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陕北民歌顺利入选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这意味着陕北民歌的价值和保护被提到了一个国家级认可的高度。然而, 陕北民歌的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生态环境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从陕北民歌的现有知名度来分析,将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必须得到保护,保护的方法可以采取以生态博物馆原生态保护形式进行活态保护,以博物馆,展演厅、展览馆等现代传媒的手段进行历史性静态保护,以文化移植与建设黄土风情文化模型的仿原真性保护,建立高品质的原生态陕北民歌队等等形式。

[关键词] 陕北民歌 生态环境变迁 保护

陕北民歌是陕北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智慧、才能的结晶,是陕北劳动人民生活的最直接反映,是陕北人民生活中最早形成的音乐形式,并由此孕育出其他陕北民间音乐体裁形式。在中国民歌中陕北民歌对中国乐坛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是陕北最具分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陕北民歌顺利入选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这意味着陕北民歌的价值和保护被提到了一个国家级认可的高度。问题在于,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把陕北民歌选入目录置于高台,而是如何切实地将陕北民歌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保护传承得更好,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关于陕北民歌保护的研究文章已经不少,提出的保护措施也很多。本文从陕北民歌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及对陕北民歌的保护角度,就陕北民歌的传统价值的发展与变迁,为陕北民歌的保护与发展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仅供参考。

陕北民歌的生存环境

一种民俗事象的产生,总是与周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联系, 陕北民歌的产生和发展与陕北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陕北民歌的自然环境

陕北民歌是在黄土高原环境中生长起来的,黄土高原是培养、塑造这种民间歌唱的决定性因素。黄土高原原本指甘肃、青海、宁夏祁连山以东、山西太行山以西、内蒙古高原以南、陕西秦岭以北这一六省区毗连的广大地区,属黄河中上游地带。其内部又包括了山西高原、盆地、内蒙古高原、河套平原、陕北高原、宁夏川区、祁连山地、陇东高原、青海川区等多种地貌,但由于以黄土为特色,故统称为黄土高原。如果说以上只是广义上的黄土高原特色的话,那么,处于这个高原中心的陕北,则更是黄土高原地理地貌的一个典型。与周边黄土高原诸邻居相比,陕北黄土高原内部塬、梁、峁、壑及丘陵、沟川纵横交错的状貌,不仅凸显,而且更具统一性。河里流黄水、黄土地上刮黄风的地域特色更加普遍,而在自然条件影响下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特别是在农牧并举,种植谷子、糜子、青稞、玉米、高粱、豌豆、黑豆等及居住窑洞等方面,均成为黄土高原自然人文景观最明显的标志。它们当中的每一种因素都对陕北民歌产生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在整个黄土高原社会经济自我封闭的大格局中,由于陕北与周围四邻存在的某些自然边界,如东侧之黄河,北面、西北面之沙漠、长城,正西之土塬、丘陵,南边之低山,使这里又在一个“大封闭”格局中建构了自身相对的“小封闭”境域,从而更加强化了陕北经济、社会、文化与外界的隔绝性。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千年传播中因地理条件而促成的一种较普遍的“隔绝机制”。它对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是难以逾越的障碍,但对于地域性传统艺术的保存、保护、沿袭,却十分有利。陕北的民间艺术之所以在上千年的传播中保持并强化自己的独特个性,既得益于它们与当地生产、生活和当地民众精神的密切融合,更受惠于这种“隔绝机制”所建构起来的天然屏障,千百年来它随时都在吮吸着黄土地里的养分。

2.陕北民歌的人文环境

草木稀疏、沟壑纵横,可以从地理上这么概括陕北,经济上贫穷,交通上闭塞,可以这样想象30年前的陕北,也许这样的情况已持续了上千年。秦代陕北成了北方的游牧民族和中原的农耕民族的战场,蒙恬曾经在这里屯耕,归降东汉的匈奴一部分移迁至此,这里曾经建立过辉煌的统万城,几乎所有在历史上和中原发生战争的民族都曾经在这里活动,占领这里的中原政权不断屯耕,少数民族渐渐的汉化,在唐时代这里已经是一个半游牧、半农耕的地区了,可生存环境的恶化很快,犯罪的汉民很多要被发配到这里充军。半放牧、半农耕的生存方式慢慢地形成,但主要的食粮依靠的是农耕。

谁也不知道陕北民歌从什么时候诞生的,也无从考究哪个民族的音乐是母体。总之,很久以来它就存在了,没有人去记录它。它依靠的是口头传唱,引起我们的注意是那些牧人,在山梁上、沟谷里,而听众大多是一群默默吃食的山羊。它的小曲多数很酸很悲,多数是情歌。当然,不是只有牧人会唱,在家的妇女也会唱,更多时候它发生在一个人独处的场景里,陌生人的闯入可能会打断它。没乐谱、没记录的歌词,任何人可以根据心情即兴创作,随后可能就将它忘记了。它可能以第三者的身份将故事唱出来,也许会传唱一方、风行百年,成了人们的共同记忆。歌者可不是任何时候都会开口,只有情动于衷的时候,它才会唱起。

陕北民歌价值观的变迁

1.大潮冲击与“传统萎缩”

在热浪般全球通信、经济发展的大潮下,陕北民歌的生存现状同样很不乐观,民歌作为一种特殊的口头艺术表现形式,存活在民众的脑海之中,是农耕文化的典型产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速,在农村生活的人数直线下降,近年来农村又实行合并学校的政策,农村学生从小学开始就拥入城镇上学,家长随其做饭打工,于是在农村除了过年,一般见到的都是没有劳动力的老人和幼儿。

