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 也是儒家文化的精髓。儒家的“礼”论是一个起点。《论语·学而》曰:“礼之用, 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 不以礼节之, 亦不可行也。”这说明礼仪教化能使各种关系达到和谐统一, 和谐离不开礼的规范性。众所周知,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系统工程,和谐社会是新时期新阶段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美好理想。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正处在转型时期。梳理、发掘儒家和谐思想,对建设现代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仁 礼 以仁释礼 和谐社会

儒学以仁释礼,铸就精神信仰

孔子提出“仁”的概念, 以仁释礼, 将礼的强制规定与仁的自我要求融为一体。在孔子那里,“仁” 是道德的核心, 是理想人格, 是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最高准则。按照孔子的解释,“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孝悌。孔子说“孝慈则忠”。孝亲与忠君的关系是同体异用, 君臣如父子, 对父能孝, 对君就能忠;对君主的忠是对父孝的自然延伸, 国家君臣关系是家庭父子关系的放大。从“仁”的内容可以看出, 孔子突出了“仁”作为个体生命的主体性特征, 强调“仁”是完全内在于生命, 与生命同在的。由于人不是孤立的个体, 而是彼此互动成长的, 需要礼来规范和调整, 而这种规范又是以个体生命的道德修养为基础的。孔子认为, 仁和礼的关系是统一的, 仁是礼的基础,礼是仁的体现, 仁以礼为客观的社会标准, 礼以仁为实际内涵。孔子用仁来解释礼, 从而给礼以新的思想内涵, 同时也奠定了儒家以礼教为中心的传统思想的基础。

孔子通过以仁释礼,把礼的血缘实质规定为孝悌, 又把孝悌建筑在日常亲子之爱上, 这就把礼从外在的规范约束转化成人的内在要求,从而使伦理规范与心理欲求融为一体。自我修养的目的是为了立身治国, 而立身治国的基础或前提则是修己, 通过“修己以敬”, 达到“安人”、进而“以安百姓”的目的, 这就是孔子的德治模式。这一思想后来又被儒家经典《大学》进一步概括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之道”。

传统礼治蕴涵着促进社会内在和谐的思想

“和谐”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国语·郑语》说:“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 故能丰长而物归之。”“和”, 来源于作物生长所需要的阴阳调和, 和谐就能生长万物, 相同就难以持久。孔子说:“礼之用, 和为贵。”(《论语·学而》)“和为贵”是孔子德治思想的重要内容, 蕴涵着深刻的理性价值。“和”由原来阴阳调和之意, 引申为人际关系及不同事物之间的和睦。在孔子那里,“和”即“中和”, 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个基本准则。孔子解决社会问题的着眼点旨在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 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维护社会稳定。这种思维模式与中国“家国同构”的政治模式和整体主义的伦理价值模式是相配的。这种力求人际和谐社会稳定的思想, 是传统儒家思想的核心,影响深远。礼治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论的起点是个体修养, 终点(最后的目标和归宿)是个体与社会群体的和谐。在个体修养问题上, 强调的是自我对道德规范和社会准则的遵从。孔子以君子的道德人格为典范, 以“智”、“勇”、“信”、“义”、“忠”等作为君子的基本人格要求。个人要恪守礼法, 自我控制,与社会的发展形成有机协调。在个体与社会群体的关系上, 孔子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准则。

以礼为治是中国古代社会行之有效的治理方式, 作为方法论意义上的礼治观对当代中国“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施具有重大价值, 要予以高度重视。

儒家礼治思想的现代启示和当代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1.当代社会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及原因

在社会逐渐工业化、商品化之时,由于人们未能全面把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征服自然与保护自然等等关系,造成了人与社会关系在不同程度上的扭曲和异化,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在人的身心方面:商品化社会中,由于人们片面追求物质享受与感官刺激,加之竞争激烈,使许多人身心失调。这些不仅毁灭了个人,也严重影响了社会安宁;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现代社会使很多东西都商品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渐渐变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由此导致了很多问题层出不穷;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人们把自我欲望的无限性扩张为向自然索取的无限性,造成了很多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

2.儒学礼治思想对促进社会内部和谐的指导意义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内部的和谐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儒学思想一向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注重培育人们良好的操守和行为规范,这对和谐人际关系是很有帮助的。

儒学思想中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人际交往思想,仁、义、礼、智、信都是人与人之间和谐交往和相处的道德准则。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来看,当前积极倡导儒家思想中德治思想对和谐社会人际关系是很有帮助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儒家认为“和”为贵。这是解决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矛盾的有效方式。所谓“礼之用,和为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些言论都表现了以“和”来解决矛盾的思想。这一思想对于我们现在的社会、生活来说是有很大积极意义的。

(2)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论仁,主要从人己关系立论。子曰:“己欲立而立仁,己欲达而达人。”“仁”含义是:从自己出发,推己及人。儒学思想的又一代表人物孟子,在论述人与人应和谐相处时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他认为人与人只有相互爱敬,才可以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仁”作为行为规范,是要求人们用爱心去维系,这些都是和谐社会里每个人应具有的道德水准。

(3)“信”是儒学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 “信”即真实无欺,诚实无诈,信守承诺。孔子说“自古皆有死,名无信不立”,“信则人任焉”。《中庸》中说:“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孟子》中说:“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这些论述都说明了人应该具有真实、诚信的品德。诚信是人与人之间和谐交往的重要纽带,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因而,对我国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诚信的社会环境来说,这些思想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科学借鉴和继承儒家思想的社会必要性

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要积极探索和借鉴儒家思想中所蕴涵的促进社会和谐的宝贵思想,但也绝不能良莠不分,要用批判的方法对其进行扬弃。所以,我们在继承儒学思想时应注意以下方面:

首先,儒学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我们对其进行阐释时不可望文生义,使其绝对化。只有不断吸取人类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儒学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其次,儒学的本质是生活,我们不应该用政治手段使其成为维护政权或为统治服务的工具。儒学的作用是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深层的精神动力,绝不可将其政治化,否则就会使其窒息。

儒学研究是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今天,我们中华儿女更需要重新认识自己的文明传统,积极回应和参与全球的文明对话与交流,为新的全球伦理的构建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论语·学而[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黄克剑.论语解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4]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5.

[6]张立文.“孔子与当代”国际社会会议论文集[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12.

[7]舒大刚,彭华.忠恕与礼让:儒家的和谐世界[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4.

[8]朱贻庭.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9.

[9]李印召,陈凤贵.儒家礼治思想与社会内在和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