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学生创业教育是近年来我国社会和高等教育界的热点话题,随着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增大,创业教育已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重要方法。本文提出“意识、能力、环境”的指导思想,对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创业教育进行研究,通过对行业特色型大学创业内涵的解析,探索行业特色型大学创业教育实践途径,为我国高等院校创业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 意识 能力 环境 行业特色型大学 创业教育 探索实践

本文系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攻关项目。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近年来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加。从1999年起全国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猛增,扩招导致毕业人数增多,就业压力持续上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高校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授之以鱼,仅饱其一餐;授之以渔,可安其一生”,实施创业教育转变学生择业观、培养学生创业能力,是畅通高校“出口”,解决教育事业发展和毕业生就业难这一矛盾的重要举措,提倡和发展创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行业特色型大学具有明显的行业背景,其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更贴近实际问题,具备将科研实践成果向商业转化的条件,因而在行业特色型大学实施创业教育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创业”内涵

创业教育是与创业紧密相关的教育体系,研究创业教育,必须首先明确什么是创业。创业严格讲包括创业者及其创业活动,创业的涵义一直以来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国内外学者对创业的概念有不同的界定。

1. 国内外对“创业”内涵的理解

国外研究者对创业概念的定义很多,有的定义是基于创建新组织和开展新业务活动;有的定义基于识别和捕捉创业机会;有的定义基于创业家个性与心理特质。[1]Low和Macmillan(1988)提出的创业定义简单明了,认为创业就是创办新企业。Garner(1990)[2]通过使用德尔菲法对创业的概念进行了探究,结论认为创业的含义包括创业家的个人特性和创业行为结果两方面。创业家个人特性包括人格特征、创新性、独特性、开拓新事业和谋求发展;创业行为结果则被理解为价值创造、追求利润、成为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以及创建组织。

与美国等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创业教育研究较晚还处在起步阶段。各高校对创业的认识定义也不尽相同,首都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宋克勤教授认为:创业是创业者通过发现和识别商业机会,组织各种资源,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创造价值的过程。创业包括创业者、商业机会、组织和资源等要素。[3]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创业研究中心副主任雷家骕[4]认为,创业是“发现、创造和利用商业机会,组合生产要素,创立自己的事业,以获得商业成功的过程或活动”,他强调创业的目的在于“取得商业成功,获得商业利润”。

近年来高校扩招、社会改革等原因带来的就业难题,使社会大部分人认为创业即学生毕业后没有进入到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等单位就职,采用个人或群体方式开展的以创造财富为目标的社会活动,这种创业活动固然可以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但是它往往具有盲目性,首次创业成功率较低。

2. 行业特色型大学“创业”内涵解析

行业特色型大学有着自己的办学特色,是本行业重要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基地。行业特色型大学对“创业”的诠释应更为广义,不仅包括上述社会所认为的创业,更重要的是学生对自身职业生涯的“创业”,其重点是就业实践后的创业,即有目标、有规划的创业,目标与规划应该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就业实践直至自主创业,是一个系统的规划与“创造”,更像是经历过一次创业的“二次创业”而非简单的低端创业、学无所用。行业特色型大学有着自身的专业优势,能为这样的“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

行业特色型大学创业教育指导思想

创业教育这一概念是在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正式提出的。会议报告指出,21世纪的青年除了接受传统意义上的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外,还应当拥有第三本教育护照,即创业教育。[5]

我国早在1991年就在基础教育阶段试点进行创业教育,但效果并不明显。行业特色型大学大部分学生毕业后直接到国内外行业公司工作,学生缺少创业主动性;另一方面有个别学生毕业后进行开网店、经营实体店铺等类型的盲目“创业”,成长空间有限。

通过对行业特色型大学“创业”内涵的分析,我们得出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创业”应包括在校学习、就业实践、自主创业三个阶段。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创业教育主要针对学生在校学习阶段的教育。我们以“意识、能力、环境”作为行业特色型大学创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其内容包括:树立学生的创业意识,使学生对就业实践、自主创业有更清晰的认识和规划;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为学生就业实践、自主创业奠定基础;搭建创业环境提高学生创业积极性。

