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课中,数学学具的应用可以更好地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具体,借助于数学学具可以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在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学具,发挥学具的特点,更有效地服务于课堂,我认为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精简” 让学具最有效地服务于课堂

“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学具应该和教学相辅相成,发挥它的有效性。一般来说,一堂课的学具不能图多、图花样,要做到“精简”,以便用来突破教学难点。教师应该在知识的引导过程中适时引出教具,学生要通过对教具的使用、直观地演示,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复杂的东西简单化。如教学“圆柱”时,在学生初步形成圆柱表象的基础上,认识圆柱的第三个特征时,出示圆柱模型,让学生自己把侧面展开,看到一个长方形后,启发学生亲自动手量一量,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等于圆柱体的底面周长和高。由于学生一边操作一边思考,圆柱体的特征便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建立了圆柱体正确的空间观念,接着我给学生做了这样的演示:把一个矩形硬纸板,绕着它的一边旋转一周,便得到一个几何体圆柱。这样,学生通过操作不仅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圆柱的含义,而且进一步完善了几何形体的空间形象,使学生建立了空间观念。教具其实很简单,就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圆做成的圆柱形,但就是通过展开、测量、推理、总结足可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效果俱佳。

二、“直观”让学具最直接地引导学生参透难点

如果教师只是单方面的演示,学具便失去了价值,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教师应该掌握好教学的进度,备好课,课堂中做好引导,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操作,进行思考交流,让他们快乐地学习。

比如,在教学“阿福的新衣”这一信息窗中,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到底是1米,还是100厘米呢?”,过去的教学往往是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其实1米就是100厘米,让学生熟记关系公式,再应用到学习和练习当中。现在我尝试着这样去教:课前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根一米长的小竹棍,没作任何记号,然后告诉学生,老师只知道这些竹棍长1米,可我很想知道这些竹棍到底有几厘米,谁能帮助我?学生很容易就会想到用自己的小尺子去量,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于是,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同学们都积极地投入到了测量当中。这种小班化的教学方法,会让孩子深深地记住自己努力所求证来的结果,同时也感受到了自己去探究新知识是快乐的、愉悦的,激起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回顾整个教学过程,真正体会到学具在教学中的作用。整堂课,学生的学习气氛一直很浓厚,不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了极大提高,而且学习效果也达到了事半功倍。

三、“趣味”引导学生探求的欲望

由多种形式整合而成的教具,对学生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种刺激能引起学生对学习的探求欲望和兴趣,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提高教学的效率。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发挥课堂语言艺术,充分调动学生对学具、对知识的趣味性,而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在探求欲望的强烈吸引下会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时,在总结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分别用“割补”、“平移”的方法,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然后根据转化前后两个图形的关系,推导出所学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方法后,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去剪、去拼,尝试寻找其他的方法,可以通过比赛激起学生在课堂中的气氛。学生兴趣盎然,思维开阔。最后会想出五种拼法:第一种方法以三角形的转化为基础,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另四种方法模仿平行四边形的转化方法,用割补的方法将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或者三角形,更富有创造力。而这些方法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鼓励下让学生独自完成的。可见,趣味性在学具的运用中显得最为重要。

总之,在教学中要科学合理地运用学具,扬长避短。让它真正服务于教学,使数学教学跟上时代的要求,帮助学生突破知识难点提高教学的质量,也充分体现教师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