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把活动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写入教材,它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充分体现了课改的精神,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和喜爱。如何上好一堂活动课,引导学生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在此,结合教材内容就初中历史活动课的开展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历史活动课的优越性

1.历史活动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有巨大的心理效应,能为学好历史提供“能源”,在组织学生开展的“寻找身边的历史”活动课。让学生把家里的瓷器、民国钱币等有关物件的形状、用途,价值作了详细的介绍。有的学生讲解在外旅游购买的仿文物商品,如:秦始皇兵马俑、唐三彩等。通过这堂活动课丰富了学生的历史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历史活动课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活动课可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解决历史问题的基本学习方法,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例如,“与哥伦布同舟远航”一课中,让学生在目的、规模、路线、影响等几方面把欧洲的航海活动同中国的郑和下西洋进行比较分析。一组同学进行求同思维,即寻求共同点;另一组进行求异思维,即寻找不同点。两组的同学在合作中殊途同归,在一个广阔、宏观的历史空间里对人物和事件进行分析比较,有效地提高了历史学习的理论能力。

3.历史活动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在活动课的探究过程中,合作学习中的交流、争议、意见综合可以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和自我反思,有助于激发新的灵感和观点。例如《小小指挥官——模拟二战经典战例》活动课中,我首先充分展示当时的武器装备和作战理论,之后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去探究,在材料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当时的资源来指挥斯大林格勒战役等二战著名战役,最后将自己的战果和历史史实进行比较,感受历史规律的重大作用。从而使这一学习活动变成一种思维创新过程。

二、根据不同活动课的内容设置、探索不同的上课方式

1.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这类活动课主要是指设计有研讨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以自愿组合方式分成正、反方,采用辩论、讨论等形式,激发、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在分析、探讨中形成竞争交流机制。比如讲“闭关锁国”这课,围绕“闭关锁国”是清王朝衰落的主要原因的一方为正方,而即使没有闭关锁国,但由于欧美进行科技革命而中国没有进行科技创新,清朝也同样避免不了衰落的一方为反方。通过辩论,学生运用设疑、释疑、解释、归纳等方法对当时的历史现象站在不同的阶级、民族、国家的立场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几乎把书中能找到可能运用的知识都用上了,从而在课堂中真正落实了自主学习,更易呈现学生研讨的自然状态。

2.历史资料收集:这类活动课主要是围绕某一个主题,组织学生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与访谈。学生走出课堂,深入博物馆、图书馆、历史文化遗址,收集有关史料等,撰写调查报告。我在教学身边的“历史”一课时,给学生设计了调查主题。在中考经常考到的有关改革开放的知识点中,有关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的变化的专题,在这我就建议学生可调查自己的长辈的有关衣、食、住、行的情况,和现在加以对比,写出报告,从中体会到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的巨变,以及这种巨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类活动可使学生学习自己搜集、整理、运用各种历史资料,体验历史学习过程,培养对社会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

三、活动课遵循的原则

1.以学生为主,师生、生生互动。在设计活动课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知识结构,精心设计每堂活动课的内容,体现活泼与互动。在良好的氛围中,学生对班级、学科、老师、同学都能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能够学会包容别人,接受不同的意见。

2.活动主题尽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由于学生的学习压力大,不能给学生过多的学习压力,因此在设计活动课主题时,要尽量教会学生开发资源,体现生活气息和可操作性,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热情地参与。

3.持之以恒,避免只是让学生罗列资料。开展活动课是最能把三维目标融为一体的强化过程和体验的,要持之以恒地开展好活动课。

总之,历史教学的活动课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课改的新需要。它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因此,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落实时要注意以上提到的三个原则,探索不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历史教学活动课的优越性,让学生能够在愉悦的活动中巩固历史知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