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这次职成教年度会议和技能大赛表彰会议在安康召开,昨天上午我们各位代表参观考察了旬阳、石泉两个县级职教中心,下午又到了安康市,交流发展职业教育的经验和作法。我和与会代表都有一个切身感受:一是感受到了近年来安康城乡发展的新变化;二是感受到了近年来安康教育事业的新发展,特别是安康教育事业对安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新贡献;三是感受到了安康市委、市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形成了市长、县(区)长分管教育,分管的市长、县(区)长主抓教育的领导机制,这是我们全省唯一的,足以体现安康市委、市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

在会议举办过程中,安康市委、市政府给以高度重视,市教育局以及县(区)的同志们为我们这次会议顺利、圆满举行付出了辛勤的努力,我代表省教育厅和所有与会同志对安康市委、市政府,安康市教育局以及辛勤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次会议是在全省职教战线深入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实施意见精神,全力推进职成教改革创新的背景下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教育部职成教年度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回顾2011年工作,分析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部署2012年全省职成教重点工作任务,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省教育厅将今年确定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年,足见省教育厅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改革发展是职业教育重要主题,下面,围绕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我讲四点意见。

一、认真回顾总结2011年的工作,不断增强推动我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信心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省职成教育在省委、省政府及委厅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职成教战线同志们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我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创造了新亮点,积累了新经验,作出了新贡献。

(一)改革招生制度,确保全省中等职业学校稳定招生规模。一是充分发挥骨干性中、高职示范校的办学优势,探索实施中高职 “五年制连读”试点工作,省属11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与7所高职院校联合举办五年制高职。二是创新招生形式和方法,广泛开展城乡合作办学和东西部中等职业学校联合招生,既满足了优质职教资源扩招需要,又解决了农村薄弱学校培养能力不足的问题。三是积极探索中职技能大赛优秀获奖选手免试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工作。这些创新举措,有效促进了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全年完成招生31.45万人,超额完成了教育部和省政府下达的年度招生任务,保持连续5年招生规模稳定在30万人以上,为实现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积极实施基础能力提升工程,我省职业教育的骨干体系初步形成。启动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提升工程”,落实省财政专项资金2.25亿元,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1.6亿元,有效地推动了我省中等职业教育骨干体系建设。一是加强骨干学校建设。落实9所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资金1.22亿元,通过13所第二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立项建设任务,建设省级示范中职学校10个。全省各类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85所(其中,国家级示范15所、省级示范校33所、国家级重点学校49所),占到全省中职学校的24%。二是以中职学校达标验收为抓手,推进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依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开展了全省中等职业学校达标验收,通过“合并、共建、划转”等方式整合职教资源,与2010年相比,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数量减少48所。安康、咸阳、宝鸡等市在加强市级职业教育资源统筹的同时,大力实施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工程,建成了彬县、旬阳、陈仓、府谷等一批骨干县级职教中心。三是优化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在学校布点调整的基础上,要求各地以设区市为单位,积极推进职业学校专业布局结构调整,避免专业重复建设,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汉中市实施“一县一品”专业建设战略,形成了南郑县汽车专业、宁强县电子专业、西乡县茶艺专业等特色品牌。

(三)实施改革创新三年行动计划,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一是以技能竞赛引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认真组织全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教师教学设计大赛和信息化教学大赛,积极组团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及相关展示活动。中职组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获得一等奖2个,二等奖16个,三等奖42个,成绩较2010年有所提升。积极推进市、校两级技能比赛,指导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广泛深入开展师生技能竞赛活动,西安、宝鸡、安康、商洛4市成功举办了市级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二是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工作。面向全省征集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和课程改革案例,首批遴选5所学校的5个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和课程改革案例,加快建设职业教育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三是加强教师培训工作。依托全省8个师资培训基地,培训“双师型”教师1200名。邀请德国职业教育专家对109名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进行了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培训,对60名机电专业骨干教师进行了德国YHK证书培训,评选表彰22名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优秀校长和82名优秀教师。

(四)实施现代农业职教发展工程,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加快农村、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是“十二五”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任务。2011年,我省在加快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加强涉农专业建设,努力扩大涉农专业招生规模。全省举办涉农专业的县级职教中心达到88个,覆盖82%的县区;涉农专业在校生达到67203人,较2010年增长55.9%。二是启动实施现代农业职教发展工程。研究制订《陕西省现代农业职教发展工程示范县建设基本条件及评估验收标准》,评估验收10个现代农村职教发展工程示范县。三是大力开展百万农民教育培训。面向农村新增劳动力、进城落户农民、退役士兵开展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全年完成有条件的农民进城落户培训25.7万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28.4万人次,“人人技能工程”培训9.5万人。去年两会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就业培训免费‘充电’,一技之长改变生活”为题对我省教育系统实施“人人技能工程”作了专题报导。杨希文厅长在我省承办的国家9部委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作了交流发言,我省加快发展农村、农业职业教育的做法和经验,受到了教育部领导和与会代表的充分肯定。

