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首次明确提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和“难点”,而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中之重,它代表着一种理想的发展境界,一种新型的教育发展观,一种科学合理的政策导向,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杨凌是国家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也是全省率先实施“统筹城乡一体化教育发展改革试点”工作的四个试点县区之一。最近,杨凌又被国家教育部列为“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结合初步探索实践,笔者提出对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几点粗浅认识。

一、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统筹城乡教育,教育部组织实施了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东部对中西部教育的对口支援计划、“两免一补”等政策,对促进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目前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农村义务教育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农村义务教育受财力、物力、人力不足的制约,教育硬件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教师队伍不稳定,高水平教师紧缺,农村基层教育供给能力严重不足,农村义务教育必要经费保障不足。城乡义务教育结构性变化引发的失衡问题日益明显。城市里,择校“顽疾”、“占坑班”、“天价”幼儿园、“大班额”现象屡禁不止,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是根本之道。

1.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是教育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经济发展,教育为先。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而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主要载体,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阵地。教育可以培养大批有知识、有文化、懂技术的各类专门人才,通过提高劳动力文化教育水平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通过发挥智力资源优势促进农村科技进步,促进就业结构、产业结构等从低级到高级不断优化,使之更趋合理,以此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2.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是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农村发展的重要措施。城乡教育发展的差距,是构成城乡差别的基础性原因之一,统筹城乡教育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化。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是维护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满足广大农村人口学习需求的一件大事,是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环节,是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别的重大举措。教育具有改变命运的价值,影响个体潜在利益的获得,涉及千家万户、子孙后代,不是少数人的专利。让城市和农村儿童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大致相同的教育质量,才能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所以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体现着当下社会公平正义普遍实现的程度。

3.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的核心就是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就教育来说,以人为本,就是以受教育者为本,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使受教育者得到公平教育。目前存在的教育发展不均衡已成为教育整体水平提升的一大制约因素,而教育不均衡的突出表现在于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如果不推进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就难以实现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就难以为老百姓提供公平的教育服务。

二、科学理解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内涵

推进城乡教育统筹发展,从本质上讲,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从内涵上讲,就是“城乡一体规划、建设标准一致、设施配置相当、师资配备均衡、服务质量均等”,达到办好每一所学校、为人民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的目的。

“城乡一体规划” 指的是中小学布局调整要根据城乡总体规划、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进程,做好人口增长、教育容量需求调研,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和“先建后撤”的原则,结合人口变动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城乡一体统筹规划,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凡涉及学校布点规划的调整、教育用地性质的改变、开发配套建校方案的制定,均需征求教育主管部门的意见,确保教育规划的法定效力。

“建设标准一致”指的是中小学幼儿园项目的审批、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国家关于严格控制建设标准的有关要求,认真执行建设标准。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学校布局、选址与校园规划、校舍建筑面积指标、校园规划建设用地指标、学校建筑标准等不能有城乡差别。

“设施配置相当”是指教育装备均衡配置。按照“配置科学、设施完善、装备合理、功能齐全”的要求,根据有关规范标准,对城乡学校配齐配足实验仪器、信息技术装备、图书和体卫艺器材等设施,完善部室、操场建设,建成校园安全监控及报警指挥系统。着力点应该放在优化配置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上,减少甚至消灭薄弱学校,使每一所中小学校 都能按照法定的标准,拥有大致均等的物质条件,实现基础教育规范化办学,从而形成一个公平竞争的教育环境。

“师资配备均衡”指的是师资队伍调配实现均衡。师资队伍素质的整体差异影响着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师资均衡的解决途径主要有:一是加强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按照师生比标准配足配齐各科教师,特别是英语、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体育等短缺学科,对小班额和教学点可适当提高师生比,确保开足开齐课程。二是加强农村教师培训提高。按教师年工资总额一定比例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为教师培训提供经费保障;依托“国培”、 “省培”计划,以农村教师为重点,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逐年在农村学校选拔培养一批教学能手和教学骨干,建立一支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三是建立城乡“校对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组织开展“城区支援农村、强校支援弱校”送教下乡服务工作,定期选派优秀中青年教师到薄弱农村学校支教、挂职;薄弱学校教师到优质学校跟班进修。通过师资轮换调整,保证学校之间的师资力量和教育水平的相对均衡。四是实施农村教师特殊津贴制度。在全面落实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基础上,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边远村镇工作的教师,除在评优树模、职称晋升等方面予以倾斜外,还要建立并落实农村教师岗位津贴,以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服务质量均等”指的是城乡学校要在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上实现均衡。城乡学校存在明显的教育质量差异,其中学校环境、师资配置、生源结构、办学理念、管理方式、校风教风、家庭环境等都是影响因素。因此,除消除人为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外,还要着力促进农村学校内涵发展。一是转变办学理念,提高管理水平。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开足开齐课程,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强化精细化管理,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二是加强教育科研,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水平,聚焦课堂,进行高效课堂改革,实现“减负高效”,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的源头。三是强化城乡教学质量监控。定期开展教学质量抽样检测,及时了解教学质量状况。重点加强农村薄弱校教育教学质量常态化监控,以3年巩固率和中考报考率、综合成绩为考评依据,实行优质校、农村校、一般校分类表彰,注重比较教育质量的纵向进步程度,充分调动农村薄弱校和一般校抓质量的积极性,实现城乡教育服务质量均等。

