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是贯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重要举措,是保证学生“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教育理念的主轴线。通过实践探索,以期丰富高校体育教学理论。

[关键词] 陕西省 高校体育教学 实践 西北大学

基金项目:西北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资助项目(Kjg10035)。

前 言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健康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学校是基础,青少年是关键。只有广大青少年学生健康素质的提高,才能够保证全民族健康素质的提高。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学校教育中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2002年纲要的发布,学校体育的改革阔步前进。通过体育教学理念和实践的改革,牢牢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理念,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和健康的体魄。

体育教学改革理论指导思想

近年来,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根据2002《纲要》、《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精神,体育部在体育教学的改革中牢牢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围绕着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入手,达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的目标,对体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内容设置、师生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教学组织形式等在原有体系下进行改革,通过多年努力逐步探索出一条以“从建立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出发,实现教学与科研、课内与课外、普及与提高、群体与竞赛四方面相结合,以一体化的组织形式促进学校体育教学向立体化发展”为指导思想的体育教学改革之路。

体育教学改革的实践

1.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形成团队协同作战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是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关键所在,也是顺利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关键所在。体育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管理者,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执行力度是体育课程改革的保障和必要条件。近年来,体育教研部积极制定各种制度,鼓励教师进行科研、培训和对外交流,加强教师的职后培养,提高教师的创新和自主能力。现有专任教师30名,其中教授3位,副教授15位,高级职称占教师总数的60%;讲师9位,占30%;助教3位,占10%。25岁~35岁9位,占30%;36岁~45岁9位,占30%;46岁~55岁10位,占33.3%;56岁以上2位,占2.7%。运动健将4人,国家级裁判4人,分别是田径、足球和排球项目。现如今已取得硕士学位和正在学习的教师以达到14位,占部内教师总数的46.7%,极大地加强了体育部的文化氛围和科研能力。

2.与时俱进,以人为本,重新审视体育课程的内容和标准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增加体育课时,并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教育部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中规定: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三年级以上学生(包括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修满规定学分,达到基本要求是学生毕业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

根据《纲要》的要求,对一年级学生以自然班的形式实行体育基础课(必修课),主要以50米、中长跑、健美操、初级长拳第三路、篮球、排球为主,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并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理念和“健康第一”思想的教育和引导。二年级实行体育选项课,打破原有班级,根据西北大学的体育场地教学设施和教师的特长,设置了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健美操、太极拳、散打搏击等项目。同时在第二和第四学期开设了游泳必修课程,一年级蛙泳25、二年级蛙泳50的达标目标,提高学生生存技能。对一、二年级有身体残疾的学生开设了体育保健课,以太极、气功、导引养生等课程,为学生建立起体育健身的正确态度。三、四年级实行体育选项课(提高课),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术和战术能力。

2008年开始,全校开设艺术与拓展课程。2007年开始,对学生体育课程实行网络化管理,学生实行网上选课,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项目和教师,进行为期一年的体育选项课。2010年体育教研部召集部内专家多次召开会议,进行探讨,最终决定了一年级新的教学目的。

3.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改善学校体育基本条件

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是办学的基本条件,是保证学校开展体育工作的物质基础,也是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物质基础。学校现有综合训练馆一个、400米标准田径场3个、足球场4个、游泳池1个、篮球场、乒乓球台、羽毛球场若干,总建设面积65559.8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4.44平方米。长安校区新建标准游泳池2个,一座现代化的田径场地即将竣工,为了适应学生羽毛球运动的蓬勃开展,太白校区将新建塑胶羽毛球场地16个以及排球和篮球场地等,这些场地设施的增加、改进将为西北大学体育教学、训练以及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利的条件,同时也大大提高学生的人均场地面积。

4.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

体育部教学委员会、教学督导组,体育部领导小组委员会和教师代表等对于教研部的各项规章制度的修订进行充分的讨论,先后制定了学生体育手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西北大学关于贯彻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意见、体育课程设置与教学任务体育课常规及纪律要求、体育课成绩考核要求、西北大学体育教研部教职工量化考核及绩效工资发放暂行办法、体育教研部关于师资培养与学术交流的规定等。加强教材建设,先后出版了由张又新、徐国营主持编写的教材《体育教育与健康》等六本教材。2008年以张又新教授为主持的课程《篮球》分别获得西北大学和陕西省级精品课程,近三年共取得西北大学重点教改课题一项,一般课题两项。

5.以阳光体育为依托,以校体育节为导引,群体赛事为支架,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内涵,逐步形成课内外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热潮,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成立体育监测室,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的达标率在98%以上,2011年被陕西省教育厅评委“阳光体育运动”先进单位。在体育教研部、校团委、学工部的领导下,由各系学生体育委员负责组织开展各种小型多样的群体活动。1990年以来,根据国家教委的要求,配合《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的执行,我们加大了对学生的早操等课余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力度。在体育部室内群体训练室的引导下,加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建设力度,使学生的课内外活动真正实现一体化,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奠定了基础。

6.全方位挖掘内涵,形成西大体育的个性和特色

个性与特色,是学校体育发展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是学校内部所具有的内在品质,只有个性和特色才能给人们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才具有吸引力与扩散力。篮球是西北大学多年的传统项目,曾在全国都获得了较好的声誉和荣誉。近年来,校体育运动委员会和学工部对于篮球比赛给予了巨大的支持,体育部专人教师对学生进行裁判培训,辅导各系篮球队提高水平,在比赛期间具有专场的体育教师跟踪、制裁重要场次。尤其是2011年开始,得到了著名体育品牌特步的青睐和赞助,吸引了众多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观战,提高了学校篮球的整体水平和影响力。另外每年的校艺术与拓展课程中,教研部开设的六门课程中,以健美操为主轴的课程就占到了50%。在良好的资源优势支持下,各个院系相继成了的系代表队,请教师进行辅导,提高了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教体艺,(2002)13号[EB].

[2]何健.河北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8.

[3]符文康.高校新增项目体育课程发展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10):1398-1398.

作者单位: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