(五)推进校企合作,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促进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2011年我省扎实推进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试点项目,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陕西省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试点方案》,分解落实试点任务。召开了全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试点工作推进会,安排部署试点工作。组建了陕西国防工业和现代护理2个行业性职业教育集团以及安康、咸阳2个区域性职教集团,举办了陕西职业教育与装备制造业对接对话论坛、“2011年陕浙技能人才校企合作洽谈会”,深化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的对话协商和广泛联系。我省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加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作法得到教育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若干重大政策问题专项调研组充分肯定。

二、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不断增强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前,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已经步入转变方式、科学发展的新阶段,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我们赢得主动、做好今年各项工作的前提。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调整和转变方式,是国家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职业教育如何为转变发展方式和产业升级服务,是职业教育的重大大课题。当前我省正处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统筹推进具有陕西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对于职业教育有着更高的需求与依赖。一是工业化发展中期对中等职业教育人才需求变化。根据最新发布的我省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分析,从技术工种分析,专业技术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商业和服务业人员占人才市场需求总量的78.54%。从文化程度分析,用人单位对具备中职、高职文化程度的人员需求量最大,分别占需求总量的41.49%、23.68%。二是从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方面看,技术技能水平成为重要的求职资本。从我省人力资源市场技术等级需求分析,用人单位对技术等级有明确要求的占总需求人数68.56%,且主要集中在职业资格五级、四级和初级、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四者合计占需求总量的63.61%。而从求职者的情况看,具有某种技术等级资格的求职者比例仅占求职总数的58.55%,接近一半的求职者尚无技术等级或职称。随着全面建设西部强省步伐的加快推进和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实施,经济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三是城镇化进程加速要求职业教育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城乡统筹,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大农民培训和发展现代农业,使农民有事干、留得住、干得好。按照省委、省政府实施有条件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工作的整体部署,到2015年,我省将有300万农村人口要转移到城镇。在此背景下,要让每个农村青少年怀揣着技能进城,从而具备基本的就业生存能力,这是中等职业教育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也是体现教育公平的必然选择。职业教育服务城乡统筹发展是提升国家战略的能力的重要体现。

(二)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提出高层次多样化的新期待。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后,人民群众对子女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愿望更加强烈。优化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的现实选择。从我省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情况看,尽管经过“十一五”以来的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能力明显增强,但受资源分散、师资力量薄弱、人才培养观念落后等因素影响,我省职业教育依然存在着培养层次低、培养质量不高、吸引力不强的问题,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子女接受高层次职业教育资源的需要。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基础,既要为受教育者接受职业技能教育,走上生产管理一线提供更加优越的学习环境,更要满足受教育者多样化学习、终身学习需要,为他们继续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打通成长成才通道。统筹高中阶段教育,推进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系统确立和更新职业教育理念和体系,科学布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格、梯次和结构,加快建立满足人们群众需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经成为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的当务之急。

(三)我省职业教育的内在缺陷对改革发展提出新挑战。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省职业教育资源分散,职业学校办学规模小,办学效益低,全省中职学校600多所,教学质量不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还不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存在脱节、断层问题,职业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特别是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对接不够紧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不强;教育观念相对落后,教学内容和方法比较陈旧,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我省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

工业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越需要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和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而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必须建立在高水准的国家职业教育体系上。目前,在各级各类教育更加注重提高质量的背景下,作为薄弱环节的职业教育,要提高质量、满足国家产业体系建设的要求,必须加快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面对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时代特点,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客观要求,回应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高质量职业教育服务的强烈诉求,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全省职业教育战线必须坚定信心,凝聚共识,进一步增强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准确把握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职业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继续学习和职业生涯持续发展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职业教育要坚持走好三条路子。一是走特色办学之路。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地方主导产业,加强特色专业建设,做大做强优势专业,在巩固特色、凸现特色的基础上,面向地方优势主导产业,发展新兴专业。二是内涵发展之路。以国家、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为抓手,加强教学内容和课程改革,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方式,着力推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三是走改革发展之路。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积极促进中等、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贯通,加快发展面向农村职业教育,以改革解难题,促发展,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社会多样化学习需求和多元化人才需求的能力。

