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我们应当借鉴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探索我国职教改革之路,从而提高我国高职院校管理、教学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关键词] 国外 职业教育 启示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

十多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规模迅速扩大,仅陕西省来说,按照陕西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袁宁在2010年省教育学会讲话时说,陕西省共计70多所高等学校举办高职教育,高职在校生共计30余万人,占到全省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50%左右,高职已名副其实地成为陕西省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在高职教育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很多高职院校是由各类成人院校、培训院校、中等专科学校合并而来的,在办学定位、教学设施、师资力量、办学规模、教学管理、教育经费等方面都远远比不上普通高校。加之人们在观念上总是认为职业教育不是高等教育,接受高职教育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被高职院校录取的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较差;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与用人单位需求脱节,从而导致许多学生就业困难、用人单位和家长、学生对高职教育和高职院校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

国外高职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一)高职生源问题

目前,美国的社区学院实行高中段二年加社区学院二年的“2+2”职业教育与培训为主,同时兼顾了成人教育、继续教育、转学业教育“技术准备制度”办学模式。英国实行课程与证书灵活多样的多科技术学院“工读交替”办学模式、法国实行高级技术员班和技术学院的办学模式、德国实行学生是学校学生和企业学徒双元制办学模式、日本实行短期大学和高等专门学校办学模式,这几个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世界上职业教育办的比较成功的典范,其生源构成的一个共性是:除加大初中、高中段职业教育,吸收其毕业生外,灵活招收社会上有接受职业教育需求的各类人员,例如成人培训生源、继续教育生源、转学转业生源等。

我认为这对我国的职业教育的启示应当是重视生源建设,突破高职发展瓶颈。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生源构成主要是以招收普通高中、初中毕业生为主,中职、中专、技校毕业生为辅的模式,生源结构较为单一。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源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在激烈的生源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问题。我认为,我们除了重视传统生源外,更应该学习国外高职招生工作经验,拓展招生对象,例如可以招收想进一步提高自己工作能力及学历层次的工人、农民和其他人士,帮助其尽早就业,对于已就业的各类人士,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社区学院和德国的双元制职教模式,积极与政府、企业、事业、社区合作,开展各类短期职业技术培训,服务于社会、社区和群众,从而拓展生源,解决我国高职生源萎缩问题。

(二)以人为本,关爱学生发展的问题

美国教育的以人为本,体现在对每位学生的人文关怀上,他们认为,成功的大学是鼓励学生探索、质疑。他们十分重视对每一位学生个人潜质的发掘,如杜克大学把培养学生的领导力作为自己的使命,因而在招生中更注意课程成绩之外是否具有好奇心、是否会提问题、是否善于合作、是否能克服困难、是否注重诚信和道德修养等。他们“不喜欢具有某方面是天才而本人十分懒惰的人”。

英国多科技术学院“工读交替”办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允许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内容以外,增加学习其他内容或适当延长培训时间,政府在学习延长期仍然会给予适当资助。法国注重培养“多功能、多学科的职业技术人才”,重视学生职业道德建设,会给成绩不太好,但责任心强的学生加分。日本高等职业教育虽然以培养实践型技术人才为根本目标,但也十分重视学生的人格培养和文化教育,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我认为这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是因材施教,以关爱之心帮助学生规划职业生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生源构成主要是应届高中、初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和高中、初中往届注册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入学成绩普遍不理想。这就要求所有高职院校的教师都要以关爱之心关注每一个学生,要让学生体会到你是非常欣赏他们的,这样,师生关系就会渐渐融洽,教师就可以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定位,端正学习态度,使他们“知不足然后知进步”,努力学习。

也正是因为高职学生入学成绩较差,学习态度大都比较消极。这就必然要求我们改革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知识水平、动手能力的差异,因材施教,根据不同情况单独或综合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学习国外经验,在各高职院校设立专职或兼职职业指导师,帮助学生确定职业规划。

(三)“知识服务社会”的问题

美国的社区学院,相当于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承担着为上本科的学生提供学业和课程教育,为职校学生提供技能服务,以及为社会继续教育提供服务的职责。英国多科技术学院,为学生提供学位课程与文凭课程等多级水平的课程,使毕业生能获得不同的学历资格。它既担负着为学生、成人工作前的教育任务,又承担他们工作后的进修培训任务,在学制上,也采取全日制、半日制,夜间制、函授制等多种形式从事教学、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以服务于社会。法国高级技术员班和技术学院的办学模式,以繁荣地方经济,满足对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为目的,吸引了大量工商界和企业界人士的参与。德国“双元制”高职教育,注重实用性和超前性,把教学与实训密切结合,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同时,德国高职教育始终走在生产和建设的前头,对实际工作发挥着超前指导作用。日本的短期大学以服务于女性需求为主要办学目的,课程以家政、教育和人文专业为主。而高等专门学校以为企业培养合格技术人才为办学目的,强调了其服务职能。

我认为这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是以服务为宗旨,加强政府引导与校企合作。我国的高职教育目的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教育目的性决定了其服务的性质和原则。事实表明: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高职教育往往也发展较快,而经济较落后的地区,高职教育发展则相对缓慢。政府应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协调、优化配置高职教育资源,引导高职院校以“知识服务社会”。

那么,各高职院校如何以“知识服务社会”?我认为是像美国社区学院那样,为本科的学生提供学业和课程辅导教育,为职校学生提供技能服务帮助,为社会继续教育提供支持。但更为重要的是高职院校应该主动加强与政府和企业的合作,以“职业环境下的综合职业技能培养”为主要目的,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适应工学结合、校企共同参与的实践教学运行机制。其核心任务是搭建沟通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的“校企合作平台”,如职教集团、校企联谊或协作组织等。真正实现在育人中创收、在创收中育人,从而使企业得到人才,使学生得到技能,学校得到发展达到“双赢”的结果。

总之,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尽管有成绩,但也有可借鉴国外经验的地方,我们要尝试改革招生制度,拓展招生渠道,关爱学生发展,以知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努力提高办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忠孝,韩雪英.对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北方经贸.2004(09).

[2]叶广荃.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比较研究与借鉴[J]. 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02).

[3]韩德红.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启示[J]. 山东纺织经济. 2008(04).

[4]耿立军.国外职业教育特色与启示[J].当代世界.2009(04).

[5]董秀华.国外教育集团发展与运行简析[J].开放教育研究,2002,(2).

[6]毕家驹,欧洲高等教育区的新进展,交通高教研究,2004(6).

[7]徐国庆.从美国的技术准备计划看我国高职的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2,(2).

[8]高鹏飞.国外职业教育模式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