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创造性思维来自于行动。当代建构主义教育观过度强调人在知识生产中的主观能动性,承认知识来自于人的思想,实际上陷入了西方二元论的泥潭。一元论的知识观认为,知识只能来自于行动,创造性的教育必须以行动教育而不是思想灌输为中心。素质教育的方向就是落实知行合一的理念,努力构建一元论指导下的创造性教育。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创造性思维 行动

20世纪以来,西方现代哲学对传统哲学的颠覆,深刻地影响了西方文化的各个领域,同样也影响了中国现当代文化,包括教育理论。近来流行在教育界的建构主义教育观便是一例。建构主义教育观虽然也讲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效果,但其核心、其理论基石则是认识论或知识观,无论是其所谓的建构认识论还是生成认识论,对传统反映论、对传统客观真理论的批判,都使人一眼便可看出其与西方20世纪哲学观、真理观的血缘关系。所以建构主义教育观对于当前众多信仰西方文化的中国学者来说,是强盛壮大势不可当的。然而,真是这样吗?建构主义教育观真能行之有效,并促进我们的素质教育吗?

建构主义教育观:华丽的“空中楼阁”

用“空中楼阁”来评价建构主义教育观,是否过分呢?空中楼阁意味着徒有华丽的幻象而缺少坚实的根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1.知识观:知识来自于人的主观认识

传统的知识观认为,知识应该表征一个现存的、孤立的、独立于认识者的真实世界,而且只有当这种知识正确反映那种独立世界时,才被认为是真实的。而激进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格拉塞斯费尔德则将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后认识论”,认为它“很好地传达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事实,即有关认识的建构主义理论与哲学上的认识论传统的决裂”。他主张“放弃那种通过知识表征独立世界的要求,代之以承认知识表征是对我们更为重要的东西,即在我们经验世界里能够做什么,处理物质对象的成功方式以及思考抽象概念的成功方式”。[1]

由上可见,建构主义知识观,反对传统客观知识论,努力强调的是人在知识产生中的主观能动性。正如建构主义者更加明确的语言表述:强调知识的建构性,即知识不是被发现的,而是被“发明”的。[2]这种观点同20世纪西方众多现代哲学流派中的认识论真理观完全一致,我们也承认这是人类认识论上的一大进步。但问题是,人在知识产生中的主观能动性到底能有多大?在否定传统认识论忽视人的主观性的错误后,如何客观而中肯地评价客观知识与主观知识之间的关系(比重),这成了现当代认识论中的一个难题。而且,现代认识论也没有再进一步追问是什么决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因而在这个无解的理论难题面前,人们从客观认识论的极端滑向了主观唯心认识论的另一个极端。这其中,认知神经科学、人工智能技术等现代学科提出的认识不是反映,而是主体(大脑)对信息选择的观点,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方法论:学生中心主义

在具体的教育方法中,建构主义也是在批判传统以讲授为主的教师中心论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发挥学生主体性”等学生中心主义的教学模式。建构主义尤其强调,根据其新的多元主义的知识观,学生中心主义的教学模式,就是为了充分解放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自由思想,对教师的观点、对教材的知识进行新的有创造性的建构,这样的观点无疑是迷人的,也是极具诱惑力的。但是,现实却是许多教师也早已注意到了传统讲授的弊端,于是采用了所谓启发式、讨论式、对话式等教学方法,以期能有惊人的效果,但收效甚微。原因在哪里呢?在其认识论知识观中。以建构主义为代表的现代知识观把知识的希望完全寄托于人,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把教育的重心由教师转向了学生,表面看来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实无论是教师中心论,还是学生中心论,都没有摆脱二元论的窠臼,教师中心论承认知识来自于物,学生中心论强调知识来自于人,更明确地说是来自于人的思想。可是知识的根源真的是思想吗?正如西方现当代一些目光深邃的哲学家对西方长久以来奉为圭臬的辩证法的怀疑一样,西方传统文化的结局便是最好的回答。

3.创造性思维:启而不发

在今天大讲素质教育时,创造性思维成了评价当今教育的一个重要指标,可是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呢?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难道就只是不盲目信仰传统知识(教师知识或书本知识),能对其怀疑,进而批判,最终提出自己的与众不同的观点吗?或者更明确地说,怎样的“创”才能真正做到“新”呢?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只需要充分给予学生思想自由,使其天马行空,胡思乱想吗?而这也正是或最多是当代诸如建构主义教育观等诸学派所引以为豪的创造性思维。而同时伴随这一理论的现实状况却并不容乐观,甚至让人痛心疾首。创造性思维不是根源于思想自身。

陶行知:教育从行动开始,而不是思想

半个多世纪前,我国伟大的教育思想家陶行知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陶行知文风平易,如话家常,但体系完备,自成一体。以下同样从其认识论、方法论、创造性思维三个方面逐层加以分析。

