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来临召唤我们要对德育投以极大的关注,同时要对现行德育进行反思。德育是什么?它与知识教育有何不同?有魅力的德育的核心特征是什么?情感教育在德育中有何重要作用?本文将对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和现行德育低靡的归因进行分析及具体解决方法进行初探。

从道德发生学的角度看,道德是一个高度情境化的东西,当我们说某人有没有道德时,不能脱离具体的情境去谈。古今中外德育的大量事实反复证明:任何国家,如果只是在课堂里,在与具体情境无关的环境下讲道理,那么其德育就无法避免低效甚至无效的命运。更何况现行的德育实践过程中显示的一个令人费解的事实是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自身也缺乏情感、信念的投入,有些教育者只是例行公事似的向受教育者讲解,传授道德规范。这样的教育怎能培养受教育者的灵魂呢?这样的道德又怎能培养出受教育者的道德呢?须知,道德学习和知识学习根本不同的一点是,知识学习是主客关系,而道德学习则是主主关系。

根据以上对当代德育实效性低靡的归因分析,可知德育使道德从认知向道德行为的转换,横亘在知与行之间的主要屏障是情感问题,现行德育并没有把情感作为其核心目标,针对此问题具体的解决方法有以下几点:

一、让德育回归生活,实现道德的内化。

人的道德形成是其作为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动态发展过程。人的道德是根植于人们的现实生活的。人的道德品行的养成与体现发生在每个具有偶然性的真实生活情境中,道德教育不可能是建立在远离人实际生活的空中楼阁。

二、在理解中运用恰当的情感,达到主体间“视界融合”,实现道德的目的。

“视界”就是指一个人从某个立足点出发所能看到的一切,它不是封闭和孤立的,而是在时间中进行交流的场所。所以,教师作为具有教育思想,掌握技能的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应尤其重视主体间理解,要扎根于学生生活境界,追寻其认识与情感的意义,对学生进行意义的指导,使情感得到升华,促进师生间不同“视界”的多维度融合,真正体现了“教学相长”,使师生同时获得发展。可见,理解是恰当动情的“密码”。离开了理解的动情,人生顿时成了一片思想的荒原,没有任何的认识意义会在这片荒原生长起来。

三、培养积极感情,充分发挥情感在“德育”中的功能。

情感在“德育”中的功能:其一,准备功能。由于情感的发生常处于认知的前沿。由情感所决定的意愿使构成学习活动的直接诱因。而且情感反应对学生学习具有更大的驱动性。其二,调节功能。情感对学习具有增强或减力效能。积极情感可使德育工作顺利进行,消极情感则会起阻碍作用。其三,强化作用。德育会因积极情感而得以巩固和加温。其四,感染功能。外界(教师)情感熏染可影响学生的道德体验,进而影响了德育效果。其五,创新功能。创造性学习是“学会学习”的高层次表现。而创造活动的主体必须使自己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多种心理因素都投入其中。

四、感情沟通后实现认同是德育的关键阶段。

认同是指思想与行为上对规范的趋同,包括偶然认同或价值认同。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每个孩子身上都潜伏着某种善良的东西,只要有火星,就能燃烧。要相信孩子,坚持正面教育,充分利用榜样的感召力,引导他们从偶像认同到自我认同,培养其道德的自尊感。

五、用“爱”营造充盈的情感氛围。

教师在日常教育中,应把爱每一个学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着眼点。具体做法是:促进优等生,鼓励中等生,帮助后进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对于优等生要爱之有度,要高标准,严要求。在品德修养上,使他们懂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业上向他们灌输“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海无涯,要培养他们永远不满足的意识,不断给他们提出更高的目标,促其进步。对于中等生要看到其“亮点”,教师要多鼓励,多赞扬,让他们感到老师的关心,集体的温暖。对于后进生,应坚持宜亲不宜疏,宜信不宜歧的原则,对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情感是品德建构之核心。情感作为品德或态度体系的核心因素,是由个体的实质所决定。道德活动本质上是一种靠内心舆论、价值体验调控的自主活动,情感需要是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情感体现是克服内心冲突,产生道德意志的重要条件。正如毛泽东曾说的,态度的转变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情感的转变。

古人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爱是德育工作的核心,通过有爱的情感教育,德育必然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我们坚信,真诚的情感教育必会换来德育工作的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