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年职业教育有了很大发展,但仍难适应市场的需求,本文提出了更新职业教育的理念,运用职业渗透型英语教学的新模式,是指理论教学与实践运用相结合的方式,从课堂教学发展到社会实践,从阶段学习延伸到终身学习,将单纯的职业学习转化为多层面、多阶段的终身实践学习过程。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终身学习 职业渗透

近来中国职业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200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提出要:“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进一步发挥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中的重要作用;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

这里主要探讨和揭示在新形势下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模式,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英语水平和实际运用能力。首先,了解学生水平和社会需求,运用相应的职业渗透型教学。此模式的开发及运用既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又可以丰富教育和培训的内容和手段,也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职业渗透型英语教学模式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课堂的学习过程;二是指实践运用;三是两者之间的补充和协调,以满足职业需要为目的。此教学模式有以下几个特征:

1.强调教学过程中的职业性渗透,由基础课往职业化的过渡和加强。教师应从每个环节入手,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提高他们的自觉性,减少依赖性。课堂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扩大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流程中有可能涉及到的职业英语问题。教师的职业渗透型英语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第一个契合点。因此教师要不断反思教学效果和评价,从而调整教学计划、内容和策略。而学生则要培养勤学好问,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有了独立学习的能力,才能有终身学习的可能。

2.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专业英语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实习和实践,将英语应用到实际中。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充分利用所学到英语知识,并不断加强和补充,丰富和完善日常和职业所需的内容,这是从理论学习转化为实践运用的过程。而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树立正确的信念对于学生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今,英语已经渗透到我们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树立正确的职业信念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激励和引导学生,学好英语和专业的前提。所以要求学生不断提高求知欲,在学习和实践中获得成就感和快乐感。

3.在整个的教学和实践进行过程中,要贯穿一个基本思想:即“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把课堂学习模拟成实践应用,把工作实习提升到理论学习,将学和用很好的结合起来,不能一成不变,要不断调整、补充和完善,灵活多样,适时运用和学习。要求更新观念,提高对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1)在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中,以直接经验和综合信息为主要内容,以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

(2)而在实践活动则关注“过程”的教育价值,倡导“去经历”,强调学生实践活动对学习的重要性,把学生的实践、探索与思考看作是学生理论学习和深一层次继续学习的重要条件和基础。实践活动的价值并不仅仅体现为对理论学习内容的运用和验证,而是激起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和需求,并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能力。

(3)实践教学过程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我们的教学必须将新的教学内容与原有的知识结构相衔接,相互作用。并反过来,让学生主动地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建构主义所提倡“做中学”,也就是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实际操作中探究、体验,主动地发现问题,激起进一步探索的欲望,以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此过程是学生主体活动的过程,其效果也是传统教学不能比拟的。

(4)这一教学模式的发展内涵是多层面、多阶段的。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生产第一线符合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是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以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课堂教学拓展到实践中学习,从院校教育纵深到终身学习的创新理念,使课堂教学成为实践运用的前提和基础,而实践运用变成进一步学习的方向和目标。

总之,开展职业渗透型英语教学就需要转变观念,跨越学用界限,使学生学习内容的丰富性、挑战性、开放性、职业性和实用性得到加强。当然,此模式只是英语学习一种,也并不是唯一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还应该努力探索,争取做到职业英语教学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Z].国务院2005年35号文件.

[2]新华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新闻2010年05月06日.

[3]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M].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班杜拉著.陈欣银等译.社会学习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

[5]皮亚杰著.卢濬选译.皮亚杰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6]维果茨基著.龚浩然等译.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