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微博诞生以来,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学风建设,提高媒介素养,积极转换角色等诸多新挑战。而能否积极妥善地应对微博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冲击,是各级各类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不容回避的话题。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微博 机遇 挑战

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不可避免地由现实拓展到了网络虚拟空间,以网络为平台和工具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研究也随之兴起。网络在拓展教育形式、丰富教育内容、提高教育效率的同时,也存在网络上负面信息的传播、网络成瘾等问题。[1] 2010年,中国正式进入“微博元年”,新浪微博的宣传语“随时随地记录身边发生的新鲜事”已逐渐成为大多数年轻人的行为习惯。有研究者调查发现,13%的大学生会在课堂中用手机登陆微博。[2]有研究者抽样调查了457名大学生微博用户的动机发现,获取信息、记录、社会交往和娱乐消遣是微博用户最为强烈的四个动机。[3]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平台,微博独特的传播机制和日益显著的影响力,不仅对于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展现个性产生了深远影响,更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舆论引导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微博给思政教育工作者带来新的机遇

微博具有传播的即时性、超强的互动性、高度的开放性、信息发布的多样性等特点,利用好微博的这些特点无疑可以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新的机遇。

第一,便于思政教育工作者及时了解大学生的生活动态。个人微博相当于一个媒体,通过随时发布身边的新鲜事,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抒发自己的心情,分享喜悦或郁闷。微博传播的即时性和超强的互动性,不仅给大学生释放各种情绪带来的压力提供了宣泄渠道,也给思政教育工作者及时了解大学生关心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恋爱或找工作受挫等带来的心理亚健康问题等带来了方便。通过添加关注成为大学生的粉丝,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介入,通过微博这个“快速通道”解除掉大学生心理安全隐患等危机。

第二,便于思政教育工作者培养助手。思政教育工作者可发掘和培养一批政治可靠、学习优秀的大学生骨干,成为班集体的意见领袖或舆论领袖,并发展成为可信赖的助手。通过舆论领袖较高的威信和人气,净化微博的言论,增强高校主流文化的影响力,将思政教育工作化于无形之中。心理学告诉我们,这种以同龄人为核心辐射出来的舆论,更符合90后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信息接收习惯,也更具影响力和引导作用。实际上,总是乐意发布意见的大学生所占比重并不大,利用好微博意见领袖的号召力,可激活“沉默的大多数”,调动起“潜水者”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参与度与影响力。

第三,微博作为信息发布平台,可将思政教育工作渗透其中。从班级层面来讲,充分利用微博平台的互动性与开放性,除了通报好人好事、调查了解班级学生意见、上传班级各类共享资料等日常信息之外,及时发布各类校园突发事件的原因、经过及处理结果,可以让学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事实的真相,避免谣言四起导致事态扩大化和严重化。从院系层面来讲,建立院党委微博、党(团)支部微博、学生会微博,便于对各类学生组织分类管理。从学校层面来讲,建立高校官方微博,可以及时发布新书推介信息、学术交流和讲座、教室占用情况、借阅提示信息以及咨询和图书检阅、招生就业信息等各类个性化服务信息。[4] 大学生往往是根据自身需求,量身定制自己的资讯平台。思政教育工作者可将工作内容渗透到各类信息平台中,让大学生主动去“发现”,而非被动接受和灌输。

第四,便于思政教育工作者进行校风建设。通过在高校官方微博发布不同层次和范围的主题文化活动或兴趣群,如微博有奖征文活动、“英语角”、“大学生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读书会”、“科技展”等群组,丰富校园生活,增添文化氛围。同时,扩大官方微博的影响力,善于利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设立名师荟萃、智慧讲堂、社会传真、校园焦点、就业创业、卫生健康等栏目,面向广大学生及时传递校园内外的最新动态,便于有组织、有系统地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引导。[5]

第五,有利于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微博的“关注”功能来加强教育主客体的沟通,利用“评论”功能来组织学生针对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利用“转发”功能来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渠道。[6]除此之外,微博的“私信”功能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一对一沟通。私信功能可以降低沟通成本,提高沟通效率。特别是给思政教育工作者处理敏感问题带来了方便,例如,与需要做一对一心理辅导与治疗的学生进行沟通可以更及时、更私密,节省了当面交流所需的时间和空间成本。此外,私信具有备忘录的作用,便于思政教育工作者进行查看与经验总结。

微博给思政教育工作者带来的挑战

在带来机遇的同时,微博的兴起也不可避免地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带来诸多挑战。

第一,给思政教育工作者抓学风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高校的学风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意志情感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而思政教育与学风建设的基本内涵相同,总体目标一致,内容紧密相连。[7]因此,营造优良学风,提升校园文化内涵,需要与思政教育工作紧密结合。微博时代,各种思想观念和文化思潮激荡,给象牙塔内的学风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为了应对微博可能带来的各种消极思想的冲击,如突发事件初期的谣言带来的恐慌等,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及时获知大学生群体内部传播的各种资讯动态,做到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同时,在外围营造一个宽松、健康、活泼的校园环境和学习氛围,通过校园内部的学风建设缓冲微博时代带来的消极冲击,成为思政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挑战。

