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术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作为美术老师只有讲究教学艺术,科学、合理地优化教学设计,才能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效果,本文结合初中美术教学实际对有效教学进行了尝试研究。

一、创设有效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学生正处在一个思维活跃、个性张扬、求知欲强的年龄阶段,对于未知的事物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发现意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那就是渴望自己是一名发现者、探究者。”美术教育正好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心灵需求,通过对事物外表美的发现和欣赏,内视自己的内心,倾听自己的心灵,掌握一种对外部事物感知理解的能力,与自己的情感体验建立联系机制,丰富情感,启发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生活习惯。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一言堂”现象是传统教学的特点,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贯彻新课改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培养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创造能力。

二、做到因地制宜,教学中因材施教

教师是学生求学路上的引路人,是学生可靠的伙伴和朋友,同时教师也是教育先锋,是教学道路上的探索者、开拓者,要不断地探索创新,寻找最科学的教学方法,创造新颖的、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快乐高效地学习生活,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教学方式不能一成不变,要因地制宜、灵活变通,注意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基础差异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案,例如在学习《体积与空间中的生命》的过程中,为了丰富课堂教学,活跃课堂的氛围,课前我就要求学生自己准备练习的材料,随后课堂上我就看见学生们带来了泥土、橡皮泥、土豆等等材料,从这件小事上就可以看出学生们之间存在的差异性,然后我再为学生们讲解制作雕塑的一些技巧,让学生们自主制作,因为思维的差异,学生们的作品也不尽相同,这种个性新颖教学方法体现了对学生差异性的尊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创造潜能,展现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三、加强引导,提高学生的自学水平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同时强调“认知、情感、能力”这一三维目标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开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水平。通过一系列自主学习实践活动,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情趣,帮助学生树立学好美术的自信心,而且为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遵循“教师精讲、学生多练”的基本原则,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必要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点拨。首先,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案,启迪学生美术思维,促使学生在自主锻炼中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逐渐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其次,教师要全程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活动,以及时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引导;其三,教师要针对自主练习活动,进行准确的归纳和总结,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经验,用以指导以后的实践活动。

四、采取激励性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转变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手段,并注重评价语言的激励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具有创新性的回答,教师应给予表扬;对于正确的回答,教师应给予赞美;对于进步较大的学生,教师要给予肯定;对于胆小害羞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对于一时回答不上来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希望。中肯且具有激励性的评价往往能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并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及时消化知识和技能,并构建全新的知识体系。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学生错误的回答,教师也不要直接给予否定或批评,而是首先肯定学生的积极性,然后委婉指出其中的不足,从而帮助学生及时调整思考思路。在课堂提问时,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①评价以表扬为主;②鼓励学生质疑;③帮助后进生;④鼓励学生自主评价。当然,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应面带微笑,避免表情生硬,因为教师的语言、语调、表情、态度,都有可能影响学生的思维活动。只有不断的鼓励和激励,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当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应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从学生角度出发,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