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三国演义》中,曹操作为一代枭雄,以奸诈、残暴著称,其戎马倥偬一生,手下多有败将,如吕布、张辽、陈宫、关羽、刘备、沮授、苗泽、杨松等,然而同样作为手下败将,他们的命运大有不同,其中固然有曹操的心机、智慧,但更蕴含着曹操作为一方统治者,俗以仁义安天下的理想,但这种理想最终因为当时“合久必分”的天下大势所趋,也使得曹操在踏乱世之青云,入“奸雄”之不归路。本文试以几位重要的手下败将的死生命运结局,探析曹操的仁义观及其治世理想最终无由实现的悲剧情结。

[关键词] 曹操 手下败将 仁义情结 理想悲剧

纵观整部《三国演义》,作者塑造了400多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然而,没有哪一个人物能如曹操这般具有传奇色彩,他是一个被权贵讥诮嘲讽的小小的都骑尉,同时又是一个令各路诸侯闻之变色的一方霸侯;他是一个为拨乱反正,深入虎穴,诛杀董卓的英雄义士,同是又是一个“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常怀篡逆之心的乱臣贼子;他是一个“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的杀人狂魔,同时又是一个不愿滥杀无辜,常怀不忍之心的凡夫俗子;他是发起战争的“乱世奸雄”,同时又是一个不让战争违了农时,于战争空隙安抚百姓的聪明的政治家,这个在艺术上高度真实的形象,吸引了读者的目光,人们试着去接近他,解释他,理解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价值观的发展,人们对曹操这个形象,开始了多方面、多角度的观察思考,曹操的形象越加丰满,不惟当初被认定的“奸曹操”形象,曹操的形象开始具有了正面的意义。个人相对于时代、历史而言,总是渺小的,很多时候是一种积极的顺应,曹操也不例外,所以,现在人们更趋向于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去认识这样一个人物,赋予这个人物更多的同情。

胜败乃兵家常事,曹操一生戎马疆场,免不了会为人所败,然其手下也多有败将,我们常说曹操为人奸诈且残暴无常,那么对待这些手下败将,按常理应该是杀头了事,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曹操对待这些手下败将可谓是“出其不意”、“花样百出”。之所以如此,要么因为爱其才,要么是因为怜其义,其间,更体现了曹操内心深处难为人知的治世理想,本文就试从手下败将之死生对曹操治世理想稍试探析。

《三国演义》第19回详细描绘了陈宫、吕布和张辽三个手下败将在曹操手中的不同结局,这是对于曹操手下败将描写最详细的篇章,也是最精彩的篇章。

先是陈宫,曹操是连连发问,陈宫则慷慨作答。

操曰:“今日之事何如?”

“今日有死而矣!”宫大声曰。

操曰:“公如是,奈公之老母妻子何?”

宫曰:“吾闻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施仁政于天下者,不害人之祀。老母妻子之存亡,亦在明公耳。吾身既被擒,请即就戮,并无挂念。”

操有留恋之意。宫径步下楼,左右牵之不住。操起身泣而送之。宫并不回顾。操谓从者曰:“即送公台老母妻子回许都养老,怠慢者斩。”宫闻言,亦不开口,伸颈就刑,众皆下泪。操以棺椁盛其尸,葬于许都。[1]

陈宫这个人,论地位,不怎么显赫,一个小小的县令,论在《三国演义》中的比重,也不怎么大,论谋略,超出他的不在少数。但他对于表现曹操这个重要的形象却是再重要不过的。

陈宫是最早打算和曹操并行天下的人,也是最早和曹操分道扬镳,彻底决裂的人,曹操那句最惹事端的“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就是说给陈宫的。平心而论,像曹操这样一个虚虚实实,奸诈聪明的人,完全可以只这样想,这样做,而不这样说,但既然这样说了,就自有他的意味。

曹操雄才大略,力图拨乱反正;而陈宫也是胸怀天下,匡乱扶正之人,在这一方面,两人并无二致,但实际上两人“志同”却未必“道合”。吕伯奢事件,实际表明了两人“同心同德”却不同“道”,陈宫匡乱扶正,正的是“汉室正统”;曹操拨乱反正,正的是“天下统一与安宁”,曹操所走的路,动的是“汉室正统”的根基,如此下来,注定曹操的这条路要走得辛苦一些,要走得悲情一些。

曹操是懂得陈宫的,因为陈宫是汉臣,维持汉室正统是他唯一的道路,但陈宫此时却未必懂得曹操,曹操同于汉室“异类”,此言一出,陈宫终于明白了曹操将来可能要走的道路。陈宫寻思道:“我将谓此人是好人,弃官跟他。原来是个狼心之徒。今日留之,必为后患。”

正欲下手杀曹操,忽转念想:“我为国家跟他到此,杀之不义。”陈宫身上肩负着国家的道义,而曹操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后来的事实正如曹操后来所言:“如国家无孤(我)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陈宫此时又何尝不是心知肚明呢?

