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校教师代表着一个高校的师资力量,如何有效地对教师进行管理已经成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策略的选择,文章运用博弈论方法分析高校教师间利益冲突的现状、利益冲突的协调,对教师之间合作与不合作分别进行了博弈分析,最后针对博弈分析的结果,对高校教师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校 教师 博弈分析

高校教师之间利益冲突的现状

当前高校教师在绩效考核中不同程度存在着片面强调科研成果的倾向,无法真正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在教师和教师的博弈中,每个教师都最大程度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在博弈过程中,教师的策略选择依据不同,导致的成本和收益就会不同,进而决定了其博弈的均衡结果。

1.高校教师利益冲突的协调

由于人们总是最大限度地获得报酬,最小限度地减少惩罚和损失,而所需要的有价值的东西又被另外一些人控制着,因此可以以他人提供报酬的方式,获得他人给自己的报酬。如果高校教师期望通过合作来获取报酬,他们就会有意愿从事这一行为活动。

互惠原理可以表述为:人们之间交换报酬越多,越有可能产生互惠的义务并以此来支配人的交换行为;越是违反互惠原理,被剥夺者就越会倾向惩罚违规者。高校教师之间通过合作交换越有可能产生互惠义务并以此支配以后的行为。

教师间利益博弈过程分析

1.教师间合作的博弈分析

这里我们假设教师间合作完成某个项目,在理性经济人理论下,每个教师始终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教师可以在暗地里选择作为合作者或不合作者。我们假设合作创造的收益中,按照平均分配原则,每个教师获得的人均经济分配为100,合作剩余为人均150,此时合作者与不合作者的博弈分析如下:

第一种情况:教师甲合作,教师乙合作,两个合作者相遇时,各获收益100,所以此时收益为(100,100)。

第二种情况:教师甲合作,教师乙不合作,此时合作者遇到不合作者,收益被不合作者掠夺,此时收益为(0,200)。

第三种情况,教师甲不合作,教师乙合作,此种情况刚好和第二种情况相反,收益为(200,0)。

第四种情况,教师甲不合作,教师乙不合作,此时合作剩余对两人来说是负效应,收益为(-50,-50)。

如上所示,在高校中我们以A代表每个人的人均合作收益,B代表合作者的数量,C代表不合作者的数量,D代表合作的剩余。对于不合作者,当他遇到合作者时,不合作者会掠夺两人的全部收益2A,当不合作者遇到不合作者时,合作剩余没有了,收益为A-D,合作者的总体期望收益为2AB-(D-A)C。对于合作者来说,当合作者遇到合作者时收益为A,当合作者遇到不合作者时收益被掠夺,收益为0,此时合作者的总体期望收益为AB。只要存在收益高低之分,收益高的一方就有吸引力促使收益低者加入,从而造成合作者与不合作者数量发生改变,二者数量的比例将在二者的预期收益相等时达到均衡。即

AB=2AB-(D-A)C (1.1)

时,合作者与不合作者的数量比例将在B/C=D/A-1时达到平衡。此时如果合作者的数量与不合作者数量的比例小于D/A-1,由(1.1)推导出

AB>2AB-(D-A)C (1.2)

也就是说,合作者的收益大于不合作者的收益,此时合作者的数量会增加。如果合作者与不合作者的比例大于D/A-1,此时不合作者的数量会增加。

综上所述,教师合作从理论上讲是行的通的,关键在于提高合作剩余。

2.教师间非合作博弈分析

在教师间非合作博弈中,存在智猪博弈现象。智猪博弈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猪圈里有两头猪,一头小猪,一头大猪,猪圈的一边有一个踏板,每踩一下踏板,在远离踏板的猪圈的另一头的出食口就会有少量的食物落下。当小猪踩动踏板时,大猪会在小猪跑到食槽之前吃掉所有的食物。大猪踩动踏板,大猪还有机会在小猪吃完食物之前跑到食槽,争着吃到另一半食物。小猪踩踏板一无所获,不踩反而能吃到食物。对小猪而言不踩踏板总是最佳选择,对大猪而言自己亲自去踩总比不踩强。智猪博弈的核心问题是每次落下的食物数量和出食口与踏板之间的距离。

