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红色体育文化价值的开发和利用不仅为大学生挫折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资源,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拓展了大学生挫折教育的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 红色体育文化 大学生 挫折教育

问题缘起

大学生挫折教育的问题已经引起国内外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用红色体育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以便使大学生得到良好的训练,以健康的心态、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与坚强的意志品格来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和外在环境。

大多数学者主张将红色资源分为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两大类。笔者认为,红色资源的内涵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红色遗址,即物质载体;二是红色文化,即文化载体;三是红色精神。红色精神是红色资源中具有核心教育价值意义的内容,红色遗址和红色文化为红色资源教育价值意义的实现提供了物质载体和文化载体。红色资源已经愈来愈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尤其是从2005年开始,学术界便掀起一阵“红色文化”的研究热潮。关于红色文化的含义,可谓见仁见智,至今尚无定论。[1]根据以上情况,笔者将红色文化界定为:红色文化源于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其时间界定为中国共产党成立至建国前。

挫折教育的价值

挫折是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开展抗挫折教育有利于完善大学生的人格,预防大学生犯罪,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挫折教育是全面提高人才素质的要求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应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由此可见,党和国家对培养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极为重视。只有把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素质的培养进行有机地结合,才能弥补传统思想教育的偏差与不足。通过调整心态、调节情绪、化解矛盾等抗挫折能力的培养,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迈上一个新台阶。

2.挫折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客观需要

具备良好的抗挫折心理有利于大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必须着力加强对大学生的挫折教育,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接受挫折教育的重大意义,认识到消极心理、消极情绪对身心健康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促使他们掌握必要的生理、心理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培养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的抗挫折能力,不断促进和增强身心健康。

3.抗挫折能力是走向成功的必然要素

挫折与失败是人生的必经之路。越是成就大事业的人,其经历的挫折和失败也往往越多。因此,挫折与失败为重新崛起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创造了难得的机遇。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是走向成熟、迈向成功的必要条件。培养大学生抗挫折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使他们无论遭受何种挫折,无论身处何种逆境,都能够泰然处之,积极应对。

路径思考

1.以“两课”为主渠道进行挫折教育

当前,高校通过“两课”这个主渠道、这个主阵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教学实践中,部分高校“两课”的效能未能充分发挥。要提高“两课”教学效果,必须从内容、形式和方法上进行创新,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满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需要,特别是运用红色体育文化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在“两课”教学中充分运用各种资源,特别是运用红色体育文化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不但能够提高“两课”教学效果,也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挫折教育

高校体育活动是群体性和独立性相互交织的文化活动,在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体育教育中运用挫折教育要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因物而异。要选择学生们处于亢奋状态时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如果在学生情绪低落时进行,则会适得其反;要根据不同性格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对于外向易骄傲自满的学生,可以采取单刀直入的挫折教育,对于性格孤僻的学生要采用集体性活动加以改善;体育教学中,各类体育器材很多,作用也大不一样,要根据不同器材的不同作用,有针对性的作为载体用于不同学生的挫折教育中。

3.在社会实践环节中运用挫折教育

大学的学习环境相对来说是比较宽松的,学生有较多的时间来自由支配,但具体做什么,怎么支配又成了一个问题,有的学生就产生无所适从的心理、甚至因为空虚无聊而把一些小挫折视为无法解决的大事情。这就需要学校来提供一个很好的社会实践平台,让他们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又感到充实而充满自信。例如,组织大学生参加野外生存训练,通过找水、找食物、睡袋使用、常备急救箱使用等生存训练,达到提升抗挫折能力的目的[2]。

4.借助传媒平台实施挫折教育

将红色资源与校园网络进行衔接,把红色资源文化作为校园网络的主要阵地,使其成为网络时代高校校园的主流文化、对大学生加强挫折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具体方式有:通过建设红色文化网站、开设红色文化论坛、播放红色影视作品及红色歌曲、建立红色文化博客与微博等形式,详细记录红色文化的点滴内容,使红色文化特别是红色体育文化在整个高校校园广泛传播,以提升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5.开发新产品进行挫折教育

我们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合理、有效开发红色资源,注重红色资源的整体性,采取联合系统、动态开发的模式,使红色资源保持连续性,发挥整体效应。同时,要将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可通过教育开发、旅游开发、红色影视文化开发、产业开发和档案资料开发等方式,采用新技术,不断推进与创新红色资源的优势,使红色体育文化成为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优质资源。

参考文献:

[1]李贤海.李文瑞.对“红色资源”概念界定的思考[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2]胡达道.红色资源融入野外生存生活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理念和心理承受能力影响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