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中特别提倡了一种全新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中去,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实现自主性发展。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多年的探索、实践、思考,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拥有“想学”的欲望

1.明确自主学习的目的。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我们要强化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如开展“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我们为谁学习”、“怎样实现理想”等主题活动,使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是时代的要求,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激发自主学习的共同愿景。

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出了“建立共同愿景”的命题,指出:如果有任何一项领导的理念,几千年来一直能在组织中鼓舞人心,那就是拥有一种能够凝聚,并坚持实现共同的愿景的能力。一个缺少全体衷心共有的目标、价值观与使命的组织,必定难成大器……学习的领域也是这样,自主的学习不仅仅在于知识获取方式的变化,更是学生生命趣味盎然的源泉。在这一集体形成的教学“场”中,学生学习过程的思维活动,包括记忆、联想和想象都被激活了。

二、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使学生掌握“会学”的方法

1.自主预习。预习有利于提前作好心理准备,学生带着预习中不解的问题进入课堂;有利于构建新的学习起点,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更有利于课堂的精彩生成。学生充分感知教学内容后,会形成更成熟的想法,通过交流、思维碰撞,精彩的阐述会在课堂引发,智慧的火花会在课堂迸发。所以我们要利用好这一环节,促使学生自主预习,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

2.自主识字。教学实践中,我们总结了“自主识字五步法”:一读,读准音;二记,记住形;三解,解字义;四找,找难点、易错点;五用,即运用。譬如:学习“清、情、晴、睛、请”一组词,学生能寻找到它们的异同点,这些字都有一个基本字“青”,且音从“青”的四声,意思与偏旁部首有关。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如同手持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学生会因自己的“会学”而情绪倍增。

3.自主阅读。叶圣陶先生说过:“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在阅读教学中,一要引导学生根据教学要求与年级特点,设计自己的阅读目标;二要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我们与学生一起总结出“自我阅读五步法”,即:一读,感知内容;二读,解词赏句;三读,理思路习方法;四读,质疑释疑;五读,阅读链接,以课文为圆心进行拓展阅读。这样,学生在自读、自悟式的语文学习中,和同伴交流心得,交换思想,生成新的认知,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三、营造自主质疑的氛围,使学生养成“善学”的习惯

1.自主质疑。有疑才有思,有思才有问,有问才有悟,可谓“疑乃思之源,思为智之本”。学生质疑不受任何条件的制约,对教材质疑,对同学质疑,对师长质疑,在一切有疑处质疑。教学中,文章的主要内容、词句段的隐含义、言尽而意未尽处等,都是要着力引导学生关注的。这样,通过日积月累,循环反复,切实提高学生质疑的能力。

2.自主释疑。学生不会思考,不掌握学习的方法,必然失去求知的兴趣。教师要重方法的指导,轻结果的给予,凡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一律让学生去探询结果,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让学生在释疑中体验思考的乐趣。

四、倡导自主拓展的意识,使学生实现“能学”的目标

站在二十一世纪的这崭新的起跑线上,如何让我们的小学语文教育更好地适应这个时代,服务这个时代,推动社会的进步?这需要强化学生自主拓展的意识,开发学生拓展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由“单一的学习”向“多维的学习”转变。比如说向书本学习、向生活学习、向社会学习、向他人学习、向网络学习等。因此,选择有效的内容、采用恰当的方式,包括基于网络环境的学习也应成为教师引导学生有效学习的新路径。

总之,现代教育以培养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人为目标。只要我们长期、有目的、有计划、持之以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定会得到全面提高,我们的学生也一定会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