1.认识论:知识来自于行动

1927年6月3日陶行知明确提出并分析强调了知识从哪里来这样一个根本的认识论问题。通过对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知行观的批判,通过对杜威的分析反省的思想过程的批判,通过对自己前期知行观的批判,稳固地确立了自己的认识论,知识观:知识来自于行动,而不是思想。这样的一元论的知识观从一开始就摆脱了西方二元论的梦魇,既避免了西方传统知识观知识来自于客观世界的见物不见人的局限,又克服了西方现代知识观知识产生于人的思想,见人不见物的缺陷。更重要的是切断了通向二元论知识观中人和物在知识产生中的关系(比重)这样一个无解却又不得不面对的伪问题的途径。因为行动(实践)从一开始就规定了人和物的合一,同时规约了人和物的关系,在行动通向知识的途径中从来就不需要单独分析人或物的要素。这既是一元论,同时又是多元论。因为行动(实践)自身是神秘、丰富、不容许单一定性的,那么从此产生的知识便也是丰富生动不可规约的。这样的思想和众多无法摆脱二元论的20世纪西方流派表面一致,内在却是天壤之别,但却和极少数大哲学家的观点不谋而合。比如尼采,在其《曙光》中,曾明确提出,知识来自于行动的观点,“一种知识或信念,无论我们对之是多么信誓旦旦,它都不可能供给我们的行动以必须的动力或能量,无法取代一种高度复杂的、完整的机制的作用,任何观念要想使自己见诸行动,这种机制都是必须首先发动的。行动既是最先发生的也是终极重要的!” [3]

2.方法论:以行为基础知行合一

同样1928年载于《中国教育改造》上的两篇文章《教学做合一》与《在劳力上劳心》及其1933年载于《新社会》的《手脑相长》等探讨的均为教育方法的问题。根据其知识观,陶行知的教育方法的重心将会落在“行”上而不是“思”上。但是要行并不是不要思、知,而是行知合一。正如其在《教学做合一》中所阐述的:“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4]“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5]在《劳力者劳心》中,他批判了中国传统教育中劳力的只做不想,劳心的只想不做,所以导致了学者不会做学问,工人不会做工,农民不会种地,即书呆子和“田呆子”的落后现象。所以教育应该让做的人去想,想的人去做。在《手脑相长》中他提出要把手和脑统一起来,要把学校和社会统一起来,既要在学校中学也要在学校中做,既要到社会上做也要到社会上去学。[6]这样的教育思想确实和我们的教育现状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中国的学校大多以理论讲授为主,即以思和知为主,即使理科有实验室或学校有校办工厂,但学生和教师均不很重视,尤其是文科教学,更偏向于思,教师不做,学生亦不做。这样的知识有什么用呢?难怪学生年龄愈大愈觉得自己无知、无用,特别是即将毕业走上社会的学生,每每惶惶然不可知。这是不能不引起我们在教学方法上深思的。其实这样的观点西方也有,20世纪20年代美国教育家威廉·赫特·克伯屈就曾到中国宣讲过“教育即生活”的观点,只是不如陶行知先生的更加明确深入。此外对此观点更有说服力的便是众多行之有效的儿童教育著作,在众多早期儿童教育的理论中,无一例外,核心方法均为行动教育。

3.创造性思维:真正的创造性思维从行动中自然生发

虽然陶行知没有直接提过创造性思维这个概念,但他在1933年《教育建设》上就发表了《创造的教育》一文,后在1944年、1945年又分别发表了《创造的儿童教育》和《创造的社会教育》,在文中多次提出要培养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这和我们今天所说的创造性思维是一致的。在文中他多次举例阐述了他的创造教育的思想:创造教育就是行动的教育,也是真正自由的教育。[7]这里隐含了一个观点,真正的创造性教育必须是行动的教育,真正的创造性思维必须来自于行动而不是思想自身。同样真正的具有生命力的问题必须来自于行动。只要从行动开始,教师就无需再为学生没有问题、没有思想而大伤脑筋,教师只需要组织、引导、管理好学生的行动即可。更进一步分析,这里还隐含了另外一个更加深刻而大胆的观点:思想就是行动,行动就是思想、知行合一、行知合一;创造性思维就是创造性行动,就是有思想的行动,二者在客观现实的层面上是合二为一、不可分割的。没有行动的思想缺少生命力,是死的;没有思想的行动也只能止步不前。用此标准去衡量20世纪西方形形色色、光怪陆离而又转瞬即逝的文化现象,便不难明白其所谓的多元化、创造性、差异性、丰富性多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其根本原因便是不明白行知合一的道理。

教育从行动开始,在行动中认识、学习、创造

通过以上分析、比较,可以得出结论:在一切教育思想中最核心最重要的是其认识论、知识观,倘不能明确知识从哪里来,即知识最终来自于行动的思想,其他的观点便是妄谈,是缘木求鱼。在此基础上决定了教育的方法应以行动教育为中心,教师用行动来教,学生用行动来学,即是强调实践性教学的根本意义;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落实到行动上,落实到做上,而不是停留在说或想的层面上,才真正实现了其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强调教师只需引导组织管理好学生的行动,一切的问题意识、创造性思维便会随之而来。所以,真正的创造性思维来自于行动,也只能来自于行动。这才是真正的创造教育,真正的一元论,亦应是我们素质教育的方向。

参考文献:

[1][2]郑太年. 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三个层面[J].全球教育展望,2006(5):33、34.

[3]尼采.曙光[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17.

[4][5][6][7]世杰编.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11):37,38,72—76,7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