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旨在表述在动画产业全球化的背景下民族风格动画当前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际遇和困境,以及如何适应行业全球化这个历史趋势,发展本民族特色的动画作品。在对在我国公映的世界动画产业中成功影片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分析其受欢迎的剧情条件、制作技术程度等的基础上,对我国民族风格动画片如何走向世界进行了探讨性的分析。

【关键词】 动画产业 全球化 民族风格 动画创作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号:2010JK095.

自从国人开始着西装、吃汉堡、穿婚纱、过情人节、看《阿凡达》、游历欧亚以来,我们的生活等各方面已经融入到了全球化之中,当今,“全球化”已经是一个公共话题。当《阿凡达》、《变形金刚3》等国外动画巨作在我们各大城市的影院票房不菲时,动画业和其动画观众群也“被”进入到了动画全球化进程之中,从业者们所从事的动画创作必然也会受到巨大的影响,国外动画片的触角已经深入且逐渐要占据我们国家这个动画大市场时,也同时给当代的动画从业者们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责任与挑战。

动画产业的全球化与民族动画发展的碰撞

中国动画产业及其庞大的市场吸引着全球行业界的眼光,日本人已用漫画演绎了《三国演义》并有意向拍摄动画剧,美国迪士尼将《花木兰》成功地搬上银幕,从日本漫画的各类中国题材,到动画作品《花木兰》、《功夫熊猫》、漫画作品《三国演义》等,中国的文化元素符号已经成为世界动画作品的创作资料来源。

与之对应,国外在享用中国的动画资源与市场的同时,国人也在这种过程中学习与进步,这种交互关系的碰撞将会从客观上促进民族动画业的发展,从业者们经过努力创作,也有了得到世界认可的动画作品。2006年国产动画作品《桃花源记》首次在东京获TBS数字作品大赛最优秀奖,得到了与会专家的广泛赞誉,这部运用水墨画、皮影戏、剪纸等多种艺术元素,通过现代的制作方式手段实现了技术艺术高度统一的三维剪纸动画的出现,也表明国人努力的结果值得肯定。尽管中国的首部三维动画巨片《魔比斯环》投资1.3亿之巨,没有收回成本,但它带来的影响也有一定意义,而且该片在第58届戛纳电影节上热映十几天。

民族风格动画是全球化产业中的组成部分

中国动画学会常务副会长、上海电影集团副总裁汪天云最近遇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香港导演纷纷来到上影厂,买走《天书奇谭》、《葫芦兄弟》等老动画片。“这些香港导演认为内地老动画片动画艺术扎实,最重要的是内容和故事非常经得起推敲。他们希望对这些经典动画故事进行改编,由真人来表演。”汪天云认为,之所以出现如此现象,得益于老动画片对故事的讲究。[1]以此可知,上世纪50、60年代民族风格动画作品之所以会处在世界的前列,“讲究”这个创作原则是主要的成功因素之一,不仅是剧本选材的讲究,也是制作艺术的讲究,更是团队没有半点浮躁之气精益求精做精品的讲究,所以,民族风格动画作品创作不仅是对民族题材的改编运用更是对前辈从业精神的继承与创新。

民族风格动画的继承主要体现在形式上的民族性与从业精神上的孜孜追求上,而创新主要则反映在艺术技术结合的层面上,如前文所例,动画片《桃花源记》就是把剪纸画中的符号语言引入到三维世界里,让以前不易在二维动画里表现出来的剪纸动画比较容易地表现在了三维空间,片中二维角色结合三维空间的水墨场景与皮影和剪纸艺术形式交相呼应形成了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并完美地展现在了影片中,这是水墨画、皮影戏、剪纸等多种艺术元素作为独立的艺术单元制作的动画作品,也是近年来获得国际大奖的代表性动画作品。

