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对中国学习者情态动词语义的习得研究是二语习得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研究采用实证的方法,调查三个不同英语水平层次学习者掌握情态动词以及情态动词语义的习得情况。

[关键词] 情态动词 道义情态词 认识情态词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学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1JK0467。

引 言

作为语言重要组成部分的情态(modality)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范畴。情态动词(modal auxiliary)隶属于助动词的范畴,是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一大难点。

情态动词道义情态义(deontic)表达的是其主语所感觉到的义务、需要或允许履行的行为,而认识情态义(epistemic)则表达说话人对命题真值( t rut h value) 的肯定程度。归纳如下表一:

表一 英语核心情态动词的基本情态语义

国内外对于二语习得领域内的情态动词研究大多数是静态的研究。缺少针对同一母语背景中的不同语言水平的英语学习者情态动词的使用特点及语义习得的比较研究。本研究采用横向实证调查,描述、比较分析不同英语水平层次的中国学生习得及使用核心情态动词语义的规律,具体回答以下问题:

1)不同英语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情态动词的使用有什么异同,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2)不同英语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表达道义情态义与认识情态义的情态动词使用上有什么异同?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高级、中级、初级三种英语水平的中国学生。初级水平者为某市一所标准化高中二年级随机抽取的30名学生;中级水平者为某个大学英语专业二年级一个班的30名学生(即将参加英语专业四级考试);高级水平者为某所大学28名英语专业四年级本科生(即将参加英语专业八级考试)。

2.数据的收集

本研究采用测试的方法检测中国学生情态动词及情态语义的习得。试卷由40道填空题组成(涵盖了9个核心情态动词表达的20个基本的情态语义)。

学习者的测试任务以专项练习的形式由任课教师完成。初级组收回有效试卷 29份,中级组 28份,高级组28份。收集的数据均用SPSS17.0进行分析。

结果与讨论

1.总体结果

首先我们对三组学习者在情态动词使用的正确得分情况作了统计学的分析。结果见表二。

表二 不同水平学习者情态动词使用正确的描述统计

在正确率平均得分上,高级组略优于中级组,中级组略优于初级组(30.3250>29.4750)。高级组的平均值较高,标准差和方差也是最高的。这说明高级组的学习者的正确得分分布很分散,在情态动词的使用上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为了进一步分析各个水平组在不同题目上的表现,见图一。

图一 不同水平组的学习者40道题正确得分的折线图

高级组的学习者在极少数的题目上得到了最高分,而且在几个题目上得了最低分。中级学习者在大多数题目上的得分高于初级学习者,但优势并不是很明显。而初级学习者在某些题目上得到了最高分。这可能是因为高中二年级正是出于对英语情态动词用法的复习阶段。中高级学习者对情态动词的一些用法出现了回落现象。

张琳(2011)的研究发现,中国大学生在口语中使用情态动词时,也倾向于用Should来表示“义务、必要性”且使用正确率很高,而使用Should 表示“逻辑推断”语义的错误率很高。这和学生学习情态动词时只是刻板地按照一些语法书给出的汉语来理解并使用情态动词的语义有很大的关系。

中国学习者对于Would 表达“意愿”的根情态意义的使用不足,则可能是因为大多数的中国学习者更多地是把would看作是will的过去时标志。中国的学习者不清楚这对情态词并不仅仅是时间上的差异,而在于情态化的程度。而对于may 的使用错误率较高的原因,我们也作了分析。大多数学生都从“禁止”的角度去思考,选择“mustn’t”的学生占了大多数。因此,母语的负迁移导致了错误使用。

2.认识情态意和道义情态意的使用

表三 不同水平组使用情态语义的正确率

从表三我们可以明显看出,首先,三个不同水平组的学

习者使用道义情态意义的情态动词正确率都高于使用认识情态意义情态动词。其次,就使用表达道义情态意的情态动词而言,但初级学习者的正确率最高(39.5%),可能是因为前面所提到的初级学习者正处在基础语法的学习和复习阶段。使用认识情态动词的正确率呈现出从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的逐步增加的发展趋势。说明随着学习者语言能力的提高,他们能够选择更多的情态动词恰当地表达对所述问题的评价或自己的思想。

结 论

综上所述:三个水平组的学习者在情态动词的使用上表现出从初级组到高级组逐步发展的趋势,使用的正确率呈现出极不均衡的现象,使用道义情态动词的正确率都高于使用认识情态动词的正确率,使用认识情态动词的正确率呈现出从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的逐步增加的发展趋势。因此,英语教学中,应尽可能地提供恰当的语境来让学生感受和习得情态意义的表达方式。

参考文献:

[1] Aijmer , K. 2002. Modality in advanced Swedish learners written interlanguage[ A ] . In S. Granger , J . Hung & S. Petch-Tyson (ed ) . Computer Learner Corpora ,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C] . Amsterdam : John Benjamin: 55-76.

[2] Biber, D. , S. Johansson , G. Leech , S. Conrad & E. Finegan. 1999. 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 [M]. Harlow: Longman.

[3] Green, P.&K. Hecht. 1992 Implicit and Explicit Grammar: An Empirical Study[J]. Applied Linguistics (13).

[4] Hunston, S. 2004.“We ca n broke t he forest”: Approaches to modal auxiliaries in learner corpora [R]. Paper presented at TaLC6, Granada, July 2004.

[5] Krashen,S. 1985. 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M]. London: Longman.

[6] McEnery, T.&N.Kifle. 2002. Epistemic Modality in Argumentative Essays of Second Language Writers [ A ] . In J .Flowerdew(ed) . Academic Discourse [C]. London: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1822195.

[7] Papafragou A.1998.The Acquisition of Modality:Implications for Theories of Semantic Representatio[J]. Mind and Language,(3) : 370 - 399.

[8] Quirk, R., Greenbaum, S., Leech, G. & Svartvik, J . 1985.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M]. Harlow: Longman Group UK Limited,.

[9]Sweetser E. 1990. From Etymology to Pragmatics: Metaphoric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Semantic Structure [M] . London: CUP.

[10]李基安.情态意义研究[J].外国语,1998(3):57-60.

[11]纪小凌,陆晓.中美大学生情态动词使用比较研究[J].中国外语教育,2008(3):18-26.

[12]梁茂成.中国大学生英语笔语中的情态动词序列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1):51-58.

[13]张琳.中国大学生英语情态动词口语使用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2011(5):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