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毛泽东的屯垦思想主要包括屯垦地和屯垦劳动力的来源,以及屯垦的主要模式等方面。毛泽东的屯垦思想及实践,在军事、经济和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生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毛泽东 屯垦思想 农业经济

基金项目:陕西教育学院2011年科研项目:土地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11KJ039)。

毛泽东屯垦思想形成的背景

毛泽东屯垦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中国传统的屯垦思想与实践,在努力践行人民军队服务宗旨的基础上,在解决革命与建设实际困难的实践中形成的。

(一)毛泽东屯垦思想形成的历史渊源

中国历朝历代都有许多远见的政治家或军事家从不同角度对屯垦思想进行阐述并力主统治者进行实践,这些理论和实践是毛泽东屯垦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命大将蒙恬修长城的同时,大量移民以充实边关,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加强对匈奴的有效防范,这是屯垦思想和实践的萌芽。汉王朝历任统治者,积极采纳晁错、桑弘羊等大臣及前线将士建议,大力推行戍边军士就地屯田,有效地经营了西域。在朱元璋等君臣大力主导下,军屯在明疆域内迅速推广,并作为基本国策延续到明亡。清代也视屯田为养兵裕国之本,所以清初各地驻军一律屯田。熟读历史的毛泽东,正是在承袭我国古代屯垦思想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革命与建设发展需要的新屯垦思想,以指导革命战争年代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屯垦实践。

(二)毛泽东屯垦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毛泽东的屯垦思想是毛泽东在革命与建设不同时期,在解决不同现实问题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土地革命时期,各根据地已有的经济发展相当落后,再加上敌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生存极其艰难。正如毛泽东指出的,“边界党如不能对经济问题有一个适当的办法,在敌人势力的稳定还有一个比较长的期间的条件下,割据将要遇到很大的困难。这个经济问题的相当的解决,实在值得每个党员注意。”[1]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创造性地继承了我国古代屯垦思想和实践,赋予人民军队除了打仗之外的另一职能,即筹款职能。延安时期,毛泽东不仅要求军队参加生产,还要求组织机关干部和广大的民众开展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成为各根据地克服经济困难,实现生产自给的努力目标。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满足工业化的需要,也为了促进边疆地区的发展和实现民族的大融合,毛泽东探索在内地和边疆不同的大规模垦殖模式,引进农业技术,改变农业生产方式,以期引导我国农业早日实现现代化,并在促进边疆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民族融合,实现国家的稳定与统一。

(三)毛泽东屯垦思想形成的精神动力

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毛泽东屯垦思想的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与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历来以降低人民群众的负担、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为主要目标。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要求部队“利用战斗和训练的间隙,从事粮食和日用必需品的生产,达到军队自给、半自给或部分自给之目的,借以克服经济困难,改善军队生活和减轻人民负担”。 [2]王震领导的三五九旅,开垦南泥湾,成功完成了“生产和防卫”的双重任。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内地和边疆地区通过国家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农垦企业,发展农场和建设兵团,进行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的垦荒。毛泽东在革命与建设的不同时期,屯垦的模式和规模虽不尽相同,但其根本目的都是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本着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目的而展开的,党的宗旨成为毛泽东屯垦思想形成的精神动力。

毛泽东屯垦思想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的屯垦思想主要涉及屯垦用地、屯垦主体、屯垦模式等方面。

(一)屯垦地来源及条件

进行大规模屯垦,实现集体耕作,需要大面积土地。在民主革命时期,由于尚未实现土地公有化,很多土地为私人占有,因此,建国前尤其是延安时期的屯垦,以开垦大量的无主荒地为主,如陕甘宁边区1940年开荒698989亩,1943年增长到976224.5亩,“三年间军民垦地达两百万亩以上”。[3]建国后,土地逐步实现国有化,屯垦土地的来源为国有土地,这些屯垦区主要集中在内地的河湖沿岸荒滩草地,以及新疆、内蒙、东北、西南等边疆地区的荒山秃岭地带,屯垦区往往人口稀少,经济发展落后,农业种植条件比较差。人民军队及广大垦荒群众,斩荆披棘,开荒造田,经过艰苦的努力,把一座座荒山,一处处荒滩开辟为沃野良田。

(二)屯垦主体

由于屯垦地人口稀少,实现大规模屯垦的劳动力主要靠外来人口,这些外来人口分为三种:

一是现役军人。在我国古代屯田史上,以军屯为主,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与建建设时期的屯垦事业也以军屯为主,军屯的主力是现役军人。1941年3月,毛泽东派王震将军率领八路军120师359旅,创建了第一个军垦农场延安南泥湾农场。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团进驻新疆,军需供应困难重重,毛泽东决心在全军立即开展大生产运动。1950年1月21日新疆军区发布命令“全体军人,一律参加劳动生产,不得有任何人站在劳动生产之外”,全疆部队“必须发动11万人到开垦种地的农业生产战线上去”。[4]新疆军区部队整编为国防军和生产军两大部分,生产军约11万人担负起了屯垦戍边的任务。现役军人屯垦戍边,担负着双重职能。

二是广大青壮年。延安时期,除军队参与生产外,党中央就号召广大机关学校在工作学习之余,都参与到大生产运动中来,所以学校师生成为当时开荒种地的又一主力,他们虽未参与集体的大规模的垦荒工作,但都程度不同地参加到小块土地的开垦与种植工作中来。1958年,中央发出《关于动员青年前往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根据这一决定,从1958年~1961年,内地青壮年到边疆及边疆国营农场工作的达148.5万人,随迁家属亦达43.8万人左右。

