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是什么?是学生的精神家园。这是因为,语文课堂是文化浸润的土壤,是情感催生的温床,是智慧生长的绿园。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知识在这里播种,情感在这里催生,智慧在这里萌芽,思想在这里拔节……。

一、语文课堂是情感催生的温床

语文课堂是情感催生的温床。这是因为在语文课堂中学生的“目睹”、“口诵”、“耳听”、“心惟”是一个综合的心理体验过程,是一个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所以,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口诵”中体验情感,在“目睹”中催生情感,在“心惟”中升华情感。只有如此,语文 课堂才能成为思维活动的磁场,成为情感催生的温床。

如,笔者在执教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次》时,重点指导学生朗读第三段。这一段重点写了蜘蛛结网的经过,为下文写布鲁斯的感悟作铺垫。其中包含着两个意群:⒈蜘蛛一连结了好几次网,结果都因外界干扰没有完全成功;⒉蜘蛛并不灰心,终于结成了网。这里传达了两种感情:一种是结网未成的惋惜之情,另一种是结网终成的欣喜之情。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笔者指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两种不同的感情。朗读就是如此,在将无声语言转变为有声语言的同时,既要靠朗读经验的支持,又要靠情感的“共振”。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

二、语文课堂是文化浸润的土壤

语文课堂是文化浸润的土壤,因为语文课堂彰显的是丰富的价值旨趣,渗透的是深邃的精微义理,浸润的是丰厚的文化底蕴。语文的解读,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对文化的解读。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把思维的触角伸向文本,把理智的目光投向文化内涵。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在质疑中建立自信,在互动中彰显自主,在文化浸润中成长生命。

如,笔者在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诺贝尔》时,引导学生从内容与语言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疑问,目的是以价值文化引领学生的思想。示例,生⑴:据说炸药在战争中杀伤力很大。我想,如果诺贝尔当初不发明炸药,也许世界上不会有使用炸药的战争发生。是不是说诺贝尔发明炸药并非完全是一件好事?生⑵:当年诺贝尔发明炸药,目的是减轻工人们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他哪里知道,后来炸药被坏人利用。能不能说他的初衷是好的,结果是坏的?生⑶:炸药可以用于和平建设,为人类带来幸福;炸药也可以用于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能不能说诺贝尔发明炸药功等于“过”?生⑷:诺贝尔在进行科学实验时,弟弟被炸死,父亲也被炸成残废。但他后来仍坚持科学实验。能不能说诺贝尔心中只有科学没有亲情?生⑸:原文在描写诺贝尔冲出浓烟高呼成功时如此写道:他,就是诺贝尔。若将此改为“他就是诺贝尔”,语意一致。那么原文这样表达有何作用等等。从学生的言语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思维的触角伸向了课文的内容与形式。这将成为师生开展对话的基础和线索,成为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条件与渠道。从而,为澄清学生的认识、提炼价值文化拓开了思维的空间。

三、语文课堂是智慧生长的绿园

语文课堂是智慧生长的乐园。这是因为,语文课堂播种的是知识,收获的是智慧;播种的是实践,收获的是创新;播种的是习惯,收获的是希望。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以学习目标为定向,以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对话互动为形式,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获得新知识,接受新挑战,发展新能力,生长新智慧。

如,笔者执教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说勤奋》时,从语言细节入手,将原文中的“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工夫,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与删改后的“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些,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作比较,引导学生加强对内容的理解。示例,生⑴:两句话的大意差不多,都是说明基础差同样可以成才。生⑵:虽说基础差也可以成才,但这里有一个重要条件,那就是“肯下工夫”。如果不肯下工夫,那么成才便成为一句空话。生⑶:原句说“基础比别人差一些”,不是说很差很差。原句表达很有分寸感。生⑷:“肯下工夫”,我的理解是,一要目的明确,二要方法得当,三要不怕挫折。因此,要正确认识“肯下工夫”的含义。生⑸:原文说“照样可以成才”,就是说别人通过努力可以成才,自己通过努力也可以成才。所以说,“基础差一些”并不可怕,怕就怕自己不努力。最后得出一致意见:只要肯下工夫,这是成才的重要条件。因此,原文表达得更为贴切,更为周密。通过这样多角度的讨论,学生认识到言语细节在表达时也是不可忽视的。从而,达到了转知成慧的教学效果。

语文课堂是学生的精神家园。这里没有虚空,只有实在;没有荒漠,只有绿园;没有灌输,只有唤醒;没有茫然,只有希望。它像高山一样坚守,像流水一样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