三、全面落实2012年职成教改革发展各项任务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省教育厅确定的职教发展年。全省职成教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落实《实施意见》为主线,按照“抓统筹,强基础,重管理,促改革,提质量”的基本思路,以统筹整合职业教育资源为突破口,加快推进中、高职衔接,加快建立职业教育骨干体系,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大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力度,着力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推动陕西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关于2012年全省职成教重点任务,会前,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做好2012年全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重点工作的通知》,各项重点任务和主要指标已分解下达,请各地、各校认真抓好落实。这里,我重点强调以下八项工作。

(一)下大气力稳定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受生源下降等因素影响,我省职业教育发展遇到了新的问题和困难,许多中等职业学校生源锐减,办学艰难。导致招生困难的原因很多,有认识问题,有职业教育本身缺乏吸引力的问题,也有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今年,我们要指导各地借鉴宝鸡市统筹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作法,推动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工作的统筹管理,合理安排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巩固和稳定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实践证明,哪个县区教育局长重视职业教育,哪个县区高中阶段教育就能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就能上去。统筹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的责任在市上,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工作做好了,中职招生就有了空间,招生难的问题就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这里,我要特别强调的是在招生工作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务必规范招生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资助政策,坚决杜绝虚报学生人数,骗取、套取中职国家助学金、免学费补助资金等问题再次发生。

(二)扎实推进职业教育资源整合。目前,我省职业教育“散、小、差”的问题已成为影响和制约全省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最为突出的问题,必须从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做起。一要加强对全省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工作的宏观指导。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对省教育厅直属中等职业学校结合专业、区域特点优化整合,培育省属中等职业学校的骨干体系。同时,要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继续组织开展中等职业学校达标验收。二要强化市级统筹。以设区市为单位,做好重点建设的县级职教中心统筹规划,按照“一县一特色”调整专业布局,优化职业教育布局结构,在全省形成重点支持建设50所县级职教中心建设规划。三要继续推进县域内职业教育整合。推广商洛市洛南县的职业教育资源、政策、资金、培训“四统筹”模式,力争各市整合1-2所县级职教中心,培育县域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典型。

(三)加快推进中、高职衔接贯通。一是改革招生考试制度。进一步推进中高职五年制连读试点工作,扩大试点院校和招生计划,提升中职学校的办学水平;研究制订《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对口升入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办法》,拓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学渠道,扩大中职学校毕业生对口升学计划,允许通过参加自主招生考试升入高等职业学校学习,打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成长成才立交桥。二是围绕产业和职业岗位需求,调整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推进中、高职重点专业、课程和教材体系等方面的统筹与衔接。这次会议,我们邀请开展2012年中高职五年制连读试点的各职业院校参加会议,并签订试点协议书,就是要大力宣传职业教育招生制度上的创新举措,推进中高职有机衔接,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四)认真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提升工程。从今年起,我们要统筹规划职业教育建设项目,有效提升资金使用效益。一要调整建设项目和投入方向。从2012年起,省级财政专项资金主要向省级以上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省市共同确定的非省级以上示范校、但需要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多功能县级职教中心倾斜。二要重点加强综合性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落实《陕西省职业教育综合性实训基地建设规程》要求,开展综合性实训基地建设验收评估,结合建设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和市级职教中心,切实提高综合性实训基地服务区域职业教育实习实训能力。三要加强专业建设。围绕地方主导产业,统筹规划好县区职业教育中心专业布局,有效避免专业重复化建设。省厅将加强和规范对涉农专业、现代护理、学前教育等特殊关键专业设置审批管理,制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开发一批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和课程方案,建设一批示范专业和精品课程。

(五)继续实施以“双师型”教师为主的中职师资培训。一是加强以“双师型”教师为主的教师队伍培养培训,组织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和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培训一批以“双师型”为主的专业骨干教师。二是研究制订《关于加强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陕西省关于实施职业学校教师素质计划的实施意见2012—2015年)》,推动建立和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制度机。三是制订《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办法》,以示范校为重点,创新以企业实践为重点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加强教师企业实践活动,构建校企联合的开放的教师培养体系。

(六)扎实开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试点。一是加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机制建设,会同有关部门,起草《陕西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力争年内完成该条例立法立项工作。二是组织“一月一论坛”活动,举办职业教育与航空、石化、国防工业、交通物流、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相关行业对话论坛,组建一批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三是以专业和产业为纽带,与行业、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同步推进西安、宝鸡、延安、榆林4市完成区域性职教集团和市级职教中心建设任务。四是实施“百校千企联姻工程”, 召开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经验交流会,组织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试点院校开展校企一体办学试点,总结推广一批集团化办学典型案例。

