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教学追求高效教学,改变以往无效或者低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意义重大。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理解化学,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改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上初中学生独有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有其独特的思考方式,要求化学教师不断改革教育教学理念,探究新的教学模式,运用于课堂教学,适应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打造高效化学课堂。结合作者的教学经验,谈几点看法。

一、创新导入,活跃课堂气氛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每堂课的开始几分钟效果如何对整堂课的课堂效果有重要影响,因此新知识的导入非常重要,通常采用开门见山、设置悬念、演示实验等方法,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精心创设一种良好的导入方法,既体现教学重点又能充分调动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新课伊始,就被一种愉快和谐的气氛所陶冶、感染、激励, 步入新课的情境,从而唤起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渴望,促使其主动参与学习。

比如在学习“常见的酸和碱”一课时,将用酚酞试液涂过的白纸叠成花展示给学生,再将氢氧化钠溶液喷在纸花上,学生观察到纸花变为红色这一现象,产生好奇与探究欲望,教师适时加以引导,帮助学生解开谜团。

二、集体讨论,培养学生灵活思维

教学过程中出现知识难点、重点时,单纯地讲解对于学生的理解效果不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集中讨论来帮助拓宽思路,集思广益,达到“1+1>2”的教学效果;围绕教材内容,设置开放性的思考题,启发学生主动思考。

比如在有关“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列举以下问题:常见的金属有哪些?这些金属有哪些化学性质?举例说明常见的化学反应与其性质之间的关系。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能够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分析和研究,得出不同的答案,锻炼发散思维,拓宽学生的思维和视野。通常以正向的、常规的思维方法进行思考,得出的结论也是单一的,而反向思考也就是逆向思维打破常规的思维定势,从问题的对立面考虑,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出奇制胜。

三、合作实验,重视小组配合

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初中化学课堂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实验技能,进而完善学生的化学素质,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指导学生按照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设计、组织实验,针对实验中的发现问题,锻炼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操作前让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初步思考,鼓励学生进行讨论,一方面能表达出自己的意见,另一方面吸收其他同学的想法,共同制订实验方案,并按照实验方案准备实验仪器、试剂等等;实验操作过程中分工合作、留心细节、观察现象、发现问题;针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找到解决方法并总结、归纳,填写实验报告。

比如在氧气的制备实验中,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思考:哪些反应可以产生氧气?经学生总结共有加热高锰酸钾、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双氧水分解、电解水等制备方法,按照化学反应方程式分析实验需要用到的仪器与试剂,并分组实验,比较几种方法的优点与注意事项。

四、紧密联系相关学科,构建完整知识体系

化学与其他学科之间联系紧密,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科间的关联,利用学生本身具备的学科知识,全面认识化学问题,并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跨学科教学,比如人文学科中汉语成语、诗歌中往往包含化学知识:点石成金、百炼成钢等等;地理构造如喀斯特地貌反应化学溶蚀作用;生物中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土壤的酸碱性等与化学反应息息相关等等。

化学教学要重视学生化学分析能力的培养和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同时注重同学间的互助合作学习,尤其是化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潜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