“意识”即树立创业意识。所谓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人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心理倾向,包括创业需要、创业动力、创业兴趣、创业理想、创业信念和创业世界观等[6]。创业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创业意识的培养也是高等院校创业教育最重要的内容。行业特色型大学树立学生创业意识,就是使他们能够利用专业优势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系统的规划与“创造”,做到真正的广义创业。

“能力”即培养创业能力。创业能力是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创业能力,就是具有创业的基本本领,包括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有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实践经验等。创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始终与创业实践和社会实践紧密相联。成功创业者应具备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包括专业技术能力、经营管理和社交沟通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信息接受和处理能力、把握机会和创造机会的能力等。[7]

“环境”即搭建创业环境。通过开展与创业有关的讲座、论坛、模拟创业活动等,使学生生活在一个有创业文化氛围的环境中,培养其创业意识,鼓励其创业精神,增强其创业素质,提高其创业本领。

行业特色型大学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

以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为例,其显著特点是受过专业的技术知识与技能的教育与训练,具有良好的技术背景、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同时,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飞速发展,使得电子信息类专业所对应的IT行业成为高新技术产业,这也为学生的创业提供了机会。如何做好创业教育,使学生能够意识并利用好这样的机会将是创业教育研究的重点,我们将按照“意识、能力、环境”的指导思想开展研究实践工作。

1. 创新创业意识融入整体育人方案,学校、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

针对行业特色型大学特点,首先从学校层面树立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教育使其成为实施创业教育的切入点,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具体做法是把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一手抓电子信息技术、技能的培养,一手抓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使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创新、创意、创造的精神和理念,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其次在树立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方面,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例,学校举办了“校园筑梦 赢在起点”创新创业论坛,论坛邀请多位成功创业的校友从国家政策、公司管理、风险投资、个人创业四个方面分别做了报告,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通过论坛的方式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创业知识、树立创业意识;另外,学校还多次设计调查问卷,对学生的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进行调查研究,不仅对学校创业教育起到了指引作用,也调动了学生创业的积极性。

2. 开设课程编写教材、构建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创业教育强调专业技术技能、经济管理技能、个人创业技能并重。专业技术技能方面除了基本的理论基础课程外,在教学计划设计中安排相关的实践类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实践能力。经济管理技能与创业技能方面开设企业管理类课程和创业类课程供学生修读,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后,对创业知识的需求将激增,创业相关课程体系的建立将尤为重要。课程体系的建立需要相应的教材,学校出台政策大力度支持教师编写创业教育系列教材成为必然之选。另外,依托学科建设,采用科研项目管理制,鼓励学生参加科研项目研究活动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如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参加教师科研课题等。

3. 搭建平台、举办竞赛、加强理论研究和师资队伍建设,为创业教育提供环境

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创新创业俱乐部、创业中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为学生创业搭建平台。以深化学生创业氛围为着眼点,举办各类创新创业竞赛,通过竞赛使学生把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应用到模拟的企业经营中,从而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和自主创业做下铺垫。加深教育管理者对创业教育理论的研究,大学生创新与创业教育的规律需要不断探索,只有强大的理论支持才会有进一步的实践。培养一支既懂创业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通过选派教师参加创业教育项目培训、高级研讨班、创新与创业教育学术研讨会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从事创业教育教师的教学和学术水平。通过搭建平台、举办竞赛、加强理论研究和师资队伍建设,创业教育环境得以形成。

小结与展望

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不仅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环境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不断培养和加强大学生创业能力,在就业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意识、能力、环境”作为指导思想,探索行业特色型大学开展创业教育的途径,从全新的视角进行了研究,避开就教育论教育的老路子,为我国高等院校创业教育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谌志亮. 心理学视角的创业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0(7).

[2]Gartner.W.B.What are we TalkingAboutwhen we TalkAboutEntrepreneurship,Entrepreneurship Theory &Practice,1990,18:15-18.

[3]宋克勤.创业成功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4.

[4]雷家骕,冯宛玲.高新技术创业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2.

[5]中之红,罗汉书.基础教育:让学生获得走向生活的通行证[N].中国教育报,2003,4:29.

[6]唐得海,常小勇.从就业教育走向创业教育的历程[J].教育研究,2001(2).

[7]梁保国.论创业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