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一书中给教育下的一个定义:“教育——首先是人学!” 确实,教育不能没有理想,但教育更需关注生命。每个人都有生命的尊严,都有生命得以张扬的权利,这是谁也不能剥夺的。所以作为一个教师,应该有博大的胸怀包容一切生命,应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每一个角落,要知道,你关注的目光,就是学生心灵的太阳,哪怕是一束阳光,“世界”足以明亮。

教育不是漠视生命的工具性的教育。人在世界上生存、生活,实际是延续与享受生命的过程,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主要表现为人的生理或肉体的生命过程。人之生理的生命是人生的基础,失去了生理的生命,人生也就没有依附而不复存在,但人之生理的生命是有涯的、有限的,是生命的一种现实存在。作为现实存在的有涯的、有限的生命,“只是人生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由于人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性和价值性存在,故失去超越生命特质,只顾眼前和肉体存活的‘人’,实际上不是真正的人,其生命历程当然也不属于真正的人生”。人之生命实际是生理的生命与精神的生命之统一,是有限的生命与无限的生命之统一,是现实的生命与理想的生命之统一。作为个体的人,其学习生存的本领、生活的经验以及认识世界、追求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使生命过程有价值、有意义,使人生幸福。因此,基础教育在培养人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的认识,要使学生在认识生命、理解生命的基础上能够敬畏生命,珍惜生命。学生领悟生命的意义,在于使自己精神、思想富有,对他人有所帮助,对社会有所创造,超越前人而又对后人有所贡献。然而,我国基础教育在长期适应选拔人才、培养“精英”的过程中,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中,缺乏生命意识,缺乏对生命意义的关注,使得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眼中成为一个非鲜活的、非完整的、非情感丰富的生命体。“学校如同一座工厂,班级就像车间,班主任很像工头,学生是被加工的产品”。在当前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尽管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反复强调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在教学实践领域依然存在着与此相违的情况。比如:有的教师上课时要求学生手怎么放,提问举哪只手,眼睛看哪里,屁股怎么坐等;有的教师上课时不允许学生做一个小动作或有一丁点儿超常表现;有的教师把学生的言行完全纳入到自己的掌控之中,不允许学生回答问题超出教师的标准答案。

一般情况下,学校管理的做法和经验是:学生一进校门,就进教室;一进教室,就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一坐下,就读书做题。让学生一味服从,凡此种种,都是漠视生命,不把学生当“人”而是当“工具”任意摆布的表现。

基础教育漠视人的生命价值提升的一些做法,将严重损害受教育者主动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而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缺失,又将影响到中华民族创新能力的提升。有鉴于此,在基础教育阶段,要关注学生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提升。重要的是,“不再把教育简单当作现存知识直接传递的过程,而是看作生命与生命的交往与沟通的过程,以文化的方式,发展生命化教育。只有有了这种生命的沟通,才能深刻地实现对生命发展的影响”;对学生进行立志与理想教育,使学生知道人之生理的生命是宝贵的,但还有比生理之生命更宝贵的气节、理想、人格和道德情操;教育者要提升自己对生命的认识,提升自己的生存本领,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用真诚的爱去关注学生的生命。

在对人的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思考、对人性回归的呼唤,上升到前所未有的地位的今天,让我们学会尊重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学生的鲜活的生命,让我们学会珍爱生活、珍爱生命。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成为师生心灵沟通的舞台,使我们的教育成为放飞师生生命的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