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高效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梦想,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希望,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其从“学会”到“会学”的一项有效教育方法。它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可喜变化,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小学教学效率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精心设计,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把课设计得生动有趣,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也就是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创设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新知。如:“讲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设计了一个“请同学考考老师的活动”,学生说出一个数,老师立即回答是否能被3整除,这时学生产生了疑问,这是为什么?老师为什么答得这样快呢?由疑问而产生了好奇,进而转为强烈求知欲望。通过创设情境,设疑促“思”,激发兴趣,探究归纳,操作验证,真正使学生成为教学的直接参与者,让学生既动了脑,又动了手,一节课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这样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从中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归纳能力,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创设氛围,增强师生互动性

首先,教师要对所教的科目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爱好,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学生自然就会喜欢上数学课。其次,教师要转变角色,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真正成为学生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最后,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共同探究知识,共同解决问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课堂充满激情与活力,这样的课堂必然高效。

三、引导探究,提高教学有效性

课前写好小黑板,课上通过小黑板让学生看,明确要求:即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如何检测等,并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而学习目标与自学要求的提出,低年段学生最好采用比赛的方式,因为比赛可以激发小孩子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高效的关键,而学生的学习过程需要教师的巧妙引导。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多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多给一点活动的余地,多给一点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只需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引导和点拨。

四、检查反馈,高效课堂出效率

比如在教学《分桃子》这一内容时,提出“8个桃子分给两只小猴,怎么分?”全班同学针对这个问题动手操作,可以分小棒也可以画图形表示,结果同学们发现答案很多,这时老师就引导学生:怎样分才公平呢?怎样分才好呢?从而强调每份同样多就是平均分,每一份不一样多就不是平均分。然后提出“平均分和不是平均分有什么不一样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最后,师生共同总结:不是平均分每一份分得有多有少,不公平;平均分每一份分得同样多,很公平。这样,通过检查反馈、精讲、点拨,启发学生的思路,教师归纳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指导方法,补充知识规律,实现整合和升华。这一环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提高,既帮助后进生解决疑难问题,又通过纠正错误,使好生也了解得更加透彻了。

五、精设习题,巩固提高出成绩

这一环节是通过基础性训练,检验学生的达标情况,弥补缺欠。课堂作业要典型,适度和适量;要低起点,多层次,有必做题,有选做题,有时还有思考题。一节课用15分钟左右,老师督促学生独立完成作业,鼓励必做题做完了的学生,做选做题或思考题。通过巡视,了解哪些同学真正做到了“堂堂清”,哪些同学课后需要“开小灶”,使课外辅导更有针对性。并对个别学生进行批改,这样不仅能检测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学习目的,还能促进学生在各个环节中都积极主动地学和练,提高课堂效率;及时反馈信息,做到了“堂堂清”;将所学知识通过训练,内化为解题能力;课堂作业下课时都交了,真正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课后学生轻松了,有时间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总之,我们只有真正实现了高效的课堂教学,学生才会受益,才会实现师生双赢,学生对于学习数学,才会乐学、好学、自主地学、创造性地学,才会为他们今后成才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