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推动下,“专业群”已成为高职教育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常用名称, 它试图以专业群变革传统的专业发展方式和教学组织, 突破当前教育资源过于分散、产学合作难以深入、就业质量难以提升等发展瓶颈。但专业群还只是高职教育的新生事物, 无论在认识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存在很多局限与偏差,有许多问题亟需深入研讨。

一、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的概念与意义

1. 概念形成的背景。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起步于市场经济时代,但计划经济模式下长期形成的“计划”、“供给”特征,对人们有着深刻的影响,如专业定向过硬过细、培养过程设定刚性。由于高职教育十多年的发展仍然沿用的是传统的专业概念,以至于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积累了许多矛盾:

第一,专业的大量增加造成了专业单体资源的稀释,为了新增专业不得不以取消已有专业为代价, 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却得不到改善。

第二,资源利用的专业分割,限制了专业的服务能力,专业建设难以得到产业界的有效支持与参与。这种方式的专业增加永远无法赶上市场变化的需求, 却造成了资源的无谓损耗,更让需要长期积累的专业文化荡然无存,提升专业培养质量的要求难以成为现实。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转型升级的加快和市场化就业机制的逐步完善,这种矛盾冲突日益加剧,使得高职教育专业群概念应运而生。

此外,面对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发展中的许多问题,高职院校在力求专业建设主动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的同时,希望专业教学组织能较好地协调学生就业中适应性和针对性的矛盾,让学生能在较宽的职业领域,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根据外部的需求选择学习课程,形成与自己适合的学习专业;希望彼此存在关联而又相互分离的专业能够通过集聚, 让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希望能在专业建设中得到行业、企业的参与,并在与产业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中获得较好的发展。这是高职院校心目中较为理想的专业群概念和发展方式。

2. 什么是专业群。从现有的研究看, 专业群有时被作为“教学管理单位”,即“将专业作为课程的组织形式,将专业群作为学校内部资源使用与人才产出的实体组织”,“再以专业群为单元组建二级学院”;有时被作为“教学基本单位”,即以专业群为背景开发课程。显然,专业群的两种组织方式都有实际意义,但概念所指的对象和含义并不相同。前者侧重于资源的组合,后者则希望通过课程整合与重组实现更高水平的专业培养。

目前,大多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建设侧重在“教学管理单位”的重组, 将存在资源关联关系的专业通过空间分布上的“集聚”,共享基础的硬件设施。但专业群的意义不能仅局限于资源集聚的经济意义, 柔性化的教学组织和管理机制对于改革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发展能力具有更高的教育价值和社会意义。

二、高职教育专业群的内在联系

高职教育专业群的内在联系是“学科基础上设置专业”的“学科联系”还是“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的“职业联系”,这是高职教育因专业群建设而引发的争议。

1.选择专业群内在联系的依据。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必然引发现有专业结构的解构与重构。用什么样的方法动态调整专业结构和专业内涵, 以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组织专业教学内容,以更好地适应学生成长和职业发展的需要?用什么样的办法来整合产业界的教育资源,以更好地满足教育内涵的发展需要?这是专业群建设的根本性问题。

当前高职教育专业发展中诸如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问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题、行业企业的参与问题等都与这些问题直接相关。试图从高职教育自身的改进来改善这些问题,正是专业群建设的目的所在。以什么作为高职教育专业群的内在联系, 取决于联系内容和方式是否有利于这些问题的突破与解决。

2. “学科联系”不符合高职教育专业群的特点。培养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是高职专业教育的基本定位, 一线的职业工作知识和学科性的技术知识是高职专业教育的主体内容。高职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兼具职业性和高等性,与普通本科教育相比有更多的一线职业知识, 与中职教育相比有更多的策略性知识和学科性技术知识, 这是高职教育与这两类教育的重要区别。

“学科基础上设置专业”的“学科联系”是我国普通本科教育专业结构布局的基本方法。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实践证明,“学科联系”的专业结构布局适合培养学科研究型人才,对于工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并不合适。如果用“学科联系”来培养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其结果必然是回到“理论是实践准备”认识论指导下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实践课”的三段式的课程结构, 专业基础课成了专业群内在联系的仅有方式。这种知识组织的逻辑起点是学科知识,依托的资源是学科的发展, 而对来自产业界的现实要求和对专业培养方向的实际需求则被学科的内在逻辑所限制, 学生所渴望的对未来工作的整体认知被“关于为什么”的学科理论所剥夺。这样的专业课程体系既不符合职业的成长规律, 也不符合学生现实的学习能力,与产业界的脱节还使学校教育处于无援的孤立状态。

