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最令教与学感到难以克服的是化学学科的概念、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全面系统的掌握。这是由于所有相关的化学概念、基础知识、基本理论都是由化学研究的历史长期发展而形成,有些是由其他学科中的理论推导而产生的。我在化学教学中将知识扩展,加上兴趣激发巧妙地运用,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并结合多次的成功案例把握好合理安排时间、确定好扩展的范围、扩展的深度,在激发兴趣、掌握兴趣点等方面,找到了有效的、成功的教学方法。

一、知识扩展与化学教学

弗兰西斯·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成为求知的哲学名言和学知识的动力。但知识的扩展不仅教师要花费很大的精力,更重要的是学生要用精力和时间。把握不好环节,学生因知识扩展走得太远,顾此失彼,耗时太多,会影响其他知识的学习,我的经验是从以下三个环节做好:

1.知识扩展紧紧围绕教材。

化学课程的开展是从初中三年级开始,而初中所开设的化学是以基本的定义性知识为主,学生掌握以记忆的方式,考查知识也是记忆性的判断类型。升入高中后,学生中有些具有了推理判断的能力,原来的记忆性就不适合于学习化学,而教科书中许多知识点由于页面和教学时间因素不可颠倒顺序加以叙述,这样只能将教材中不同章节、不同内容、深浅度不同、抽象度不同、贯穿程度不同等加以分门别类,哪些需要进行知识扩展,哪些需要贯穿,需要多少时间等做到心中有数。

2.知识扩展要有层次性。

化学知识具有延续性,有些知识初中接触,高中学习,大学再深入学习,研究生探索学习,工作后研究发展学习。化学知识又是发展的,知识在不断积累、理论不断增加,仪器灵敏度增加,测定精密度不断提高,探索领域不断拓宽等,概念定义也有所变化。因此,对于学生的知识扩展要充分有助于所学知识的更深理解;知识扩展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理解程度,否则欲速而不达,反而弄巧成拙。

3.知识扩展要有多种形式。

高中学习时间的有限性对化学教学课时进行了划定,而对划定课时的依据是教材和教学大纲,完成教材和教学大纲内容是首要任务,也是高中学生化学考试考核的内容。这样就不可能有充足的时间去进行知识的扩展。我采用理论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扩展,相关来龙去脉化学发展历程中在化学园地中进行,实验科学探索在兴趣团队中完成,推理知识扩展在探疑讨论中进行。这样不同的层次学生就有不同的机会,充分利用各个方式,各种可用时间,既适合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也充分完成了教材内容。

二、兴趣激发与化学教学

1.化学发现、发明的故事、秩闻。

有些化学知识要以教科书中的叙述,学生感觉没有激情,甚至课前预习学生已看过,但课堂教学要照顾全体,为了激发学生兴趣,从化学发展史、化学家传记、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发现等选择结合课题进行讲述,或提出良好的化学学习方法,充分以他(她)们自己的表达方式讲述效果会更好。

2.化学实验演示激发求知欲。

有些化学知识是总结性,有些是一笔带过,但学生心目中会留下悬念,有些在后期还会再次用到知识点,这些可选择现象明显,实验准备简单、易操作的演示性实验。这样在学生心目中印象深刻直到下次课堂或场合一提及该知识,学生还是历历在目,更有利于学习。如浓硫酸的氧化性,就可用玻璃棒点灯试验来表演。

3.课外化学小组研究项目方式。

任何一个科目都有不同程度的爱好者。化学学习同样存在课堂讲授已不满足于他(她)们的求知欲。通过化学学习课外活动小组来拓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热情,制订切合实际,又紧紧围绕教学大纲的内容让他(她)们去探究,并将结果以报告形式呈现或报告会形式讲述。

化学学科是既发展而又严密的学科,培养学生既要获得知识,又要得到思维方式的训练,更要具有科学素质,各个化学教育工作者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了各类教学手段的探索研究,本文也是我的一些教学尝试,以期更好地为学生服务。