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要充分运用文学中的诗词资源,一方面,利用诗词,从文学的角度帮助学生理解历史,拓展思维空间;另一方面,对学生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又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具体说来,历史教学中可在以下情况时结合使用诗词资源。

一、突破教学难点时

历史教学中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价这是一个难点问题,学生在评述时,往往会犯主观武断、以偏概全等问题,在教学中巧妙引用诗词,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如七年级历史上册《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一课中,如何正确看待王昭君的出塞就是教学中的难点,历史上的昭君出塞给世人留下了许多话题,不同时代的人都给予了评价,而这种评价又不尽相同,甚至是完全相反。在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出示了与昭君出塞有关的两首诗,一首是唐朝诗人戎昱的《咏史》“汉家青史上, 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第二首是唐朝诗人张仲素的《王昭君》“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接着,在学生仔细阅读的基础上,请他们来判断,这两首诗都是对昭君出塞的事件作评价,观点是否相同,如果不同,不同之处体现在哪里?学生们纷纷议论起来,答案也很快出来了:这两首诗表达的观点是完全相反的,戎昱认为和亲政策,是历史上最为拙劣的政策,实际上是把国家的安危托付给妇女,张仲素认为,王昭君平定了汉匈边界之间的纷争,促进了和平,应当给以肯定。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我们该采信哪一种呢。接下来,我又出示了现代历史学家翦伯赞的诗“汉武雄图载史册,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嘀无声五十年。”我适时地指出这首诗非常明确地肯定了昭君出塞这一历史事件,因为它结束了汉匈之间多年的战争,有利于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而王昭君以国家利益为重——和亲,促进了汉匈之间的友好相处。这种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精神不仅应当肯定,更应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通过这三首诗,学生心中的疑团被打消,教学中的难点得以突破,学生也初步掌握了一定的评价方法和技巧,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又受到了一次非常好的教育。

二、理解教材内容时

新课标指出:通过多种途径感悟历史,形成历史表象,经过归纳、分析、概括、比较等思维过程,形成历史概念,进而认识历史的时代特征和历史的发展规律。在这方面,诗歌能通过形象的描绘,构成鲜活的生活图景,它可以使人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因而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历史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更容易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因此,学习《三国鼎立》这一课时,学生不清楚东汉末年,群雄纷争、战火不断、生产生活受到严重破坏的历史,也难以理解。在教学中,我就引用了《十五从军征》这首诗“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这首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一个老兵的悲惨遭遇,他的悲惨遭遇正是由于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所带来的。小小的一首诗,在这里却功不可没,它帮助学生理解了当时的时代特征,更好地掌握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三、进行学业评价时

历史课程教学,当然也绕不开评价这一话题。新课标指出:对学生的历史学业进行评价,是历史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是激励学生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的重要手段。促进学生的历史学习,是历史学业评价的目标和方向。我们不难发现,近几年,在全国很多地方的中考试题中,已经十分重视诗词资源,将它们纳入到命题的背景材料中,利用它们来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如2011年张家界市的中考历史第38题,就以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和《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两段诗词作为材料,分别考查了长征、遵义会议、渡江战役和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等基础知识。再如2012年湖南省怀化市的中考历史第7题中,引用了清末台湾诗人丘逢甲《春愁》中的诗句“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考查与诗中的“往事”和“割台湾”有关的条约。

总之,诗词资源对我们历史教学来说有着无限的利用空间和价值,在我们的教学中恰当地用好它,那我们的教学必将是丰富多彩的,我们的历史课堂也必定会是一个高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