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刚刚进入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识字写字的教学?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怎样实现高效的识字写字教学?面对较大的识字量如何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面对学生有限的基础如何提高学生写字的质量?这些问题都是小学低年级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话题,且因为每年学生学情存在差异,故此话题竟在不同的教研活动中经常被提及,从而凸显出相当的研究价值。

一、优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对生字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经过了课程改革十多年的打磨,识字教学已经有了相当多的有效策略,但我们仍然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的策略还多限于经验层面,甚至有些策略是传统教学思路的重复与强化,因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那有没有让学生学得更轻松、让教学教得更智慧的方法,来提高识字教学的水平呢?笔者在研读了一定量的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实践,形成了一些思考。列举如下:

首先,要努力研究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识字教学的要求,实现学生基础与教学目标之间的有效对接。值得强调的是,在学习生字时,可以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去赋予这些生字以意义,一旦学生有了属于自己的思考,那么就会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深刻的印象,同时还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品质。

其次,努力从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中汲取营养,通过增大学生的知识来实现识字教学效率的提高。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先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先做个记号,课文自读完毕后学生自然会产生理解文本的需要,进而他们就会产生认识这些生字、理解它们意思的需要,在这些需要产生的驱动力的作用下进行识字教学,可以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如果从学习心理的角度来分析,这种策略就是让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动机。

再次,加强生字与词语、语句的联系,让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学好生字。这一策略已经被不少老师所注意到,笔者的实践经验就是让学生在接触一个生字时,让他们通过组词、造句初步掌握它的意思与使用,必要时还可以让他们在写话中进行运用,这种通过在运用中学习生字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二、加强指导,让学生对生字进行规范的书写

就算不谈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对书写的硬性要求,只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也确实必须重视学生的书写质量。而这一任务必须在小学低年级的写字教学中完成,在高年级的写字教学中完善。

一般认为,学生的书写质量包括这样几点内容:一是保证字要写对,这其实主要属于识字范畴,但有时认识字不等于能写对字(这也是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之一,既不能苛责,同时又要注意矫正),因此其又属于书写质量范畴;二是保证汉字的书写结构要合理,这里主要是写字的笔画顺序、字形结构等,必须让学生知道书写规范,例如字形要紧凑,不能颠倒笔顺等;三是要保证学生的书写习惯要好,尤其是要构思好后再下笔,不能养成写错后再涂改的不良习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注意到,写错后再涂改的学生往往其思维比较混乱,构思时发生错误,动笔时思维空白,写完后却又能够发现错误,因此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某种程度上讲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

具体到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这样实施:在课堂上,要通过自身的认真示范,让学生掌握写字的相关要求。比如说我们可以在黑板上打上三至五个米字型方格,每次上课的时候都先向学生示范汉字的写法,这一方法只要持之以恒,就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当然,教师示范只是基础,学生练习才是关键,所以让学生配一本课堂练字本,每课伊始练习写几个汉字,教师适时进行指导是大面积提高写字质量的一种有效策略。

在这一策略中,特别必须强调的就是要给足学生练习的时间,由于知识应试的需要,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有时会更多地侧重于知识教学而忽略了字的书写,这种由于时间给不足、指点不到位的情况,会造成学生的书写习惯无法及时养成,而经常性的中断也会造成前面的努力前功尽弃,因此,笔者还是建议每课的书写训练还是要坚持进行。

识字写字作为小学低年级语文学习的基础性内容之一,在教学中必须给予高度关注,笔者在一定范围内的教研活动中经常听到专家学者指出一点,即小学阶段养成的识字尤其是写字习惯,会影响学生整个学习阶段的语文学习,因此这一基础打得怎么样,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从这个角度讲,对其无论作出什么要求的强调可能都不过分,而作为一项基本素质的培养,我们又不能指望有一劳永逸的技巧,只能是基于学生的学习实际,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去达到智慧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