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主要是针对教学的效率问题,同时也是针对教学是艺术问题。因此,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是“有效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一、有效教学的内涵

对于有效教学概念的界定,学术界尚未有统一的观点。西方学者对其从目标取向、技能取向和成就取向三种基本取向予以解释。国内学者从经济的角度,从学习者发展的角度,表层、中层和深层的结构化的角度以及从“有效”和“教学”两个概念的角度给予界定,众说纷纭,不一而足。我们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和促进学生内在的发展与全面发展。发展是指知识、智力、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协调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

二、构建有效语文课堂的途径

1.教学设计——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

合理的课堂教学设计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课堂教学设计把教学作为一个系统看待,它涉及了课堂教学系统的各要素以及整个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因此,课堂教学设计规定了课堂教学的方向和大致进程,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依据。课堂教学设计既关注“教”,又关注“学”。既有静态的内容设计,又有动态的流程设计,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成功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的科学化,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为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2.课堂组织——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

成功的课堂组成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教师要完成课堂教学每个环节的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科学的组织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时间、课堂纪律、课堂活动和学生情态的组织管理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时间管理,是指根据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特点科学地安排教学时间,提高学生课堂注意聚焦和注意力的保持时间和利用时间的效率。课堂纪律管理主要指对学生的课堂行为施加的外部控制与规则,它反映课堂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受教学任务要求的制约。课堂活动管理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活动的节奏,活动形式及其流程的管理。

3.教学方法——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的保证。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构建有效教学的保证。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注重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能够改进翻新教法,实行分层次式立体教学,积极地引导学生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课堂教学活动,以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

4.科学评价——构建有效课堂的保障。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目标实践程度作出的价值判断,它既是一种教学方法,又是一种教学手段。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仅只采取终结性评价,还要结合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注重过程评价,在评价学生时应坚持四大原则:互动性原则、多元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激励性原则。互动性原则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多元化原则主要表现为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发展性原则是评价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他们多方面的潜能,为他们确定个体化的发展目标,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判断其优势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促进他们在原有水平上不断提高和发展。激励性原则是指教师在进行评价时要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通过评价,让学生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积极进取,勇于创新。评价可采取多种形式:课堂学习活动评比、日常家庭作业评定、课外活动参与与点评、学习效果自评、学习档案、问卷调查、访谈、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与评价、平时测验等。中学阶段形成性评价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总之,有效的课堂活动有利于学习者获得语文知识、发展语言技能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能激发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当学生有交流的欲望、交流的内容和交流的能力时,课堂才能真正互动起来。因此,教师只有创新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加强课堂管理、改观课堂评价,才能实现中学语文课堂效果的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