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不是教育的唯一形式,作为一名教师,只有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多与学生进行轻松、自然的心灵对话,才能成为学生信赖的朋友。“心灵对话”,就是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态度亲切、真诚地和他们互相交心,架起一座师生间心灵的桥梁。这样的对话润物细无声,不露教育痕迹,又切实对学生心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那么,课外怎样和学生进行“心灵对话”呢?

一、早上和学生刚见面时的对话

每天早上学生背着书包高高兴兴来到学校,教师仔细观察每个孩子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不失时机地和学生说,如:“你今天穿得真整齐。”“今天你精神特别饱满,老师相信你今天的表现会超过昨天。”诸如此类的话,让学生觉得老师可亲可敬,让他们心情愉快,充满信心开始新的一天。

二、课内巡视作业时的对话

当学生开始作业时,教师可一边巡视,一边和学生悄悄说,如:“刘佳, 你看刘路的写字姿势多好啊!”“你今天写的字端正多了,真不错!”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观察、认真仔细作业的好习惯。

三、课余师生共同活动时的对话

教师常常要参与学生的活动。教师要深入学生之中,特别要跟那些不太合群、不善交往的孩子说些“悄悄话”鼓励他们参与集体活动。而对那些比较活泼的孩子则通过“悄悄话”培养他们互相帮助、尊重他人的品质,适时播下集体主义思想的种子。如对一个躲在角落不敢参加集体活动的学生说:“干吗不去做游戏呢?瞧!他们活动得多开心,多带劲,去和他们一起活动吧!”而对正在兴高采烈进行活动的学生则加以引导:“ 王佳也是我们集体中的一员,快去请他一起活动吧!”学生一定会非常乐意地接受老师的建议。

四、休息日校外偶遇时的对话

有时,校外偶遇学生,这是培养师生感情、调节学生心理的好机会。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在家的学习或生活情况,鼓励他们不仅在校做好学生,而且在家也要做好孩子,在社会上要做个好少年。如“你去哪里?星期天过得快乐吗?”“帮妈妈做事了没有?”“作业完成了吧?有没有困难?”等等,这样,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如父母般的关怀,内心感到温暖和亲切。

五、利用电话和学生的对话

由于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通讯方便了。每当晚饭后,教师可提起话筒,和学生说说:“今天班里谁表现得最好?” “今天老师 讲的课你听懂了没有?”等。这时,由于师生不是面对面谈话,学生就没有约束感,往往会畅所欲言,不但可以从中了解到学生的家庭生活,而且还能反馈班级各方面的工作情况。

六、利用心理日记书面对话

小学高年级学生,随着他们身心的发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增多,其心理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变化之一,是他们的心理有了一定的闭锁性,言论也开始有了一些隐蔽性。再者,有些学生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因此思想上出现一些问题也就不容易表露出来。因此,为了使学生的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各方面健康发展,就必须设法及时了解他们的内心活动,了解他们心中有什么愉快和痛苦,有什么问题和要求。利用学生写心理日记,进行书面交流就是一条较好的途径。因为它的特点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是个别指导为主,以保密、尊重为原则。所以,学生们能够在日记中流露真实的心声,使老师能够通过学生的日记了解学生心灵深处一般不愿向别人披露的想法,从而“对症下药”,进行心理疏导和自我教育。

从一篇篇学生的心理日记中,老师听到了学生的心声,而学生们也从老师写给他们的热情的、语重心长的话语中,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友好、尊重、理解和期望。这一做法,使学生的苦恼和困惑得以消融,帮学生辨明了是非,明确了前进的方向。这真是:老师的爱心换来了学生进步的信心;老师的真心消除了学生的戒心;老师的热心、诚心赢得了孩子们向真、向善、向美的纯真的心。

师生的平等对话,心灵间的对话,情感上的对话,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更是融洽师生关系,沟通师生情感的一条途径。我觉得,对话要轻如丝丝细雨,柔若习习春风,又好似涓涓细流滋润学生的心田。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幼小的心灵。在这里,谁有耐心和细心,谁就能取得成功。”让我们通过饱含爱心、耐心和细心的对话去打动学生的心弦,使校园不只是成为学习知识的场所,更是师生对话的乐园、学生精神的家园,这是我们的教育追求的一种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