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6日,一场主题为“十八而志、感恩与责任”的十八岁成人仪式在咸阳市彬县范公中学大礼堂举行。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学生们庄严而又响亮的宣誓声响彻校园。这只是该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掠影。

作为“全国文明县城”创建工作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彬县不断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完善教育网络、强化阵地建设、丰富活动载体,积极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竭力为广大青少年健康幸福快乐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大机制”联合推动

为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扎实开展,该县将此项工作纳入全县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整体工作规划中,并建立健全“组织保障、制度保障、资金保障”三大机制。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第一组长,县长为组长,县委、县政府主管领导为副组长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县文明委牵头抓总,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成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一把手”工程。县委、县政府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出台《彬县2012-2016年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规划》、《彬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考核办法》等相关文件,并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和目标责任制考评范畴。同时,设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项经费,今年全县列支1000万元,以后每年至少列支500万元,全部用于保障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三个结合”深化教育

该县坚持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该县把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作为考核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把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等为内容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十五年义务教育毕业的基本条件。该县教育局设立德育股,为各基层学校选派团委书记、少队辅导员和1-2名德育老师,并聘任1名法制辅导员,配备德育室主任和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逐步建立了由政教处、团委、学生会、少队部和法制辅导员、政治老师、心理健康教育老师为主的教育网络,广泛开展法制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安全自救教育、健康卫生教育和禁烟、禁毒教育,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目前,全县已有60多个幼儿园、中小学校组建书法、美术、舞蹈、合唱、器乐等200多个兴趣小组。

注重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该县各乡镇、社区建立“家庭论坛”和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该县教育局及工会、团委、妇联等群团组织定期邀请专家到彬县传经送宝,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亲子观和成才观。

积极发挥社会的重要阵地作用,加强养成教育和实践育人。日前,以共青团成立90周年为契机,该县广泛开展了“爱祖国、爱家乡”主题读书活动、“传承五四薪火 争当有为青年”演讲比赛和“知荣明耻从小做起”、“感恩孝亲”、“红领巾之家”、“小手拉大手”等活动,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开通心理热线电话、设立心理信箱、配备心理辅导员,长期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心理服务,有效增强未成年人的心理素质和自身修养。

阵地建设成效显著

该县把中小学生校外活动场所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大力推进公益性文化服务项目建设。今年初,该县先后组织38名校长赴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和山东省临沂市观摩学习之后,制订了《彬县中小学青少年宫建设实施方案》,已累计投入500多万元,在龙高、香庙、新民、小章、永乐、北极、义门、车家庄、水口、城关等镇(社区)建成了青少年宫,并按照要求装备了书画、棋艺、剪纸、劳技、摄影、舞蹈、雕塑、体育、科技活动及心理咨询室、留守儿童亲情连线室等29种特色部室。同时,精心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大力开展“一校一品”校园文化建设年活动,累计投入300多万元,给全县每一位教师录制、发放了圣贤文化教育光盘,并将《弟子规》、《三字经》、《论语》、《诗经》等传统经典文化以广播、版面、画册及校本教材的形式融入了校园文化,渗透于课堂教学,切实增强了德育工作实效,全力为广大学生创设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