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近年来,汉台区各中小学校坚持日常教育与主题教育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爱国教育相结合,确保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性和连续性,收到了良好效果。

一是日常教育与主题教育相结合。每学期开学初,全区各中小学都要组织学生反复学习《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规范》要求学生的言行,让学生知道怎样才是一个合格的中小学生、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文明的人、一个有道德、有理想的人。每学期利用开学典礼、结业典礼、每周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学生进行“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从孝敬老人、尊重老师、团结同学这样的小处入手,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具体化,培养孩子健全健康的人格和爱国主义情操。

二是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在学校里,开展爱学校爱班级、爱老师爱同学等活动。各学校通过创建校园文化,培育浓厚的德育教育环境,使学生受到耳濡目染的熏陶和教育。例如,在教室内张挂国旗,过道墙壁布置历代伟大科学家、艺术家等等的名言或画像,布置宣传伟大祖国和革命领袖为内容的美术图片橱窗,安置张贴学生作文书法比赛作品的展览窗。各学校还紧扣重大节日,号召学生制作一张送给祖国妈妈的贺卡,写一句祝福的话;听长辈讲一件过去的事;拍一张最新的“全家福”;拍一张最美的家乡景色;为社区做一次义务劳动;观看国庆阅兵仪式等。结合重大时事开展“网上祭英烈”、“向国旗敬礼、做有道德的人”签名活动、“大爱无边、 真情传递”向灾区捐款活动;“奥运精神在我心中——亮眼睛看奥运” 等活动。充分挖掘利用一切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校外教育因素,使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协调。

三是课堂教学与爱国教育相结合。汉台区要求各中小学校要开足开齐所有课程,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每门课程、融入每节课堂,在所有教育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重点在语文、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科学、书法等课程中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在中学、重点在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等课程中做好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让广大中小学生了解祖国的壮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发奋图强,树立振兴中华民族的远大理想。(文、图/伍天昌、程宇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