(七)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贯彻落实好教育部等九部委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教工作会议精神是今年的重点任务。一要会同有关部门印发《陕西省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工作实施意见》,召开全省加快发展面向农村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推进农村、农业职业教育发展。二要健全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开展现代农业职教发展工程示范县创建活动,评估建设10个现代农业职教发展工程示范县,支持创建一批国家级农村职成教示范县(市、区)。三要研究制订《陕西省关于建设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的意见》,以杨凌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为核心,辐射全省现代农业职教发展工程示范县,启动建设陕西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四要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规范涉农专业管理,增强服务“三农”的能力,积极实施“人人技能工程”和城落户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五要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成人继续教育培训。广泛开展社区教育。组织举办好第三届全民终身学习周活动,推进多种形式成人教育培训活动。

(八)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一是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召开全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科研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及科研工作会议精神,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作用,着力推进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教材建设与改革,培育、总结并推广一批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典型。二是发挥骨干学校教学改革示范引领作用。加快落实立项建设的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年度建设任务,通过建立示范校协作会,举办示范校建设研讨活动,开展示范校建设督导检查,推进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取得积极成效。完成第三批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立项推荐,力争我省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数量居西部前列。三是大力开展职业学校学生技能竞赛及教师教学技能展示活动。办好2012年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相关技能展示活动。今年的省级大赛3月份已经举行,今天,省教育厅、人社厅联合对获奖单位进行了表彰。分析今年省级大赛,最大的变化是神木、山阳、眉县、西安实验职业中专等等一批县级职教中心(职业学校)脱颖而出,这反映出,近年来市级技能大赛的广泛开展已经有力促进了基层学校质量提升。当前,我们要精心组织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前集训工作,确保我省在全国大赛成绩有新突破。同时,要积极推动市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更加广泛深入开展下去,力争每个市都能举办市级技能大赛活动,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开展。

四、加强领导,强化责任,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2012年是落实省委、省政府《教育规划纲要实施意见》的关键之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教育厅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上来,突出主题,凝聚力量,扎实工作,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要加强统筹协调,进一步落实职业教育发展责任。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负起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宏观管理、综合协调和统筹规划责任。要积极争取政府支持,主动加强与市级发改、财政、人社部门联系与沟通,统筹规划各类职业学校布局,优化专业结构,整合区域职业教育资源,统筹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要积极争取市级财政支持,依法落实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确保城市教育费附加的30%用于职业教育,确保职业教育经费随财政经费增长逐年增长,及时足额拨付中职国家助学金及免学费政策配套资金,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全免费工作进程,保障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强化职业教育资源、政策、资金和培训统筹责任。要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和教育事业发展,统筹规划县级职教中心发展,统筹高中阶段两类教育协调发展,严格控制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动员各方力量,促进职业学校招生,努力保持高中阶段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二)要加强学校管理,切实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质量上来。各中等职业学校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质量立校意识、努力提高教育质量。要建立“一把手”校长亲自抓教学、抓质量的工作机制。要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实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切实改变一些学校粗放、松散的管理现状。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抓好学生技能培养的同时,更加重视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教育。要切实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严格执行学制要求,不得随意压缩学时和学制。要大力开展教师校本培训,组织教学研究活动,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水平,引导教师静心教学、潜心育人。通过各中等职业学校不懈努力,在全省培育一批教学质量一流的学校,引领全省职业教育内涵发展,努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三)要完善职业教育管理制度,保障职业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职业学校都要切实重视和加强职业教育管理。省上要针对目前在管理工作上存在的漏洞,切实加强学校管理、专业审批管理、课程教材管理、学籍信息及资助政策管理,修订完善有关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管理行为。各市教育、政府督导部门要落实《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督导评估办法》,切实做好对地方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督导检查,强化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保障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职业学校管理,选好校长,配好班子,建立一支干事创业的管理干部团队,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各职业学校要积极推行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坚持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努力提高管理工作效益。

最后,我强调一下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大家知道,最近一段时间,受黄岩岛事件影响,各地、各校出现了一些不稳定因素。中央和省委要求以稳定和谐大局为重,教育和引导学生的正确认识,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努力学习的实际行动,相信党和国家能处理和应对好这些事情。各地、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学校安全管理,高度重视、切实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和隐患排查,保障信息畅通,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不断强化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法制意识,维护教育大局稳定。

同志们,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有力的措施,攻坚克难,奋发有为,推动我省职业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实现新突破,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