第二,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成为思政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问题

微博的兴起一方面消解了思政教育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传统的用以维护思政教育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的载体如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原有的效果。另一方面,微博的高度开放性使得信息的传播脱离了政府、高校、教师及家长的控制,不良社会现象及低俗信息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校主流文化的影响力,降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能。特别是在遇到突发性事件时,个人微博信息的片面性、随意性和碎片化等特点,有可能带来集体恐慌。因此,积极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成为当前思政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问题。

一方面,大学生处于思维和情感都十分活跃的年龄段,好奇心、求知欲强,但又缺乏社会阅历,分辨能力薄弱,因此人生观、价值观容易受到微博中过度娱乐化特别是垃圾信息的腐蚀。微博媒介的草根性及网络本身的不可控性,决定了微博信息的传播容易被少数极端分子利用,在缺乏主流文化引导的“去中心化”格局下,一些正常的情绪和特殊个案会被无限放大,掩盖事实真相,甚至对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造成负面影响。[8]有些大学生可能会在一些带有极端倾向的思潮中迷失自我。另一方面,大学生想象力丰富,精力充沛,而心理承受能力和稳定性较弱,遇到挫折很容易转向网络虚拟空间中寻找慰藉,心理失衡、心理压力的排解无法从现实生活中得到解决,因此成为“微博控”和“宅一族”的高发群体,部分学生甚至难以区分虚拟与现实世界中的人际交往。为了应对微博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

第三,微博时代要求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做好角色转换

有研究者在微博上发起了“为你的辅导员画像的讨论,发现大学生期望中的辅导员是一个“有亲和力、自信而时尚的人,能够经常倾听大学生的想法、能尊重并接受大学生的不同意见、能与大学生平等地进行信息交流和经验分享的人”。[9] 因此,为了更有效地做好思政教育工作,就要求包括辅导员在内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入戏”到大学生所期望的角色中来,做好社会角色的转换。

一方面,从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观念已经失去效用,微博时代必须尊重大学生的话语权,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语言和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更具亲和力。通过关注大学生的个人微博,我们不难获知大学生的当下需求和困难,进而做到以大学生的需求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以服务者的姿态来展开日常工作。实践证明,成功转型为服务者的角色,便可轻松融入大学生群体,思政教育工作者本人也变得充满活力、时尚而自信,这给思政教育工作的展开带来极大便利。

另一方面,从宣讲者向倾听者的角色转换。以90后群体为主的当代大学生,平等意识、维权意识和批判精神较强,强烈的表达欲决定了他们更喜欢张扬个性而非倾听,而思政教育工作者正好可以填补倾听者这个缺位。微博的转发功能与评论功能恰好可以提高倾听与沟通的频次,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乃至更深层次的动因,从而及时调整思政工作计划与重点。只有做好角色定位与转换,才能做到即使是“最卑微的声音”也能敏锐地被察觉与倾听。

第四,灵活使用网络流行语

能流行起来的网络用语往往轻松幽默、张扬个性,又不乏恶搞成分。如“童鞋们”、“有木有”、“我勒个去”、“神马”、“伤不起”、“肿么办”,还有“TVB体”、“咆哮体”、“生活体”等网络语体。提高思政教育的效率,必须把话说到对方的心坎里。微博的兴起使得网络流行语更新周期变短,这就需要思政教育工作者能跟得上大学生的微博流行语,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语言更新思政理论课的内容与形式,从而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渗透力与时效性。

结 语

目前微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网络技术与移动终端性能的提高,思政教育工作与微博的结合必将更加密切。能否积极应对微博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冲击,是各级各类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不容回避的话题。例如,对于美术、音乐、体育等特色明显的单科性院校,思政教育如何与微博结合,必定与高职院校、师范类院校、研究型大学有诸多不同。这些也都成为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必然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参考文献:

[1]潘敏,陈中润,于朝阳.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高校理论战线, 2006,(11).

[2]刘春雁.大学生微博使用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 思想理论教育, 2011,(3).

[3]刘晓艳.微博人际传播使用动机和行为对自我认同感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 2011.

[4]胡明辉.微博——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载体[J].现代教育科学, 2011,(5).

[5]尹晓敏.微博兴起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J].思想教育研究, 2011,(02).

[6]方宏建,杜亮.以微博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1,(1).

[7]谭振亚.学风建设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永恒主题[J].中国高等教育, 2008,(20).

[8]冯支越,唐诗,钱一彬. 基于微博平台的青年学生媒介素养培育机制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1,(11).

[9]钱珺. 浅谈微博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方法创新[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