所以,欲杀而终不杀,知曹操者,莫如陈宫也。至此以后,两人分道扬镳。

陈宫辗转奔波,事身吕布,同被曹操俘虏,两人再次狭路相逢,这次相逢,是两个人、两条道路、两种思想的第一次正交锋,也是这两人在有生之年唯一的一次交锋。事实证明,陈宫自离开曹操之后,将维持“汉室正统”的理想寄托在吕布的身上是失败的,“恨此人(吕布)不从吾(陈宫)言”,所以,“今日之事,有死而矣”,陈宫甘愿选择死亡,死在他的对手,也是他的知己——曹操手里。

曹操对于陈宫的自愿赴死,是一种不忍、无奈与同情。曹操问陈宫:“公(陈宫)如是,奈公之老母妻子如何?”陈宫说:“吾闻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施仁政于天下者,不害人之祀。老母妻子之存亡,亦在明公耳。吾身既被擒,请即就戮,并无挂念。”

陈宫这番话,强调了“以孝治天下”“施仁政”,我想,陈宫在说出这番话时,一定是深知曹操的,又如何会想到凭此番话(“孝治”“施仁政”)来打动曹操的,事实上,这番话也的确打动了曹操,我们应该明白曹操的内心因为什么而有所触动吧,那就是,那个残暴多疑的曹操在最初的时候从来就没想到要站在“仁义”的对立面。

关于吕布之死,《三国演义》中是这样描写的:

曹操“回顾”问玄德曰:“何如?”玄德曰:“公不见要建阳,董卓之事乎?”[2]

刘备话中有话,暗示吕布最是无义之人,背主弑亲。所以,“曹令下楼缢之。”

张辽和曹操,此次是很有戏剧性的一次相遇。

操指辽曰:“这人好生面善。”辽曰:“濮阳城中曾相遇,如何忘却?”操笑曰:“你原来也记得!”辽曰:“可惜当日火不大,不曾烧死你这国贼!”操大怒曰:“败将安敢辱吾!”拔剑在手,亲自来杀张辽,辽全无惧色,引颈待杀。

曹操举剑欲杀张辽,玄德攀住臂膊,云长跪于面前。玄德曰:“此等赤心之人,正当留用。”云长曰:“关某素知文远忠义之士,愿以性命保之。”操掷剑笑曰:“我亦知文远忠义,故戏之耳。”乃亲释其缚,解衣衣之,延之上座。[3]

吕布和张辽,正是一个求生反得死,一个求死反得生,这两个人,都有万夫不当之勇,都是曹操极为爱惜的人才,生死之间都有刘备的说情,刘备的说情,也基于两人的忠与不忠,义与不义之间,此时,刘备是了解曹操的,是懂得曹操的,所以才能一语中的,深合曹操心意,最后,曹操感于刘备之言,以吕布之无义而除去吕布,以张辽之忠义而将其延为上宾,这样的结局,难道看不出来曹操身上的仁义是非之心吗?

陈宫、吕布、张辽这三个人,陈宫曾背弃过曹操,张辽曾得罪过曹操,吕布曾结好于曹操,现在同为曹操的手下败将,死生之间,命运大有不同,归根到底,是曹操从未将自己置于“仁义之治”的对立面,一个由汉家正统思想孕育的生灵,不可避免地坚持着这种正统思想的价值观,并渴望在这种价值观的要求下能够有所建树,所以说,曹操最初不仅不是汉家正统思想的“不肖子孙”,而且是汉家正统思想“孝子贤孙”。

《三国演义》第一回便对曹操的命运有所揭示:

时人有桥玄者,谓操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南阳何颙见操曰:“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汝南许劭,有知人之名,操往见之,问曰:“我何如人?”劭不答。又问,邵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4]

三人同时认为曹操有兼济天下之大才能,但许劭的话颇有意味,曹操的命运,其实将由时代决定,由时势决定,并非个人所能掌控,而《三国演义》开篇就是:“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曹操所处的汉末之时,正处在“合久必分”的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时刻,历史的滔滔洪流裹挟着个人命运之泥沙顺流而下,一泻千里,将曹操推上了“乱世奸雄”必然之路,所以我说,曹操在实现个人价值和担负国家道义这条路上注定走得艰难而悲情。在临死之日,曹操嘱托侍妾:“吾死之后,汝等须勤习女工,多造丝履,卖之可以得钱自给。”又设立疑冢七十二,“恐为人所发掘故也。”我想,曹操此时回顾起自己的一生,恐怕也是“沧海桑田”吧。

“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冲突”,由此产生悲剧,《三国演义》表现了作者在理想与历史、正义与邪恶、感情与理智、“人谋”与“天时”的冲突中,带着一种迷惘和悲怆的心理,对于传统文化精神的苦苦追寻和呼唤,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一部悲剧,是一部呼唤民族大众文化精神的史诗”,[5]而曹操,则是这一部大悲剧之中的一段悲剧情结。

正如:“古人作事无巨细,寂寞豪华皆有意,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 [6]是非功过自有他人评说去吧。

注释:

①、②、③、④、⑥(明)罗贯中.三国演义[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6:106,106,107,5,416.

⑤袁行霈.中国古代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0.

参考文献:

[1](明)罗贯中.三国演义[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6.

[2]袁行霈.中国古代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M].济南:齐鲁书社,1992.

[4]竺洪波.“功首流放”:《三国演义》曹操形象的另一面[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