但是,“学科体系” 毕竟是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形成的教育传统,用“学科联系”来设计高职教育专业群仍然有强大的思维惯性。“专业群所涵盖的可以是同一学科体系的专业,也可以是不同学科体系的专业”;“技术应用性人才学习的也是技术,所有技术在本质上对应的是学科,其划分的依据只能是学科类型”;“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结构规律,最基本的特性是学科联系”等观点在理论界仍然较为活跃,这是高职院校在专业群建设中必须予以警觉的思潮,绝不能因“学科联系”的误导而葬送来之不易的改革成果。

3.“与产业、职业岗位群对接”的“职业联系”是高职教育专业群的现实依据。“职业联系” 的本质是工作要素的关联。

“不论哪种成分的职业能力,都是在知识与具体的工作要素之间形成的联系”,工作要素由工作的设备、对象、关系组成,工作知识中最基础、最直接的是关于工作要素的知识,因此包含工作要素的工作情境是职业能力成长的环境和基础, 这是解释职业教育为什么必须校企合作, 企业本位的职业教育为什么优于学校本位的职业教育的关键因素。因此,高职教育专业群内部的本质联系是相近或相似的工作要素,能否“在同一个实训体系中完成其基本的实践教学”是一种衡量标志。“职业教育存在的基础是工作体系”,但“职业联系”并不否认学科知识, 与中职教育相比有更多的学科知识是高职教育存在的客观要求。

事实上,专业群的“学科联系”还是“职业联系”不是因为其覆盖专业所包含的学科知识还是职业知识, 其根本原因是参照“工作体系”还是“学科体系”的知识组织逻辑,这也正是当前高职教育推进工学结合课程改革所要突破的课题。

“以岗位群或行业为主兼顾学科”是国家宏观层面编制高职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的主要原则。该目录是国家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进行宏观管理的一项基本的指导性文件, 但它不可能与具体区域的行业、岗位相匹配,其分类结果不能机械地作为高职院校布局专业群套用的依据。区域主导发展产业、新兴产业对高技能应用性人才有大量的需求, 产业的转型升级更向这类人才提出新的要求。存在于区域发展产业的相近职业岗位群,在工作要素上具有密切的关联,需要其从事者具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常常相通,从事的工作内容、社会作用和从事者所需人格特质等也较为接近, 它正是高职教育组建专业群的现实依据。

三、高职教育专业群组建与专业结构布局调整

对接区域产业、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以区域产业相近职业岗位群组建专业群,符合专业群“职业联系”的内在要求,并为学校的专业建设提供了新的思维。高职教育以专业群对接区域产业发展的专业结构布局需要对下列问题做出选择:一是对接哪些产业;二是组建哪些专业群;三是群内专业如何设置。

1.学校对接产业的选择与专业群的组建方式。学校的办学特色决定于专业特色,专业特色主要决定于所对接的产业,选择对接产业是高职院校专业结构布局的首要问题。相对于地方综合性职业院校, 目前的行业性高职院校有明显的特色优势, 学生的就业对口率、薪酬水平普遍高于平均, 入选国家骨干职业院校建设单位的比例也远高于其他院校,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其有清晰的对接产业及其行业支持。地方综合性职业院校要做到这一点比较困难, 所要服务的区域产业错综复杂,专业“小”而“散”是它们的普遍特征,因此这类院校在对接产业的选择上面临较大的难题。

以现有专业为基础,针对区域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及周边同类院校的专业布局,“有所为有所不为”和“差异化发展”是地方综合性职业院校专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对接区域产业发展的专业群组建有多种方式, 如“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等。从产学合作、资源利用、专业影响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来看,以多个专业群对接产业群(链)的方式有许多明显优势,这是高职院校优化专业结构布局的改革方向。

2.对接产业的专业群设置与数量。影响学校专业群设置的核心因素是群的内在联系,不存在职业联系的专业群“形聚神离”。但专业群的设置与数量还与对接产业的发展规模和技术含量有密切的关系,发展规模决定了人才的需求数量、技术含量决定了人才需求的规格。

地处省会城市的行业性职业院校有较强的区域辐射优势,较大区域的行业产业链保证了需求的数量,专业的职业联系自然较为密切, 此时的专业群设置及其数量主要取决于群内专业的学生数量、管理因素和确保就业优势;地方综合性高职院校因办学的经济效益, 专业群常常存在一个专业群对接多个相近产业的情况, 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市级高职院校会长期存在,但从办学质量的角度,这样的专业群常常处于竞争的劣势,因此,只有针对有明显发展前景的产业才能设置这样的专业群,并随着区域产业的发展、生源规模的扩大而加以分化。

