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诗:“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倾听”是一种尊重,是一种接纳,是一种理解。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倾听”不仅是一项教学技术,而且是一项教学艺术,我们有必要去认真探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倾听”艺术,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呈现多彩。

一、 注意营造读书氛围,倾听学生的情感细语

小学语文教材童趣盎然,情趣横溢。因此,教师要注意营造读书氛围,让学生徜徉于知识的绿洲,沐浴于情感的温泉,搏击于思维的长空。教师从学生的琅琅书声中,将会倾听到学生的情感细语;从学生的读书体会中,将会倾听到学生的思维律动。

如,笔者在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月光启蒙》时,先让学生通读课文,从整体上感受月光之美,领会启蒙之道。接着,通过教师示范引导学生如何用重音、节奏、声调的变化来传达文章中的情趣和理趣。比如,读“(母亲)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时,让学生先听听老师如何用重音轻读的方法突出一个“搂”字,以表现母亲热烈的情怀和温良的性格。然后,让学生读一读描写月色的语句,说一说自己的朗读体会。示例,生⑴:“……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了闪烁的星空,心中充满着喜悦之情。这种感情倾泻于“出齐了”、“升起来了”的吟诵之中……最后,还让学生读一读自己收集的民歌童谣,进一步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只有注意营造读书的氛围,学生才会读出真情,读出美感。

二、 注意营造审美的心境,倾听学生的心理潮音

营造审美心境,就是说,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出发,抓住能激发学生感悟的情感诱导物、意象诱导物、哲理诱导物,引导学生潜入佳境,产生审美追求,获得心灵上的愉悦感和认同感。因此,教师要十分重视“开讲艺术”、“铺垫艺术”、“结课艺术”,为营造审美心境创造条件。这样,有助于引导学生穿越语言表层,理解文本内涵,增强审美意识。

如,笔者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爱如茉莉》,结课时播放了江苏民歌《茉莉花》的乐曲,又一次激起了学生心理上的美感。在此基础上,以意象诱导物“茉莉”为发端,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揭示题旨:⑴茉莉花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文章用“爱如茉莉”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⑵学习本文后,你对哪些细节最为关注,为什么?这样,既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又起到营造审美心境的作用。示例,生⑴:从(妈妈)“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这一细节中,体会到妈妈的愉悦、满足的心理。这一“挂”字,形象地表现出“爱”的丰硕之果。生⑵:“(爸爸)轻轻放下妈妈的手,然后蹑手蹑脚地走到门边,把我拉了出去”,这一动作细节,表现出爸爸对妈妈的朴实的爱,正如篇末赞美茉莉时所说的“洁白纯净”……从学生的表达中,我们可以倾听出学生的心理潮音,感觉到学生心境的变化。

三、 注意营造对话环境,倾听学生思维拔节的声音

经典的教学理论历来强调教师、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双主”作用,重视师生交往的互动关系,重视学生个体之间的交流对教学活动的积极影响。因此,教师要注意营造对话环境,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这样,教师才会倾听到学生思维拔节的声音。

如,笔者执教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夹竹桃》时,从文章构思出发,设计了下列几个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⑴文章开头用“不是……也不是……却是……”突出夹竹桃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这种欲扬先抑的方法,你觉得好在哪里?⑵文章结尾总结全文,揭示了爱上夹竹桃的原因,又与开头相呼应。如果不改变作者的原意,那么,你还可以怎样表达?⑶文章第3段不是写夹竹桃,而是写“常见的花”。如把这一段去掉,则上下文也是连贯的。既然这样,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用整段的篇幅来描叙春、夏、秋三季中那些常见的花?⑷文中说:“这一点韧性……”“这一点”具体指什么?(先用文中的语言回答,再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你能用概括的语言说说月光下的夹竹桃的妙处吗?作者用什么方法把月光下的夹竹桃描写得妙趣横生?⑸在构思和立意方面,本文给了你哪些启示?(学生归纳:前后呼应,首尾圆合;运用对比,突出中心;欲扬先抑,激起悬念;运用联想,丰富内涵)这些问题思考性强,为营造对话环境起到了投石激浪的作用。从学生的讨论中,我们将会听到学生思维拔节的声音。

综上所述,“倾听”艺术源于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源于对教学内容和节奏的掌控,源于对学生多样表达的引导。它将对目前课堂教学中教师说得太多而听得太少的倾向起到捩“航”转“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