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材是英语课程的重要资源,是英语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场由课程教材改革引发的基础教育深刻变革。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后,教材呈现出多元化,凸现了“可读性”、“可教性”,给英语教学带来了新气象。

一、初中英语新教材适用性的现状

日前,笔者对新教材适用性做了一次调查:在对教师问及“在初中英语新教材的教学中,您在课堂上感到的困难是什么?”问题时,74%的教师回答是“解决教材内容多而教学时间紧之间矛盾”;在问及新教材难度与旧教材相比,82%的教师认为“增大”了。同时组织座谈时教师还集中反映“在课堂教学中,部分单元知识由于受学校当地条件的限制,不能按时完成教学内容;教材是新的,配套材料却是旧的,新教材配套的教辅材料需要教师自己花时间和精力去制作;教材词汇量大,但复现率低;多数小学没有开设英语(或视为副科),所以部分中学生学习英语的起点几乎是零”等等。以上这些现存问题给新教材的使用增添了难度。

二、提高新教材适用性的策略

精心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是教材处理过程中的中心环节,其质量的优劣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展现充满变数的教学内容和富有创意的教学过程,这是对课堂教学的新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对教材内容顺序的调整,如单元间调整,单元内调整和课内调整等,众多第一线教师已做详尽的论述,本文不在赘述。所以笔者在本文中将就新教材《新目标》(Go for it!)的内容调整略作探讨,以求达到用活新教材,提高新教材的适用性。

1.内容的删减

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尤其是农村初中学生,新目标(Go for it!)中有些内容难度偏高。如果教师一味地根据教材设置,在教学时面面俱到,学生学习起来可能比较困难。与其如此,笔者认为还不如大胆地删掉。《新目标》中的众多人名和地名,专业性强、与学生生活较远或缺乏真实性材料等等,有一些教师也难弄清楚,舍弃这些内容更有益于把“教材是学生的生活”转变为“生活成为学生的教材”,如九年级Unit 7 section A 4 pairwork (P54)等内容。

2.内容的替换

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那种“岁岁年年人不同,年年岁岁课相似”的教师难以胜任新教材的改革。课堂教学不应该是对教材内容的简单复制,而是教师对教材的再开发、再创造的过程。教师必须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将新教材“校本化”、“个性化”。如在教学“圣诞节”时,可替换为传统节日“春节”的介绍,而把教材中的内容作为阅读材料。有些内容学生很不熟悉,如七年级Unit12 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 就可把它改为My favorite subject is music等,这样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避免了教师在上课时纸上谈兵、“曲高和寡”。

3.内容的扩展

新教材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以及信息的获得。它不仅要求教给学生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使用语言和交际表达的能力——在知识的掌握上,强调一个“活”字;在学习目的上,突出一个“用”字。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节目、音像资料、多媒体光盘、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以及报纸杂志等其他资源,都是教学中教材扩展的素材。所以在教学资源的开发上,教师要利用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借助上述材料,筛选和组织与教材相关内容进行补充,以引导学生课后阅读。如在教学七年级Unit 6时,在自主结对活动中,学生可以模拟饭店就餐、叫外卖、电话订餐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语言及其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

英语新课程改革,最终落脚点在教材的更新和教师对教材的处理上,没有哪一套教材永远适合每一所学校的每一个学生。因此,随着新课改实施,教师要做教材的驾驭者。在教学中,教师要以现行教材为基础,要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对教材精心加工,钻研新教材,体会新教材,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才能使教材的普遍性同本地区教学实践的特殊性实现有机结合,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多样化需求,用好新教材,创设学习英语语言的环境,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