3.群内专业的设置。目前,大多高职院校的商贸营销类、管理类专业采用单独组群的方式,并将生产、制造类产业中涉及商贸、营销和管理岗位工作的人才全部纳入这类专业群培养,这与基层一线经营、管理类人才的成长规律不符,也造成了这类人才成长的单一性。

笔者认为,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培养懂技术、会操作、能管理的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高素质技能性人才将成为高职教育专业培养的重要特色, 高职学生既要学会企业主体性岗位的基本操作, 同时还要具备技术人员或企业现场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但其操作能力、技术能力是这类人才成长的起点。因此,一线经营管理类人才的培养应主要纳入生产、建设类专业群的培养,削减单独设置的商贸、营销、管理类专业,增加生产、建设类专业群内的专业方向是群内专业设置的客观要求。

四、专业群建设与专业课程结构调整

对接区域产业发展的专业群对于学校集聚专业资源、增强与产业界的合作有明显的优势, 但专业群的意义远不至于此,优化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发展能力,更具有社会意义和教育意义。然而,这些意义的实现需要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以专业群统整专业课程结构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零距离”对接与低“对口率”就业是当前高职教育矛盾存在的现实,而当前的专业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值得反思。试图让学生对接在十分具体的工作岗位上, 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和人的发展需求。让学生能在较宽的职业领域,并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根据外部的社会需求选择学习课程, 逐步形成与自己相适合的专门化方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培养模式, 无论对于就业质量、职业发展还是责任心的培养都有较高的教育价值。具有密切“职业联系”的专业群,有利于开发出符合职业成长规律的从基于较宽职业领域的基本工作任务课程, 到较为深入的专门化方向工作任务课程, 和在此基础上的技术性学科课程的课程结构,并在与产业、企业的合作中实现“实践课程前置、任务中心课程主体、理论课程提升”的能力培养系统, 建立起从大口径职业门类到专门化方向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

五、专业群建设与组织保障机制

专业群是一种组织形态,课程是专业群内部组织的基础,相邻专业群和区域产业是专业群的外部生态。专业群的成长除了需要专业群自身具有的内在联系与组织结构, 还必须要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

1.建立以课程组织为基础的专业群组织机构。从相近专业资源集聚到培养模式改革, 最终体现在群内专业间相互关联的课程组织, 与职业发展阶段相对应的不同课程门类是构成专业群课程师资团队的基础。"群主"是专业群建设的核心,把握专业群发展方向、协调专业(方向)设置及课程资源、组织专业群职业领域基本工作任务课程建设是其工作的重点。专门化方向是群内最活跃的教学组织单位, 以此为基础的课程团队是专业群发展的主要力量, 依据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持续更新课程内涵,引导学生进入发展方向,并将其带入更高的职业发展阶段是其职责。专业群之间的资源并非完全独立,以资源联系为纽带的教学管理组织单位(分院、系)需要协调群间资源的共享, 并为学生选择专业学习方向提供服务,为专业群内生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当前,许多学校的群内专业仍然各谋其政,“群”的含义停留于称呼,发挥“群主”作用并加强课程组团队建设是当前专业群建设的首要任务。

2.建立以专业群协作组织为重点的校企合作机制。“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已成为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当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国家制度还不健全,建立由地方政府、行业部门和产业骨干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集团(联盟)是学校主动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益尝试, 但最终必须要落脚到专业群与具体产业的对接。以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为目标,由专业群和行业、骨干企业组成的协作组织是职业教育集团(联盟)运作的核心机构。

通过协作组织参与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专业群课程规划等,为产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奠定基础;通过协作组织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和研发,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服务;通过协作组织建立稳定的职业训练和员工培训场所, 从而较好地解决师资、场所等教育教学资源。因此,建立并发挥以区域产业为纽带的专业群协作组织的作用是当前专业群建设的一大重点。

3.建立以专业群就业质量为评价重点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专业群建设的最终意义是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而就业质量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接受高职教育需要的结合点。当前,由第三方专业调研机构提供的社会需求和就业质量跟踪服务对高职教育建立专业评价机制有较高的价值。以专业就业质量数据为基础, 学校可对专业群的主要指标进行连续跟踪和分析比较,从而找出区域产业发展的变化趋势,并对人才培养质量做出定量和定性的研判,为动态调整专业结构、柔性设置专业方向提供重要依据; 以调控群内专业数量和招生规模为重点,推动群内专业的资源集聚和结构优化,促进专业群自我发展、约束和调整机制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