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家卢钦斯实验证明,人与人之间在第一次交往过程中的印象,往往会形成一种特殊的心理定势和情绪定式,并且主观地据此把该人潜在的、未被获知的一些品行主动归属于他。这就是著名的“首因效应”原理。如果这种首因效应是积极的,符合该人的实际情况,则会促进双方的正常交往,否则,就会形成交往中的一种心理障碍。

根据这一原理,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运用好“首因效应”,使得师生双方在正常交往中向积极的方面转化。班主任老师在接手一个新班时,要留给学生美好的“第一次”, 使学生产生一种“先入为主”的心理定势,进而对以后工作的开展产生助力而不是阻力。具体的讲要做到以下几点。

见好第一面。第一次与学生见面,班主任要穿戴整齐、得体、大方,面带微笑,说话语气要亲切、温和,表现出对学生的喜爱、关心和体贴,给学生留下知心朋友的印象。

例如我在担任07级(3)班班主任时,上班的第一天,特意在前一天理了发,换上干净的短袖衬衣、黑色皮凉鞋和长裤,以一种庄重、得体的面貌出现。在与学生见面时,我先用投影放映出一枚黑色扁平的小东西,“请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东西?”大家都茫然地摇头,我说道:“这就是咱们校园里长的紫藤萝的籽儿。那么美丽的紫藤萝,种子却是这么不起眼,平常得让大家都判断不出来。可是,同学们,再普通再丑陋的种子都可以开出美丽的花,老师希望大家都能像紫藤萝的种子那样,盛开出美丽的花朵!”看到学生亮起来的眼睛,我接着说:“从今天起,如果你们愿意,我永远是你们的朋友,我将为有你们这些朋友而快乐。在我的心里,你们每个人都是最棒的!我会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你们,就像电视剧《士兵突击》里的台词:‘不抛弃,不放弃’。我不会抛弃、不会放弃你们当中的任何一个!我要陪伴你们走过你们人生的最重要的阶段——高中生活,我要看着你们成长,分享你们成功的喜悦,我会用快乐的心情,等待每一朵花的开放!”这第一次见面,这一番话精心准备的话语,给学生们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开好第一次班会。班主任开的第一次班会是对其综合能力,尤其是管理能力的展现和检阅,班主任一定要巧妙策划、周密安排。班会内容要切合学生的实际,切忌夸夸其谈、空洞无趣。语言要精练准确、生动幽默、铿锵有力,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在10级(4)班的第一次班会课上,我在黑板上写了一个题目:暑假过得快乐吗?学生开始议论,并让几个学生说了说暑假的经历。然后顺势说到今后在学校如何才能快乐的成长和学习呢?要想今后在学校快乐的成长和学习,那就需要树立好人生的目标,努力学习,遵守校纪校规,以一个中学生的标准要求自己,时刻得到老师的肯定,心中就会充满快乐;同学之间,讲礼貌,处理矛盾以友情为重,同学友谊和谐,其乐融融,因此心中充满快乐……

然后谈到我所看到的一个不正常的现象:“同学们今天刚到校,都将自己桌子和椅子上的尘土擦干净了,如果将放在过道上的椅子移到一边,更好的方便同学们出入,难道不会因此而受到同学们的赞扬吗?将还没有到的同学的桌子和椅子擦干净,难道不会因对这些同学的一点关心而内心充满快乐吗?将教室和宿舍的卫生打扫干净,难道不会因学习和生活场所的整洁而内心充满愉悦吗?……”

通过对开学第一个班会的反思,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抓住学生心理和感兴趣的一面,以柔克钢,让学生在乐趣中感到新学期开始了,需要注意和遵守哪些纪律。虽然不一定保证学生以后不会违反纪律,但老师只要认真面对,积极思考,针对学生现状,就一定能够找到更好的教育方法。

做好第一次家访。班主任的第一次家访,会给学生尤其给家长留下深刻印象,也会对今后班主任和家长合作教育学生产生深远影响。因此班主任的第一次家访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平等意识。班主任应尊重家长的人格和尊严,切勿采取居高临下的态度,与家长共同商定促进学生发展的措施。二是作好两种准备:首先要尽量摸清学生的家庭情况,了解学生家长的受教育程度、职业等状况。熟知学生近期学业行为表现,选准谈话的切入点,做到因人制宜、有的放矢。其次要设计好与家长谈话的思路,并考虑到可能发生的情况以及对策,做到胸有成竹。三是掌握三种技巧:在与家长谈话过程中,要在“准、度、情”三个字上下工夫。“准”,要求班主任对谈话涉及到的有关事实准确掌握,更要求恰当准确表达,不夸大或缩小;“度”指班主任要根据不同家长掌握好谈话分寸;“情”则指要主动与家长、学生打招呼,注意语态亲切平和、情真意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