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设计问题,可使学生疑中生趣、由疑激思,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索,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现结合课堂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一、以“奇”引思,创设问题情境

儿童生来有一种好奇的倾向,天生具有探究和发现事物的兴趣,而这种好奇与兴趣往往是源于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的事物,往往源于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教师充分利用这一些,根据学习内容巧妙适时地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就会使学生在“奇”中生疑、“奇”中生趣,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这一节课时,我让学生当老师,任意出数来考试,当学生一次次地出数,而且出数愈来愈大,教师还能正确迅速地回答时,同学们面面相觑,自言自语道:“真奇怪,怎么回事?”抓住学生这一好奇的心理,紧接着对学生说:“你们想不想学这本领?”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想,老师,快教我们吧!”这节课只要认真听讲,掌握规律后,一定能像老师这样准确地作出判断。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了最佳的学习状态,这节课的教学收到了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以“疑”促思,创设问题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与本节内容有关的问题,使学生产生疑问,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强烈探求知识奥秘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就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经验与新课题生“疑”的特点,适时设“疑”:咱们班大部分同学今年12岁,过了12个生日,可是小明12岁却刚过了第4个生日,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样就造成学生渴望解开“12岁却刚过了4个生日”这个神秘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兴趣。

三、以“惑”诱思,创设问题情境

悬念是牵引学生思维的线,小学生好奇又好胜,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情境、设置悬念,巧设疑难,引发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我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先让学生随意画几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并量出每个内角的度数,然后让学生任意说出两个内角的度数,我就说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这时学生感到莫名其妙,议论纷纷,就连平时不爱动脑筋的学生,也和同桌议论起来,老师没有量过,为什么会准确地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呢?这样一种问题情境的设置,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四、制造冲突,创设质疑情境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分类时,我课前制作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纸片各一张,先任取其中一张,出示这张三角形纸片的锐角部分,其余部分用信封遮住。然后问学生能否判断这张纸片是什么三角形?如果出示钝角的那一部分,那么能否判断呢?出示含直角的那一部分呢?学生回答上述的问题后,就会产生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同样是一个角,有的能判断是什么三角形,而有的就不能判断呢?这一疑问使学生遇到了“认知冲突”,立即产生解疑除障的强烈要求,这时学生的精力集中,智力也到了最佳状态。

五、以“做”激思,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拿出5根长度分别为 3cm、5cm、7cm、6cm、9cm的小棒,任选三根围成一个三角形。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当学生在汇报时就出现了能围成三角形的有8组:(3、5、7)、(3、5、6)、(3、6、7)、(3、7、9)、(5、6、7)、(5、6、9)、 (5、7、9)、 (6、7、9) 不能围成的有两组:(3、6、9)、(3、5、9)。学生通过动手操作遇到了实际问题:有的能摆成三角形,有的不能摆成三角形的,进而发现:不是任意3根小棒都能围成三角形。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呢?三角形三条边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从而由问题情境——引导操作实验——初步讨论结果——利用反例引导学生最终得出结论,自主地发现了规律,体现了知识构建过程。可见在操作中引发疑问,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去解决疑问,是启迪学生思维的良好的学习方式。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应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情境的引导下,通过积极主动探索和追求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真正转变,提高数学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