三、推进教育强区战略,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为了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杨陵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加快杨凌教育改革发展创建教育强区实施方案》,适时提出了创建教育强区的目标,以实施“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八大工程”为载体,重新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优化学校设施和师资配备,全面改善城乡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力争率先建立起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教育体系。

1.调整布局,城乡规划一体发展。根据杨凌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进程,按照“学校选址与重点镇、中心社区建设相协调,资源配置与教育需求相统筹”原则,统筹制订城乡中小学布局规划。以学校布局调整为契机,按照“幼儿园小学就近、初中进镇、高中进城”要求,整合教育资源,合理调整,科学布局城乡中小学校点,激发内在活力,确保规划、设计和建设的先进性、科学性。

2.统一标准,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按照教育部规定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统一建设标准,统筹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缩小城乡学校在硬件方面的差距,实现硬件资源均衡配置。完成薄弱学校校舍改造和技术装备配备,以软件提升为重点,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校”,逐步实现城乡学校同样设施、同样师资、同步备课、同步教学、同步作业、同步考试。加快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使偏远农村的教师能及时掌握教育教学前沿信息,接触到新的教学理念、思路和方法,提高教师们对教材的分析和驾驭能力,满足农村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愿望。

3.抓住关键,城乡师资均衡配备。城乡教师资源配置不均是农村学校质量不断滑坡、学生大量流失的关键原因。为此我们制订出台了《杨陵区教师队伍建设管理办法》,在加强校本研修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统筹配置、交流互动和培养培训,提升农村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首先要配齐数量;其次要提高素质;第三是要倾斜待遇;第四是要实现资源共享;第五是加强培训。要制定培训计划,分期分批对教师进行不间断的培训,使他们师德和师能素质都有所提高,使他们都有认认真真上好每一堂课的自觉性、都能够尽心尽力地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在不剥夺教师既得利益的前提下,区域内教师应同工同酬,并对在乡村及边远学校教师经济上给予补偿。让他们不想走,静下心来教书育人。在乡镇或一定区域内,教师资源要共享,要打破校际壁垒,每年要安排城镇教师下乡定期支教。

4.强化管理,确保服务质量均等。

第一是选好用好校长。校长有很多种类型,温家宝总理提出要“教育家办学”,其核心理念是对教育的管理要遵循教育规律、遵守办学规范、坚持以人为本,校长不仅应该从优秀教师中按规范程序选拔出来,还要经过严格地专业化培训,让他们懂教育、懂管理、懂教师、懂学生,要求校长要提高管理档次,在学校管理中要借鉴科学管理的合理内涵,实施文化管理,这样才有可能做到以人为本。

第二坚持规范办学。制订出台《杨陵区中小学校管理办法》,严格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强化教学常规落实,严格按照学校管理规范和课堂教学常规组织实施学校管理与教学。认真借鉴延安宜川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及江苏洋思中学落实教学常规的经验,切实加强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及时解决“教”和“学”之间存在的各种问题,努力做到教学任务“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第三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根据“点上成熟、逐步推进”的原则,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的实施途径和方法,探索出符合生情、师情、校情和区情的教学实际并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深化教学管理与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进我区基础教育健康发展。

第四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浓郁的学校氛围,提升师生的精神境界,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提升学校的管理品质和教育境界。注重社会公德建设,引导和帮助学生知行统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教育载体建设,对学校的上课、活动、教室、寝室等各方面情况开展评比;创建优良校风,让师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意识得到洗礼,思想得到丰富,个性得到张扬,境界得到升华;强化示范效应,营造积极向上、争先创优的舆论氛围。

第五是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完善现行的教学常规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和方法,构建科学的课堂评价和质量评价体系。推行教学质量责任追究制,加大义务教育阶段素质教育质量监测,切实规范教师行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发展观,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质是尊重每一个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群体素质,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实现这样的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