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是否高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作为教育组织者的教师,是课堂改革的最直接的一环,或者讲是高效课堂实现的关键因素。通过实践我认为在课堂中引入小组竞赛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下面我就将小组竞赛这种形式具体阐述如下:

一、准备工作

1.分组和编号。首先按成绩将全班分成四大组,要让每组成员好、中、差参半。然后将每组学生从1~14编号,并准备14张标有编号的卡片放置在透明的盒子里备用。

2.制订加、减分标准。

① 加分原则,上课随机抽取卡片,按卡片序号提问,回答正确给小组加1分;

②有奇思妙想或是不同解法的可酌情加1分;

③不遵守课堂纪律的扣1分;

④回答错误的不得分。

3.做好宣传工作。

4.小组比赛结果的统计,公布及奖励办法。

每节课上课时,及时将每小组的加减分情况当时就写在黑板,于是他们的得分情况一目了然。每次下课时取小组竞赛的前两名给予奖励。奖励办法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可奖励他们少写一项作业等。往往这样做的结果,会让学生的积极性变得很高。

二、在课堂上进行分组竞赛的优越性

1.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上课加入了小组比赛,并且有奖励,学生你争我抢的意识增强了。如在上习题课前,尤其是里面有难度较大的题时,就会有不少学生涌到办公室来,不仅问问题的多了,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钻研精神,因此极大提高了学生问问题的积极性和培养了学生的钻研精神。因此这种上课模式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提高了各类学生上课的关注度。

(1)提高了优秀生的关注度。以往讲题时,会做此题的学生往往心不在焉,但有了这种模式后,会做此题的学生也听得认真多了,因为他们要关注上黑板讲解此题的同学的做法和自己的是否一致,不一致的话,就要抢着举手,上黑板讲解,好给小组额外加分,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这部分学生的上课的关注度。

(2)提高了中等生和学困生的上课关注度。中等生和学困生深怕拉了小组的后退,也会提前做一些工作,或问老师或问同学,上课也不敢有丝毫马虎,毕竟谁都不愿意当着大家的面,尤其是看到全组期盼的目光而说出“不会做”三个字。

3.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用这种方法教学经常会一题多解。尤其是在几何题的讲解中,第一个讲解的人是抽号选上来讲的,他讲完以后,若有不同的做法,还可以举手上来讲,讲对的,也可以给小组额外加分,学生把这叫做抢分。抢分就给学生多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因此有时一个题学生能讲6、7种解法,甚至更多,教师为了教学进度有时不得不阻止,学生还意犹未尽,下课了围住老师继续讲,尽管此时已经不加分了。可以说,有了这种小组竞赛的模式,确实能将一个题挖掘的不能再挖掘了。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会做题的不一定会讲题,只有通过多次讲题,才会逐步提高对数学语言的掌控能力,也只有通过多次讲解才能提高表达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观点的胆量。有资料表明在公众场合对着大家说话这种能力也是需要培养和锻炼的。而这种方法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这么一个平台,让学生在反复锻炼中得以提高。

三、在课堂上进行分组竞赛的局限性

这种方法美中不足的是进度会较慢,让学生讲,本身就慢,一个题再让学生讲不同的解法就更慢了,因此往往和教学进度有冲突,所以教师一定要精心选题,一定要讲典型题和经典题,要具有代表性,再就是可以分解到平时讲,比如每一节数学课前讲一个题或中午上课前讲一个题,积少成多,这样做就不会耽误进度,而且也给了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平台。

总之,课堂上进行分组竞赛这一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在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主动地学习,也能让学生更集中注意力、更善于思考,更重要的是,实施“小组竞赛”这一模式能让课堂教学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