此,对历史价值的理解,若没有历史意识和正确史观作指引,就很容易出错。历史教师要作好价值协商教学,我以为应该:第一,寻找价值(鉴赏价值)——定好课程和教学的价值目标,学生知道应该学到的;第二,传承价值(守望价值)——守望人类善美真等永恒价值,学生懂得必须坚守的;第三,转换价值(创造价值)——诊断价值健全与不健全状况,学生明白应该改变的;第四,均衡价值(兼容价值)——比较多元价值从中汰劣择优,学生确知必须兼容的;第五,协商价值(共享价值)——讨论价值认同与认异的可能,学生明白可以共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