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 年)》指出“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鼓励普通中学办出特色。”什么是创新?如何使创新成为促进教育发展的常态?这是学校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命题。对这一命题的不同回答,将直接影响着学校完成教育使命的质量。

一、创新是人生命本质的自然流露

何为创新?创是动词,是创制、创造;新指不同于以往,创新就是人们在完成特定任务的过程中,想出、说出、做出不同于以往的点子、理论、做法、成品,也就是说,创新只不过是人完成任务的副产品。

创新是分层次的,个人范围的创新,集体范围的创新,人类层面的创新。个人层面的创新天天时时发生,只要这次做的与上次做的不同,这次就在创新。其工作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其工作的结果对个人而言就是创新的成果。集体范围的创新与此相仿,只是规模更大一些,影响范围更大一些。人类层面的创新,稍有不同,因为人类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已积累了无数的成果,因此,在这个层面上的创新具有了程度的要求。只有那些突破了原有成果水平的创新才能入选人类的创新名单。但是就创新的机理来说,只要是与原来的做法、想法不同都是创新,只不过有的创新回答了人类以前未曾回答的问题,从而对人类来说具有了创新意义而已。对于个人来说,构成人类创新成果的个人创新,只不过是他无数创新中的一个罢了,这项创新与别的创新并没有什么质的不同。

创新是人的生命本质在适宜环境中的自然流露。人是活的,环境是变化的,活着的人在变化的环境中生存,其生存的过程注定就是创新的过程。因此,创新乃是人的本性、生存的常态。不创新是不正常的,除非他被训练得无法自由地活出人的常态。

二、创新需要条件

创新之树长青,但其成长则需要条件。挑战性的任务,专属时间,安全感、兴趣、交流平台(包括信息的获取、交换、发布)。这五者是创新的必要条件。挑战性的任务——无论是外加的还是内生的,都能调动起机体的克服欲望。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发展的,正如古人所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问题是人生的常态,解决问题是人的本分,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人的存在过程。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在面对新问题的挑战中获得激发的,常规问题只需要常规解决,非常规问题才能使人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创新就蕴含在这不断的尝试中。

创新需要投入精力,没有适当的专属时间——闲暇,人就只能疲于奔命。如果人没有精力去追求更高层次的发展与享受,也就不可能有创新了。亚里士多德把“闲暇”作为哲学思辨的必要条件。沉思活动需要充分的闲暇。他认为,人应该有所作为,有作为的生活才是高尚的生活。沉思活动是一种有为的活动,它以思想本身为目的,为了思想而思想,不因外物而使自己处于屈从的地位。它是人所特有的,本身就具有较高的严肃的价值。闲暇中的沉思使人从浮躁的日常生活中安静下来,为思绪的对接、编排提供了基础,为大脑进行高级思维以及交流提供可能,使创新的火花获得燎原的机会。

安全感,可以使人从容面对新问题,勇敢地承担责任。有安全感的人不会躲避,不会因循,创新不过是人试图解决问题过程的副产品,敢于解决,才能有所创新。

兴趣,影响创新者的心理准备状态,它是维持创新活动持久性的因素。大部分创新都是创新者持续工作的结果,兴趣可以使创新者专注投入、乐此不疲,为创新成果的最终出炉奠定基础。

交流平台决定着创新成果的水平,没有交流的创新大多只具有个人价值,要达成集体性或人类水准的创新,交流平台的建立与使用必不可少。

在这些必要条件之外还有现在人们常提到的条件:评价与奖励。应该说这是一个需要但同时带有极强副作用的因素。对于创新者来说,创新本身就是回报,如果在满足了自身需求之后还能得到他人、社会的认可,那当然很好,但是这只是附加部分,不是创新的目的与全部。现在人们对此点的强调大有走入歧途之嫌。就拿获诺贝尔奖来说,获奖只是对科学家们诚实工作的一种认可,对形成尊重科学、关注创新的社会氛围有益,但对研究工作本身来说,获奖至多只是带来些许愉悦的小事件而已。假若科学家仅仅为得奖而工作,应该说:第一他不配获奖,第二他也获不了奖,至少现在还没有这样的获奖者出现。深入点说,这种获奖者的出现之时,就应是诺贝尔奖寿终正寝之日,因为它已完成了的异化而不再是它自己了。

三、准备条件是创建创新型学校的关键

创新型学校的创建过程就是对创新本质认识的过程及条件准备过程。创新就像天然具有生命力的种子,它需要的不是对种子本身的加工,而是外界条件的准备。只要外界条件具备,创新之芽就会自然迸发。因此建设创新型学校的过程就是认识创新本质的过程,就是剔除扼杀创新因素的过程,就是准备、调试创新条件的过程。

近年来,陕西省新课改全面铺开。开学刚两周,我校就遇到了很多问题,“教了二十年书现在不会教了。”“这样教下去,考试怎么考?”等说法不断在冲击着人们的神经。学生更是叫苦连天,有学生这样说:“各门课轮番轰炸,再这样下去,我就要崩溃了!”课改的挑战使我们不得不同心应对。

西安高新第二学校召开了以“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解决学生课业量加重的问题”为主题的年级组研讨会。会上各学科教研组分别谈了他们实施新课程中的体会与困惑,尤其是新课改教学内容增多,课时有限,教师负担重、压力大,加上学分认定,各科作业较多等因素所导致的学生课业负担加重问题。淋漓尽致的表达,拉近了教师们的距离,增强了安全感。通过交流,大家认为解决学生课业量负担过重的有效方法在于统筹安排,互相协调。基于交流所达成的共识,学校对各科作业的量进行了具体的规定,同时也对作业的“质”提出了要求。学校要求以备课组为单位学习、研讨、实施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一切以课程标准为中心”的口号。一段时间后,学生的情绪稳定了,兴趣浓厚了,效率也提高了,逐渐出现了一些对新课程的赞美之声。

一次偶然的尝试,初次智慧的交锋、碰撞令学校尝到了创新的甜头、合作的魅力。此后学校每周五下午定期召开课改例会,领导坚持到会,和大家一起“摆困惑、提看法、找对策”。在交流中,大家意识到“问题即课题,反思即行动。同伴即同学,互助即共赢。资讯即平台,交流即提升”。

创新是人的本能。为师生提供条件,使其创新能力得以发挥则是学校的本分。当我们遵循创新的规律,将创新的条件准备好时,创新将成为学校工作的常态,创新成果也会如山间清泉一般自然地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