三是大规模移民。新中国建立后,除在边疆进行大规模的垦荒戍边外,在内地的河湖滩地也创建了一大批的国营农场,这些国营农场的劳动者有的以转业军人为主,有的以移民主为。比如陕西在渭河沿岸建有多个国营农场,其中草滩农场的劳动主力以当年三门峡库区的移民为主。

(三)屯垦模式

毛泽东领导下党的屯垦事业,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特殊情况,创造性发展出了不同的屯垦模式。

一是军队农场模式。军队农场模式在战争年代往往是以军队成建制于部队驻地从事开荒种地,以农业生产为主体,重点解决战争年代所面临的军需特别是粮食补给问题;在和平年代,则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派部分军人专门进行农副渔等综合生产和经营,以弥补军费不足。这种模式带有临时应急的特点,缺乏持久的宏观规划,所以往往随着问题的解决而被停止,比如南泥湾垦荒即属这种情况。

二是建设兵团模式。建设兵团往往是在边疆军队驻地,以大规模的屯垦为主,从事多种经营,实现边防军自给,同时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建设兵团在加强边疆军事防务、进行边疆行政管理及经济开发和建设方面,创造性地发展出了军政企合一的新型屯垦模式。这种模式在边疆的巩固、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即属这种模式。

三是国营农场模式。建国后,在内地的河湖滩地也展开了大规模的垦荒。河滩地带的垦荒,有一部分为军队农场转民用的国营农场;有一部分从一开始即为地方政府所有的民用国营农场。这些国营农场,规模较小,主要以转业军人、部分移民、上山下乡的知青或被划为右派的知识分子为主要劳动力,进行农牧渔综合生产,农工商综合经营。国营农场不仅成为当地政府的主要粮仓,也探索了现代农业新的发展思路,西安草滩农场即属这种模式。

四是开山造田模式。位于山西的大寨,本为穷山恶水。建国后当地人开山造田,绕山修建层层梯田。1964年毛泽东发出“农业学大寨”口号,全国掀起“农业学大寨”高潮,各地开始了大规模的开山造田、围湖造田、伐木造田、毁草造田,这些造田运动基本动用当地民力。

毛泽东屯垦思想的历史意义

(一)军事意义

首先,为军队的生存和革命的成功提供了保障。毛泽东的屯垦实践,源于革命战争年代艰苦斗争环境下物资极度匮乏的需要,因此,根据地的经济活动,特别是屯垦实践,首要地解决了军队的发展与生存问题,解决了根据地党政机关和指战员的吃饭问题,保障了军事斗争的胜利进行。其次,增强了边防能力。我国地域广阔,边界线绵延数万公里,边关人口却非常稀少,故边防压力很大。毛泽东创造性地借鉴我国古代守边的实践和理论,通过在边境地区组建建设兵团等有效的屯垦模式,不仅部分地实现了军队的自给,而且使我国边境地区得到有效的开发,也有效地充实了边境地区的人口,从而有效地增强了我国的边防能力。第三,有利于维护祖国的统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在历史上主要居住在边疆地区,边疆的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另外由于历史的原因加上近代帝国主义国家的挑拨,存在着部分的民族分裂主义倾向。建国后,毛泽东组织大规模边疆屯垦,提高了少数民族居住区的生产水平,改善了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条件,使各民族混合杂居,促进了民族融合,维护了祖国统一。

(二)经济意义

毛泽东的屯垦思想和实践,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的新发展,大大推动了屯垦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首先,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大发展。中原黄河流域土地资源肥沃,是中国农业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也是人口集中区。中国封建王朝创造性发展的屯田模式,其核心是中原人口带着农耕技术向边关渗透,这不仅缓解了中原人口过分集中的压力,也加快了少数民族农耕化的进程。但历史上的屯垦往往发生于战事频繁且军粮筹措困难时期,一旦国家承平日久,屯垦尤其是军屯往往会走向停止,这直接导致我国边疆地区的农业发展呈现为间歇式的兴废更替。建国后,毛泽东继承历史上的屯垦经验,利用国家的实力,开展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边疆屯垦,使农业生产真正扩展到边疆地区,使整个中国的农业经济得到前所未的大发展。

其次,促进了屯垦地区经济的发展。我国地域广阔,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各地历史上的发展程度也有所不同,建国后在国家有计划的安排部署下,大量屯垦区形成,屯垦区经济社会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在大批屯垦区军民的努力下,众多的荒原或丛林被改造成了一个个生机勃勃的农场。

(三)精神意义

毛泽东屯垦思想和实践不仅发挥了重要的军事和经济作用,还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生成新的民族精神。

首先,中国传统政治强调仁政,强调民本思想,而毛泽东的屯垦思想,正是基于以民为本的传统,奉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力图发展屯垦区的经济,提高和改善屯垦区群众的生活水平,减轻屯垦区群众对驻军的经济负担。

其次,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是一个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民族,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领导下,创造性发展的现代意义上的屯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发扬光大。

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领导下,党在不同时期开展不同模式的屯垦事业的过程中,在继承以民为本,自力更生传统精神的基础上,生成了新的精神,比如南泥湾精神、北大荒精神以及大寨精神等,这些精神不仅激励了当时军民的生产热情,凝聚了人气,也构成了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重要部分,至今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1:53.

[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40.

[3]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257.

[4]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