所以,我们民族视觉艺术中的水墨、剪纸、皮影等艺术形式所制作出的动画产品需与当下时代中出现的新技术结合才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只有与当下视觉审美潮流同向才会更快融入到全球化市场中并获认可。《桃花源记》获得国际认可除了将皮影、剪纸、水墨引入到三维空间之外,还保留了我们剪纸艺术中最灵动、纯朴的美,还适应了人们追求视觉感官的求异性和情感空缺的需要,即视觉和空间均有所创新。在本民族各类资源已经为世界动画界逐步共享、动画产业这块蛋糕的原料已然全球化的背景下,动画全球化的浪潮已将中国卷入其中,已然成为全球化的组成部分,拥有着丰富文化艺术资源基础的中国更需要将自己的动画符号以自己的视觉方式推向世界。

民族风格动画走向全球化市场的条件

美国人将中国的国宝熊猫这个视觉符号与中国武术结合起来淋漓尽致地演绎了一把《功夫熊猫》,让国人为之折服;同样,迪斯尼将“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这个家喻户晓的木兰从军故事拍得荡气回肠,赚足了6亿美元;而国人制作的《宝莲灯》投资巨大,却只获得了个基本收支平衡,说明同样的题材不同的制作单位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原因是什么?被誉为“中国创意产业之父”的厉无畏一言中的:中国动漫产业缺少中国文化的“根”。纵观我国上世纪50、60年代的动画作品,如1964年我国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大闹天宫》之所以获得国际性承认,单看由几十位画家用4年多、绘制了15万4千多帧画面,即可得出结论,所以,“根”一方面是持之以恒、一丝不苟的制作精神,另一方面是能塑“根”的人才。

从1971年我国恢复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到2010年底GDP总值跃居世界第二,我国已然成为世界性的政治大国和经济大国,那么,如何能成为文化大国,像古时的汉、唐、宋代一样得到世界公认呢?将文化纳入到视觉“创意”领域就是途径之一,动画片可承担一部分重任,也必然要承担起必要的文化责任。将人类的共同价值,诸如自由等和世人的普遍情感,诸如仁爱等主题注入到动画片的故事叙事中,在文化认同感的基础上也会顺利地将民族风格动画片推向全球化市场,获得认可与效益。

西班牙海神影业公司总裁约瑟夫认为,中国的文化元素对西方人来说是非常新鲜的,“但所谓的元素很多都只是形式上的东西,中国文化的精神表达才是最重要的……”[2]藉此可思,民族风格元素不是单一理解为将本民族的古代先贤抑或志怪神兽用“动”的方式表现出来,而是将其融入到一种精神里去表述动态关系,即使切入到别的场景或情节中,也能感受到中国的气息,这才是创新的应用与发展,即必须具备别具一格的创新意识也是民族风格动画走向全球化市场的又一必备条件。

结 语

在动画产业已经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民族风格动画的发展既需要继承又需要创新。继承包括文化与形式,创新则需要结合多重因素来进行,当然,动画构思的创新不是主观任意的,而是由动画创作规律和观众欣赏心理两方面决定的。一方面动画创新是客观世界经过创作者头脑的折射反应……另一方面,从审美心理考察,人有一种本能的好奇心,总是希望事物永远处于一种不断运动和变化的状态之中。[3]结合此议,民族风格动画业的发展也只有完善此两点才能获得发展与进步。

国家在十七大有关文化产业的报告中提出了大力推动动漫产业的快速与健康发展策略,于是深圳、北京、杭州的动漫业在原来发展的基础上已然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且蓬勃发展着并带动了全国其他地区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国家和各地政府已经真正将此产业作为一种经济形式来对待了。既然是经济形式,必然会有产值,从世界主要动画大国、动画强国来看:美国动漫产业的出口产值达2000亿美元之多,仅次于计算机业的出口值;日本动漫产业的产值已经超过了其经济支柱产业——汽车产业,并占据着世界动漫市场的65%份额;这些数据足以说明中国提出的大力推动与发展动漫产业的必要性。那么,中国的动画业与其从业者也应该以民族风格动画,诸如水墨、剪纸、皮影等的形式为基础,综合各类技术制作,为当今中国动画片能在世界动画产业链中分享丰厚效益而展开积极探索与精致创作。

参考文献:

[1]包白龙.“民族动漫”吸引全球眼光[J].内蒙古日报数字报刊,2009-11-20.

[2]杨慧军,赵曦.动漫呼唤民族特色[J].内蒙古日报数字报刊,2009-11-20.

[3]佟婷.动画艺术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