2.人文环境的变迁导致价值观的演变

物质生活条件改变导致人文社会环境的改变,改革开放使陕北地区生产生活水平发生很大变化,随之带来了陕北人民生活习俗的演变和发展,传统的风俗和生活方式、交流方式、娱乐方式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饭养身,歌养心”的价值观也随着文化环境的变迁而慢慢淡忘和消失。

3.陕北民歌传承方式发生质的变化

(1)老年歌手相继离世,在世名艺人稀如晨星。根据笔者近十年来的田野采风调查,每到一处,打问一个当地出名的民歌手十分困难,找到的大多是六七十岁颤巍巍、上气不接下气,歌词七断八截,极少有不打绊子完整唱完三首歌的,这表明老艺人们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唱歌了。

(2)中年歌手青黄不接,出现严重断层。在陕北农村,五十岁以下的艺人极其罕见,导致在正月闹秧歌时老伞头唱不动,新伞头又接不上班,于是很多村子已经停止了闹秧歌,年轻伞头就更没有机会学习锻炼,恶性循环就这样形成。近20多年来从未见过农村有人唱陕北民歌,山上也未曾听过悠扬的信天游。据笔者采风调查发现,即便农村找到的五十岁以下的歌手,他所演唱曲目都是从磁带里学来的。

构建陕北民歌保护体系

1.生态博物馆保护理念

生态博物馆是将某一社区或某一区域整体作为博物馆,包括其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博物馆学专家苏东海教授认为:生态博物馆是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有形遗产、无形遗产进行整体保护、原地保护和居民自己保护,从而使人与物及环境处于固有的生态关系中,并使之和谐向前发展的一种博物馆新理念。

以生态博物馆的保护理念来保护陕北民歌文化,应强调社区居民是文化的主人,他们是文化的创造者和继承者,他们有权对自己的文化作出诠释;生态博物馆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应当促进社区经济发展,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

具体措施是:在社区整体保护的基础上,可重点考虑以政府扶持办节,鼓励和拉动民间节日的“复苏”,这里用复苏一词有特定的含义,因为很多民间节日并没有在民间完全消失,只要略加扶助,进行鼓劲政策,就能重新举办得有声有色。这样以节日唤醒民众对民族文化的记忆,也符合中宣部“关于鼓励利用优秀民间节日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神。

鼓励传承人的办法多种多样,但保护陕北民歌,最重要的是要让歌师后继有人,要让歌师既有经济地位,又有社会地位。生态博物馆保护的县区不宜过多,要精选有代表性的,又便于道路通达的自然村庄。

2.静态保护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民族学理论,任何一个民族都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历史的进步而消亡,陕北民歌作为陕北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同样不例外。但保护却是当今一个不回避的事实。以静态的形式将侗族大歌保护起来,应该是最好的办法,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陕北民歌申报国家文化遗产成功后,原生态的形式也不会因为申报的成功而恢复到从前的状态,因此必须组织对陕北民歌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通过摄像、录音、照相、音乐整理,全面准确地记录侗族大歌的各种歌词、谱、系、传承人及生存环境情况,然后按原生态的存在形式进行静态的复制,建立侗族大歌博物馆,展示厅、展览馆。在展览馆内以影视、幻灯、图片等等形式加以保存和展示,再组织专业团体现场表演。

3.“移植”保护

人类在植物学、医学等众多领域都成功进行各种“移植”,旅游业也进行大规模的“移植”工程,“黄土风情园”、“中华民族园”、“民族风情园”、“中华民族大观园”等等都是移植的旅游景点,这些以展示民族风情为主的景区,虽然是人造的景观,但客观上却为保护民族文化提供了一个平台。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考虑这样一种尝试,那就是在众多移民搬迁工程中,进行部分类式文化移植的做法,对民族文化进行异域移植。也可以考虑以政府的行为,将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民族村寨进行搬迁,以搬迁进行异地保护,然后进行综合建设,扶持民族风俗习惯,再现真实的民族文化环境,开发旅游业,以旅游业和民族文化产业支撑其经济发展。

移植地可以是城镇也可以是交通沿线便于开发的场所,为了有效防止新移民与周围文化环境的很快同化,可以采取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保护态度,让移植区成为特色文化的亮点,让生活在这种文化环境中的居民因为文化能带来效益而对民族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产生自豪,从而产生文化自觉。

4.建立陕北民歌表演团队

建立陕北民歌队伍,是陕北民歌保护的必要措施。陕北民歌表演队伍可以集表演传承为一体,这种歌队与歌舞团性质完全不一样。它应该产生于陕北民歌,以陕北传统民歌歌队的组合方式进行组合和传承,以老艺人为核心,以表演传承民歌为主要形式,演员就是本村寨的村民,农闲时进行训练,传歌、教歌、学歌,农忙时依然是农民,进行生产和劳动。演出收入,按劳取酬。嫁到本村的其他民族妇女也可以通过学习成为歌队成员。歌队可以按老中青三代相结合的布局组建,开始政府可以适当给予支持和扶持,在旅游的带动下,增加村民的收入,对付出时间和劳动得到应有的补偿。

参考文献

[1]王耀华.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8.

[2]余丛,周育德等.戏曲音乐简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3]杨民康.中国民间歌舞音乐[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4]乔建中.土地与歌[M].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

[5]洛 秦.音乐与文化[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6]杜亚雄.民族音乐学概论[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