智猪博弈的例子在教学中也相当普遍。假设有两个教师M和N,M是老教授,B是青年教师,两个人一同进行课题研究。两人同时面临两种选择:努力工作和消极应对。总共有四种情况出现:

第一种情况:M努力工作,N努力工作。假设M努力工作的成本是6,产出是12,N努力工作的成本是7,产出是8,M和N产出之和是20。因为M是老教授,我们采用优先M的分配原则,M分配14,N分配6,M最终所得为14-6=8,N所得为6-7=-1。

第二种情况:M努力工作,N消极应对。M和N共同收获12,按照优先给M分配原则,M获得11,N获得1,这种情况下N没有付出却仍然能够收获1。

第三种情况:M消极应对,N努力工作。M没付出,N付出7,两者共同收获8,按照优先给M分配的原则,M优先获得7,N获得1,因为M没有付出,获得7就是M的净收益,N净收益为1-7=-6。

第四种情况,M消极应对,N消极应对, M和N两人既没付出也没收获。

以下我们将对以上四种情况进行分析。

对于M来说,假设N努力工作,第一种情况中M努力工作净收益为8,第三种情况M消极应对净收益为7,因此M选择努力工作收获要大于消极应对。

对于M来说,假设N消极应对,第二种情况中,M努力工作收获11,第四种情况中M消极应对收获0。因此M选择努力工作所获得的收获大于消极应对所得,所以无论N努力工作还是消极应对,M的最优策略都是努力工作。

对于N来说,假设M努力工作,第一种情况中N努力工作净收益是-1,第二种情况中N消极应对1,也就是说,N选择消极应对所得要大于努力工作所得。

对于N来说,假设M消极应对,第三种情况中,N努力工作,净收益是-6,第四种情况中,N消极应对收获0,因此N选择消极应对的收获远远大于努力工作的收获。所以无论M努力工作还是消极应对,N的最优策略都是消极应对。

教师间利益博弈的结果分析

1.提高合作剩余,促进教师间的合作

合作剩余是合作者通过合作得到的纯收益,教师间的合作剩余按照优先分配老教授的原则,在第一种情况中,即使M和N都努力工作,最终M收获8,N收获-1,这打击N工作的积极性,N会意识到,无论M努力工作还是消极应对,N的最优策略都是选择消极应对。高校应该了解教师的需求,使教师与学校的利益一致,这样才能降低合作成本进而提高合作剩余。

2.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

在智猪博弈中如果将投食量改为原来的一半,将投食口移到踏板附近,大猪和小猪都会拼命抢着踩踏板,多劳者多得,每次的收获刚好消费完。激励机制的完善直接影响教师合作的工作效率。在教师团队成立之初就应该制订绩效考核标准和成果分配方案,充分考虑教师个人的特征和个性需求,激励方案才有效。

3. 改善教师间合作环境,使“搭便车”行为随着重复博弈而消解

免费搭车现象缘于公共物品生产和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要避免搭便车,就必须将团队规模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必须关注团队教师在年龄、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合理搭配。如果成员的工作成果难以量化,也能促使搭便车行为的发生。因此为了克服搭便车行为,需要给教师创造一种压力促使教师团队建立起良好的互信机制。

参考文献:

[1]倪健.论大科学时代的科研团队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05(12).

[2]王世强,光翠娥.组建科研团队提升地方高校科技实力 [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8).

[3]谢识予.经济博奕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4.

[4]刘毓.学校“知识管理”探微[J]. 教学与管理,1999(2).

[5]李丹.基于博弈论的科学研究知识共享行为分析[J].国书情报知识,2006(3).

[6]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